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下列能体现“失序与混乱”的是( )
A.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B.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2、“郡县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守食不世袭,视实际服务成绩为任免进退,此为郡县制与宗法封建性质决然不同之点。”材料意在强调郡县制的设立(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法观念
D.推动了经济发展
3、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达一万多处,以下能够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特征的是( )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A.世界最早
B.多元一体
C.农业发达
D.相互补充
4、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秦灭六国后,秦朝贵族势力不断地被削弱,而非宗室贵族组成的官僚集团不希望贵族势力坐大,理所当然地拒绝实行分封制,从秦国发展而来的中央地方行政体系被完整地复制到秦王朝。这说明郡县制的实行( )
A.充分发挥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取代贵族政治成为选官依据
C.适应了秦朝的政治体系需要
D.标志着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7、下图所示的作品( )
1958年出版的俞微波画作《拖拉机》
A.揭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新方向
B.证实了农村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C.展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新气象
D.表达出民众对农业机械化的向往
8、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
A.宰相的权力已经名存实亡
B.进一步加强皇权
C.唐朝基本沿袭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不完善
9、《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内容主要是中国国民革命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五卅运动之前,《向导》强调“造一个真正独立的中华民国”,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五卅运动后《向导》则认为无产阶级“能够夺取政权并能够建设新的国家”。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准备和国民党共同承担民主革命任务
B.开始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C.意识到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使命
D.从五卅运动中吸取了教训,看清了形势
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古兰经》
B.《圣经》
C.《金刚经》
D.《诗经》
11、《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12、“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井冈山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13、唐德宗时, “(杨) 炎建议作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横线上应填入( )
A.租调制
B.助役法
C.行省制
D.两税法
14、有人认为,军机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人员,有官无吏,且队伍精干,工作流程简便,是一个中性的、非政治化的行政工具。军机处的设置在客观上( )
A.促进决策机制合理化
B.改变了中枢人员结构
C.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
D.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15、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表明( )
A.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日渐成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社会变化推动思想新陈代谢
16、《梦溪笔谈》记载,宋神宗熙宁年间京师久旱,沈括通过对当时空气中水气条件的分析与判断准确地做了一次降雨预报。南宋《数书九章》中列有“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算题。这些科技成就( )
A.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
B.系统总结前人的经验
C.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D.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17、有学者评价两税法:“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该学者强调两税法( )
A.简化了税收名目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征税对象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18、西周时期,天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的“小宗”,依此类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
B.维护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
D.消弭王朝内部不稳定因素
19、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这一理论( )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有利于推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20、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21、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性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 )
A.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肯定
B.说明复古已成为时代潮流
C.体现一种强烈的民本色彩
D.希望匡正当时的社会秩序
22、中国邮政曾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如下图,其中一枚主题是千年帝京。该枚邮票最佳首发地应在(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敦煌
2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有利于社会生活的除旧布新
B.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4、下表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据表可知( )
苏联 | “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 |
美国 | “蒋介石是整个东亚最有权力的人”,他的生死将“危及中国在过去十年所取得的进步” |
日本 | “相机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华北)五省” |
国民党亲日派 | “武装扫荡”,使“领导即刻恢复自由” |
A.各方政治诉求基本一致
B.事变走向影响国家命运
C.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
D.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
25、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26、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________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________谈判。
27、1787年,制宪议会在_____召开,会议的核心人物______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1787年宪法,美国政体实行________,原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也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律。
28、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_______。
29、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命题。
30、敌后战场的开辟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_战争,在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
(2)战法: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的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的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31、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
32、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3、背景
(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________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________。
(2)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________发动起义。
34、全会审议和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_______基础。
35、宋元时期的书法与绘画的成就有哪些?
36、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上述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7、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现象?(P41)
3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对民主革命进行深入的探索,20世纪20—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驾驭着民主革命的航船在政治斗争中的汪洋大海上乘风破浪。这期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也由于党在政治上的幼稚,走了不少的弯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2)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移,请就这两次转移及其影响加以说明
(3)从大革命失败到长征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走出了低谷。请予以说明
39、我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