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今约4500-4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遗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址包括古城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
A.开始走向聚族而居
B.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C.王权摆脱神权束缚
D.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2、据学者统计,五代年间士族出身的官员在整个文职官员中所占比例,后梁为53.1%,后唐为34.8%,后晋为33.3%,后汉为22.5%,后周为20.9%。北宋仁宗一朝13榜13名状元中,有12人出身于平民之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科举制成为选官唯一途径
B.门第仍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C.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D.政局动荡影响了人才选拔
3、虎爪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该遗址出土石器的器形主要有砍斫器、切割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其中大型的砍斫器(图1)、大尖状器(图2)数量居多,小型的刮削器数量较少。这些出土发现反映出( )
图1 图2
A.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B.贫富分化已逐步显现
C.人类活动的历史久远
D.居民由迁徙转为定居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不再像过往那样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其标准是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每户百亩。这一政策( )
A.利用均田制防止土地的兼并
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激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
D.反映了铁犁牛耕的普及
5、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
B.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6、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文学革命”
B.“妇女解放”
C.“家庭革命”
D.“民主科学”
7、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张谔于1944年创作的作品。该漫画讽刺了( )
A.日军的“三光”政策
B.国民党反共倾向的滋长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D.国民政府四大会战溃败
8、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已经学会用火。研究元谋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
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
9、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10、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众对孙中山、袁隆平、雷锋等英雄模范的崇拜一度被对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的崇拜所冲淡。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榜样人物的热度逐渐回升。这一回升反映出( )
A.国家建设方针发生了重大调整
B.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
11、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呼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和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现象可以佐证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是( )
A.门阀士族强大
B.豪强地主衰落
C.政权更迭频繁
D.皇权逐渐加强
1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13、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开放口岸积极投资办厂,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雇佣了第一批中国产业工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及其他城乡无业劳动者是近代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这种现象(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C.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动
D.推动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14、从法理学、法律史学角度研究董仲舒,学界更为熟悉的主题是“春秋决狱”或“经义决狱”。所谓“春秋决狱”,就是把《春秋》作为裁决个案的依据。这表明( )
A.儒学成为汉代司法审判的唯一依据
B.汉代儒学吸收了先秦法家思想
C.《春秋》经义是汉代重要的法理理念
D.《春秋》经义推动汉代司法进步
15、下图为创作于1954年6月的一幅宣传画。作为例证,该宣传画可用于研究( )
《开掉田埂大家就成一家人》
A.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
16、明朝时期,松江府属各县及苏州府属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县,都成了著名的产棉区,农家多种木棉,专业纺织,棉作的收入成为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的地方志中说:“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表明( )
A.商税收入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
C.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D.农业发展助推市镇经济繁荣
17、下表所示为清朝中期农村经济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当时( )
时间 | 人口数量/亿 | 耕地面积/亿亩 | 人均耕地/亩 |
1753年 | 1.03 | 7.08 | 6.87 |
1766年 | 2.10 | 7.41 | 3.53 |
1784年 | 2.86 | 7.17 | 2.51 |
1812年 | 3.62 | 7.06 | 1.95 |
A.重农抑商流于形式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人地矛盾日益显露
D.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18、《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19、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埙(吹奏乐器)。这可以说明( )
A.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姜寨人进入父系氏族阶段
C.它的居民间阶级分化较严重
D.农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20、下图为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B.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21、汉朝吸收各国的营养,激发了本身的勃勃生机,形成强盛的统一帝国,散发出多面向的黄金光辉,在科学领域,天文学和医学领跑全人类。以下能够表现这一成就的是( )
A.《周髀算经》
B.《汜胜之书》
C.《四民月令》
D.《神农本草经》
22、以下图片来自某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据此判断这篇推文的主题应该是( )
2006年河北农民自铸的“告别田赋鼎” |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机床部件 | 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模型 | 2023年积水潭医院的3D打印骨科技术 |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C.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3、秦王朝以军人为吏,必然使各级行政机构都容易形成集权专制的特点,使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都具有军事化的形制,又使统一后不久即应结束的军事管制阶段在实际上无限延长,终于酿成暴政。由此可见( )
A.秦朝灭亡的根源在暴政
B.秦朝暴政根源于军功爵制
C.军人为吏一定导致暴政
D.国家治理政策需适时调整
24、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考古人员在该文化遗址不仅发现了石镞、石刀、磨盘、磨棒等大量石器,还发现了许多笨重无耳的筒形陶器。据此可推知,红山文化时代( )
A.生产生活已走向稳定
B.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
C.传统农耕水平很先进
D.国家初始形态己产生
25、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________》
26、国民革命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_____势力。
(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_____ ,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 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结果:失败
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
②标志: _____ 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 ”。
27、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________”,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________”
28、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________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________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________
29、评价: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________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________。但________过于僵化,________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________的政治风气
30、_______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31、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__________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32、其中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________
33、中共八大: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共八大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_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______。
34、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______,________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________的强烈反对。
(3)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________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________。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111]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0l一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一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 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36、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和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了哪些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分别是什么?
37、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后,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边疆管辖,促进民族融合。按主题“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写数字1234等)
①雅克萨之战
②宣政院印章
③十三行遗址
④西域都护府复原图
⑤步辇图
⑥伊犁将军府
⑦平定郑氏政权
⑧金瓶掣签
⑨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 |
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
|
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
|
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
|
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
|
不符合主题的措施 |
|
38、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39、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至12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