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锦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A.宦官利益

    B.外戚权势

    C.皇帝权威

    D.士族权益

  • 2、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匈奴族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周皇室鲜卑族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这些举动的用意是(       

    A.学习中原的制度文明

    B.突显本民族政权的正统性

    C.为和亲政策进行辩护

    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 3、战国时期,士人可军功入仕;可游说自荐,如苏秦、张仪纵横游说,兼任数国卿相;可经由荐举,如齐国政治家曾“一日而见(引荐) 七人与宣王”,这反映出(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学术氛围自由宽松

    C.士阶层决定现实政治

    D.选官顺应时代需要

  • 4、“鸦片之役虽然败了,他们不承认是败了。主战的剿夷派和主和的抚夷派,在战争之后,正如在战争之前,均未图振作。直到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指(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 5、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 6、东晋时期,朝廷中的要职大多都由中原南迁的高门士族如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充任,其中也不乏南方士族,但为数甚少。这(     

    A.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强化

    B.直接导致了东晋政权的灭亡

    C.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

    D.促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 7、有学者认为,“秦政”并非始于大一统之秦朝,而是始于经过变法后建立了区域式集权国家的战国七雄。战国变法使各诸侯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区域式集权国家治理模式。这一观点重在强调(     

    A.变法运动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制度演进具有内在传承性

    C.战国时期尚未实现真正的统一

    D.国家治理呈现多样化特征

  • 8、如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的情况统计表(部分),对此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

    项目

    数目

    至1940年

    抗日救亡团体

    2000多个

    至1940年

    捐献物资

    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

    捐献医药物资

    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

    侨汇

    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

    捐款

    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

    购买政府国债

    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

    回国参军参战

    4万余人

    A.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各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9、《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     

    A.解决了晚清的土地兼并

    B.积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是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 10、《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宋书》中记载的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两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

    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D.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

  • 11、某同学为写一篇小论文收集到一些资料(1)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让中国人看清了西方列强的真面目。(2)五四运动的爱国热潮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观念转变。请为他的论文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题目(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亡之路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C.中国近代外交面临严重困境

    D.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的否定

  • 12、193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提出:对“遵守苏维埃政府法律与工人团体监督生产的工商业票,可以容许其营业自由与贸易自由。但某些工商北家进行反革命的怠工关厂以至敢于进行反对苏维埃政府的行动时,苏维埃政府便应对他们采取惩办以至没收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增强革命根据地经济活力

    C.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D.打击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

  • 13、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说明义和团

    ①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②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近代中国某理发店在门外贴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保我主权”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些告示、口号反映的事件(     

    A.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促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胜利

    C.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D.彰显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

  • 15、19世纪后半期以来,列强热衷于在中国修建铁路。日本报纸《朝日新闻》曾称:“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这反映出(     

    A.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中国近代交通体系完善

    D.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

  • 16、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行了匠心巧思的时代表达,蕴含了玉鸟、玉琮、神徽、古城等丰富的本地历史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最早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良渚文化

    C.二里头文化

    D.红山文化

  • 17、依据下图中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处应填写的是(     

    A.政事堂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军机处

  • 18、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旧唐书·李憕传》(注:李憕逝于公元 755 年)就李憕占田的情况写道:“伊川(洛阳附近)膏腴,水陆上田,修竹茂树,自城及阙口,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李彭年,皆有地癖。”这种情况日益增多会导致(       

    A.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B.小农经济稳步发展

    C.唐朝官员重视经济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 20、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由此可见(     

    A.三省六部制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政事堂的设立削弱了宰相权力

    C.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强化皇权的诉求

    D.行政中枢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

  • 21、“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启航(南湖红船)               ②地道战        ③遵义会议                 ④百万雄师下江南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 2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在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激化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彻底解决

二、 (共1题,共 5分)
  • 2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全国动乱

    (1)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踢开党委闹革命”。

    (2)“一月风暴”: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________”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①1969年4月,________召开。

    ②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4)①1972年,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

    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________的预演。

    (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①时间:________年10月。

    ②意义: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 26、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

    会战

    影响

    1937年8—11月

    ________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937年9—11月

    太原会战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_

    1938年1—5月

    徐州会战

    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年6—10月

    ________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 27、农业

    (1)耕种制度:宋朝时________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________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________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________,在________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4)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________、西北、_______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 28、_______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_______战争爆发。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______________战争爆发。

  • 29、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1941年国民党突袭新四军,制造了________

  • 30、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其统治权,_______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 31、1927年秋,_______国民政府与_______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______________专制统治的确立。

  • 32、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时间:________年春。

    (2)内容:把正确处理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活动: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

  • 33、蒙古人: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拉,瓦剌还曾经俘虏了明英宗。1517年,鞑靼首领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约,接受明朝册封。______________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_

  • 34、清政府预备立宪

    (1)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_______

    (2)________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

    (3)________年8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4)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_______”,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石器时代

    (1)什么叫新石器时代?

    (2)新时期时代的生活概况怎样?

    (3)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 36、国家治理

    (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杰出帝王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将下列政治作为与相应的帝王匹配。(填写字母)

    A.创设郡县制度   B.采取“无为而治”政策   C.统一女真,建号大金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E、遣文成公主入藏   F、设立军机处,商议军情

    G、派遣郑和下西洋   H、实行推恩令   I、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J、凿通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隋炀帝: 宋太祖:

    唐太宗: 明成祖: 努尔哈赤: 康熙: 雍正:

    (2)任选一帝王的作为,简述其意义或影响。

  • 37、文革时期周恩来和邓小平是怎样整顿的?

  • 38、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中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材料三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 39、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2)在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全球范围内却出现了一个反全球化的浪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在一些经济领域的国际会议进行期间,经常有很多反全球化的示威涛行。怎样认识全世界有许多人反对全球化?

    (3)面对全球化,我们怎样该怎么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