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她千折百回,九曲连环,她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B.相同的文学主张,共同的鉴赏能力,使他们两人常常不以为然;
C.每次考试完后,他总是自言自语:“哎呀,我会不会考得不好呢?”
D.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使灾区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同学们在交流游览心得时对小明写的“心旷神怡”的“旷”的理解发生争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旷”字有四个义项,你认为该字在“心旷神怡”中的意思是( )
A.空而宽阔
B.心境开阔
C.耽误;荒废
D.互相配合的两个零件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瘫痪(huàn) 憎恨(zèng) 沉寂(jì) 淡雅(yǎ)
B.嫩叶(nèn ) 曲肱(ɡōnɡ) 抖擞(shǒu) 镶(xiānɡ)嵌
C.憔悴(qiáo) 竦峙(zhì) 粗犷(kuǎng ) 高邈(miǎo )
D.莅临(lì) 贮蓄(zhù) 窠巢(kē) 酝酿(liáng)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B.《聊斋志异》是一部小说集,“聊斋”是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故事。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家君”就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垂询”“垂念”“鄙人”都是敬辞。
D.古诗词中许多意象有丰富的内涵,如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杨柳”表示惜别怀远,“子规”有哀愁之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行,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B.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滞笨zhi 鲜为人知xidn 惶恐huǎng 亘古gèn
B.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气氛fēn 字帖tiè
C. 深恶痛绝wù 污秽suì 憎恶zēng 侮辱wǚ
D. 气冲斗牛dòu 校补xià。 锋芒毕露máng 取缔dì
8、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②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④。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⑤,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寻:不久。②书:书信。③让:责备。④报:回复。⑤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当涂掌事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____________(4)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能手执马鞍桥 各执一词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3】补全下列“文言知识积累卡”。
文言知识积累卡片 (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正常的语序为: 翻译: (2)朗读释义:永乃发愤读书。 用“/”划分朗读节奏: 永 乃 发 愤 读 书 翻译: |
【4】请结合【甲】文分析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进步惊人的原因。
【5】阅读【乙】文,有同学认为主人公傅永的表现可以用【甲】文中“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9、诗文填空
⑴《天净沙·秋思》里形象地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温故知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我的幸运一天》,完成问题。
我的幸运一天
[日]庆子•凯萨兹
①有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②“小兔子在家吗?”有人在门外喊。
③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唉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
④“没错没错,”狐狸喊道,“你找得正是地方!”狐狸一把夹住小猪,使劲把他拖了进来。
⑤“哈哈哈!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了!”
⑥小猪一边挣扎,一边尖叫:“放开我!让我走!”
⑦“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现在就请你到烤箱里去吧!”小猪终于明白,这一回挣扎也没有用了!
⑧“唉!”小猪叹了口气,“那我就只能听你安排了。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说。”
⑨“什么事?”狐狸吼道。
⑩“你知道我是一头猪,而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先洗一下澡,让自己吃上更干净的烤肉吗?”
⑪狐狸自言自语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你的确很脏。”于是狐狸把小猪绑在家里的柱子上,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⑫他去森林里捡树枝,然后生火煮开水,好不容易把水煮沸了,他又拎着开水倒进了洗澡桶里,然后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⑬“我要把你刷成世界上最干净的小猪,然后烤了吃了。”
⑭狐狸把洗干净的小猪从洗澡桶里一把拎了出来,放到了烤锅里,然后撒上盐和辣椒粉等等佐料。
⑮狐狸说:“现在你可是村里最干净的小猪,你给我安静的待着吧!”
⑯小猪叹了口气说:“那我就听你的安排,可是啊……”
⑰“可是什么?”狐狸吼道。
⑱“_____”
⑲狐狸自言自语道:“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确实长得小了一点。”
⑳狐狸把小猪绑在家里的柱子上,他又开始忙活起来了,跑到菜园子里摘西红柿。然后,当大厨做通心粉,还烤小甜饼给猪吃。
㉑好不容易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猪呱唧呱唧吃了起来:“这个通心粉有一点咸,下次记住少放点盐。”
㉒狐狸说:“现在你可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你给我进烤炉!”说着,狐狸一把拎过小猪。
㉓“唉,好吧!”小猪叹了口气说,“那我就听你的安排吧!可是啊……”
㉔“可是什么?”狐狸叫道。
㉕“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咬不动,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先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能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
㉖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
㉗于是,狐狸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把小猪放在沙发上,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把小猪从头到脚又捏又敲。
㉘小猪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太辛苦了,整个背都是僵硬的。狐狸先生你怎么了吗?能再用点力气好吗?”小猪正趴在沙发上舒服地享受狐狸先生的按摩,突然按摩停止了。
㉙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了。
㉚“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了口气,望着沙发底下躺在地上的狐狸先生。
㉛狐狸忙了整整一天,然后这村子里最干净、最肥嫩、最柔软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了。
㉜小猪一边跑回家一边叫起来:“我洗了多么舒服的澡啊,还吃了那么丰盛的午餐。对了,最后还有多么惬意的按摩。嘿嘿!享受了狐狸先生这么多服务,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
(选自《我的幸运一天》,有删改)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对话。
小南:这篇童话的情节有重复之处,如 _____。小开:我发现本文的情节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还有一些变化。比如小猪每次找的借口不同,再比如 _____不同。
(2)根据第⑩㉕段的划线句,结合上下文,补充第⑱段空白处小猪的话。
(3)小南想为下面这段文字配一幅插图,请你比较甲、乙两幅插图哪张更好,并说明理由。
于是,狐狸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把小猪放在沙发上,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把小猪从头到脚又捏又敲。
(4)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或阅读体验进行阐释。
(5)童话以其“趣味性”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下面对本文“趣味性”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写作手法具有趣味性。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将狐狸和小猪人格化,让它们能够像人一样交流对话,富有趣味性。
B.本文的叙述视角具有趣味性。本文以狐狸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对狐狸进行大量心理描写,再现了其内心活动,具有趣味性。
C.本文的词语使用具有趣味性。如第㉑段用到了“呱唧呱唧”这一拟声词,生动表现小猪吃东西时的满足,极富画面感,十分有趣。
D.本文的形象塑造具有趣味性。在人们印象中,猪是蠢笨的,狐狸是狡猾的,而本文的小猪聪明可爱,狐狸却有些愚蠢,这种反差具有趣味性。
11、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文,回答小题。
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②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③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④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
⑤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⑥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选文第①段中营长的话有什么作用?
【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通讯文,记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事。
B.第①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态,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C.第④段用两个设问句作结,语气更加强烈,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引发读者深思,引起共鸣。
D.第⑥段加点的两个词,“这”指代是“在和平环境中的生活”,“这一点”指代“我们在祖国的平常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3】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12、人生中有一种体验叫喜悦,有一种体验叫心酸,有一种体验叫奉献,有一种体验叫坚强,有一种体验叫宽容……选取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一次体验,以“第一次体验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