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沧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

    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2、如图所示,1661年至1790年,清朝人口增长迅速。这主要得益于(     

    A.对外贸易逐步扩大

    B.外来农作物的引进

    C.新的经济因素成长

    D.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 3、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当时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大量种植桑树,特别是浙江“蚕桑之利甲天下”。这反映出这些地区(     

    A.抑商政策的废除

    B.雇佣关系的产生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种植结构的变化

  • 4、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C.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D.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 5、据《黄冈县志》记载:“同年4月,为方便农民借贷,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从没收土豪劣绅的钱财中,拨银五万元作资金,后发行流通券五万元(如下如图)。7月,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被迫解散,流通券停止发行”。该流通券发行和停止反映出(     

    A.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取得成功

    B.农民运动受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

    C.苏维埃政府的金融改革尝试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 6、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A.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 7、如图为反映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漫画。该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8、下列概念中命名方式不同的是

    A.西周、东周

    B.北宋、南宋

    C.前汉、后汉

    D.西晋、东晋

  • 9、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国人大相继制定并通过了《中外合资企业法》、《商标法》等法律。1984年通过的《国营工厂法》规定:“工矿企业的生产和指挥,以及正常的经营管理都由厂长负责。”这些法律(       

    A.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终结了计划经济的体制

    C.规范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D.推动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 1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要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深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共一大被誉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共一大的意义是(       

    A.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11、这是中共中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的一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2、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如图不同时期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战国刀币              秦朝半两钱                      北宋纸币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外贸发展的需要

  • 13、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 14、新华社评论某历史事件:“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大批亚非国家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新华社评论的事件使中国(     

    A.成为世界进步力量的代表

    B.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会

    C.外交政策开始走向了成熟

    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15、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田制改革是重点内容,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尽地力之教”、晋国的“作爰田”、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等。由此可知,当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变革生产关系

    B.打击旧的贵族

    C.实现国家富强

    D.推动社会转型

  • 16、公元前256年,秦国逼近周王城,周赧王为筹集军费向国内富商大贾借债。最终周赧王降秦,众债主一齐向赧王讨债,赧王无法招架躲进高台之上,此为债台高筑。这一典故反映了(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逐步走向崩溃

    C.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中央集权制受到挑战

  • 17、“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材料中作者认为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演进

  • 18、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 1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

    B.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

    C.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

    D.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 20、下图为东汉后期政局演变示意图,对这一局面解读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皇权衰落

    B.加剧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朽黑暗程度

    C.加剧君相之间矛盾

    D.皇帝年幼是引发宦官专权的重要诱因

  • 21、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里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三十年间”推动“进步”的举措有(       

    A.开展三线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

    B.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 22、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对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他们叠居在封地原住民的上面,构成封建的统治阶级,并与原居民相互糅合。这也势必发展出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反映出分封制(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普及

    B.蕴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西周的国家疆域

  • 2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他在书中称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斯诺在书中赞誉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西安事变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 24、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

    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

    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

    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指

  • 27、_______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28、君主专制强化

    1)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设的具体内容。

    2)补充完成古代中国在其他领域制度创设的史实。

  • 29、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______________。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进军。

  • 30、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________。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罢工和________罢市,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31、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高速公路里程居__________。世界港口吞吐量前十位里面中国占有七席;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超级计算机、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天眼都显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中国移动通讯技术实现了5G引领跨越;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________________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 32、文学艺术

    项目

    时间

    成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_____东晋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____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_____诗圣是_____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_世称书圣。

    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__》《_______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称为________

    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_____________

     

  • 33、抗击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在抗倭斗争中,___________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 3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原则?局限性?

  • 36、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些省份开始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 37、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 38、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出现了“中学西传”,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拜欧美、日本和苏俄为师,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中国的近代化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学习内容层面来看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宋元时期“中学西传”主要以哪一方面为主?有何突出表现?

    (2)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举1例作说明。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二者的结合在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 39、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