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特点画得惟妙惟肖。
D.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情节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3、下列词语中,##dot## 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催枯拉朽 为富不仁 殚精竭虑 天真烂漫
B.深恶痛急 喝采连连 杳无音迅 任劳任怨
C.标至可人 出言不逊 合颜悦色 精疲力尽
D.器宇轩昂 成群结对 不啜劳作 诚惶诚恐
4、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磅礴 名符其实 销声匿迹
B.追溯(sù) 缄默 人情事故 不修边幅
C.缅怀 抉择 挑拨离间(jiān) 强词夺理
D.束缚 诬蔑 戛然而止(jiá) 怒不可遏
5、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
B.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
C.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D.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远远望去,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2)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聪儿: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1】针对语言学习,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对你的语言学习有什么启示?
【3】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8、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不老的菜园
迟子建
①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后种香菜、水萝卜和土豆,再之后种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黄瓜等。当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在园子里,那时候菜园中的蔬菜品种可就丰富多了。
②菜园中不总种菜,也种花。花种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有步步高、胭粉豆、大烟花、地瓜花、爬山虎,当然种得最多的要数扫帚梅了。只要花一开,蜜蜂和蝴蝶就来了。绿油油的菜地衬托着紫白红黄的花朵,看上去美极了。
③外祖母对外祖父说:“你去给园子锄锄草。”我便跟着外祖父到园子中锄草。
④外祖父对外祖母说:“你去园子里给我弄点葱来蘸酱。”我便跟着外祖母到园子中拔葱。
⑤我常常在帮助外祖父锄草的时候将苗也锄了下来,我也往往在帮外祖母拔葱的时候将葱根断在土里。我总是帮倒忙,但外祖父和外祖母从不责备我,我是太爱菜园了。
⑥如果看厌了菜园的景致,当然可以走出院子到自留地去。自留地的面积可要比菜园大多了,它大多种包谷和麦子。我喜欢麦芒,那些像胡茬子一样的麦芒可以用来挠痒痒。
⑦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农民。农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我扯着外祖父的手时感觉那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扯着外祖母的手时感觉那手也是粗糙而荒凉的。
⑧我不喜欢谷子。外祖母就说:“谷子是粮食啊,人是靠它才活命的啊。”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谷子。
⑨外祖父说:“别小看我这片菜园和自留地,它可以养活城里的几十条人命哪。”
⑩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
⑪外祖母告诉我,我生活的地方就是农村,我便知道农村是广大的,我也知道那些菜地和麦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我跟着他们学会了打垄、锄草、间苗、施肥和收割,所以直到如今我的手仍然缺乏女性的细腻和柔美,它们同样是粗糙而荒凉的。
⑫当我的双手远离那些农具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用手拿起笔回忆那些让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的消逝了的日子。回忆那菜园,菜园里的蚂蚱和蜻蜓;回忆麦田,丰收后有稻草人屹立在麦田里的情景。我便觉得那田野的风又微微吹来,我的心头不再是一潭死水,我生命的血液又会畅快地在体内涌流起来。
⑬当我坐在城市的咖啡厅里听着那些饱食终日的人发着空虚的牢骚,我便会想到外祖父劳累一天后吃罢晚饭沿着菜园散步的情景。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如今他在他种过黄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⑭人们一代代地老去,菜园子却永远不老。
【1】文章第①②两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⑩段说:“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请结合语境分析其言外之意。
【3】文章第⑫⑬两段分别写“我”的回忆和在城市咖啡厅的联想,在主题表达方面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不老的菜园”为标题十分精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作文题目:总有云开雾散时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