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材料表明李鸿章(       

    A.率先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优势

    B.彻底冲破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主张发展民族工业以改善民生

    D.忧心于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 2、史籍记载:“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推恩分众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为了(     

    A.增加财政收入

    B.强化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对外交往

  • 3、在中央苏区,由民众选举市乡代表,市乡代表选举区代表,区代表选举县代表,再如此一步步选举省代表、全国苏维埃代表。陕甘宁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不同的选举模式(       

    A.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战略转移

    B.与当时的主要矛盾密切相关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

    D.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4、1946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动军属以村县专署为单位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考虑到很多士兵家属和区村干部不会写字,还专门号召小学教师协同办理。这一做法旨在(     

    A.缓解士兵思乡之情

    B.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C.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确保解放战争胜利

  • 5、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     

    A.清朝末期舆论环境较为宽松

    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C.日本帮助清政府走向近代化

    D.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 6、《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是失期当斩,但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徭律》则规定如因天气原因而失期至多罚款,与《史记》记载相去甚远。由此可知(       

    A.秦的暴政并不存在

    B.历史研究要对使用的材料辨析、考证

    C.《史记》相关记载没有研究价值

    D.历史研究必须借助考古的成果

  • 7、如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 8、2023年12月14日,香港政府统计处报道:第三季香港本地居民总收入为8605亿元,同比上升9.6%;同季以当时市价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估计为7671亿元,同比升幅为6.4%。中国内地继续是香港初次收入总流入的最主要来源地,占当季总流入的47.9%。这说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全面形成

    B.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推动香港发展

    D.香港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推进了新的民族交融。以下属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设立理藩院

    C.确定郡县之下设乡、里、亭

    D.设立宣政院

  • 10、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这表明当时(     

    A.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B.战乱破坏农业生产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赋税制度亟待改革

  • 11、下表为(1912年上海地区女性报刊一览表》(据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等整理)。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名称

    宗旨

    妇女时报

    提倡女子学问,增进女界智识

    民国女报

    开通女界,提倡女学,扶植女权,养成女子参与政治之智识

    女铎报

    为开通中国女界知识,补助学校不及起见……为女子德、智、体三育之扶助

    女子共和日报

    灌输女子政治及实业之思想

    中华女报

    发达女权

    女权报

    养成女子独立精神、提倡男女平权

    女杖月报

    发扬女子固有本能,恢复女子固有权利

    A.女性报刊成为主流

    B.新文化运动正兴起

    C.男女平等成为共识

    D.女性权利得到关注

  • 12、下面为近代《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则关于中国时局的报道。与之有关的事件应是(     

    事变后,这个国家被分裂为南北两个部....除非获得充分的安全保障,否则北京当局不愿接受任何东西。就北京当局而言,时局走向取决于目前正在滦州(北直隶永平府,今属河北唐山市)集结的这支北方军队的态度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 13、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 14、据《春秋繁露》记载,君主“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若“逆天”,自然界就会出现诸如日蚀、地震等灾异。这一主张

    A.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B.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念

    C.彰显了儒家的治国思想

    D.消弭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 15、《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①实现统一             ②天子至尊             ③严刑峻法             ④与民休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李鸿章在写给恭亲王的信中说,”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为觅”制器之人”,洋务派(     

    A.购置船炮器械

    B.建立新式军队

    C.创办新式学堂

    D.创办近代工业

  • 17、下表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据表可知,宋代(     

     

    北方

    南方

    唐代

    86.2%

    13.8%

    宋代

    43.7%

    56.3%

    A.取士人数增加

    B.人口流动加剧

    C.北方政局动荡

    D.经济重心南移

  • 18、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 19、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以下能体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孝文帝学习汉文化进行改革

    C.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

    D.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交流

  • 20、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 21、“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这反映出毛泽东(     

    A.认识到农民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B.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担忧

    C.已经产生明确的工农联盟思想

    D.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 22、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 23、下列关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是由国民党独自进行的

    B.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北伐军从南京开始出发向北进军

    D.北伐的目的是要推翻蒋介石统治

  • 24、下图为《扩大红军》宣传画,反映了福建宁化苏区广泛开展扩红支前突击运动,广大苏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的场景。此举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深入

    B.巩固土地革命成果

    C.促使长征转危为安

    D.支援敌后抗日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________年。

    (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

    (3)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

    (4)后果:“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原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 27、背景

    ①1908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准备立宪,但因皇族内阁的组织,使许多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②1911年________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 2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_____________ 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29、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 30、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________,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________,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 31、形成与发展过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________。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________,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________”重要思想。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4)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_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______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6)2018年修改宪法,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人国家根本法,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________、完善发展。

  • 3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________,建立________,传播了________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________,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辛亥革命局限: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________;没有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 33、《 》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34、西夏

    ________年,________首领____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________

    ②其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秦汉至元朝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 3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选官制度的问题。

    (1)汉朝主要采用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及选拔方式分别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3)隋唐以后,又采取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又有何不同?

     

  • 37、百团大战的时间?目标?结果?

  • 38、三省六部制职权及影响

  • 3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