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汉时期,经济最发达的是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其次是巴蜀和淮北,再次是淮南、汉水流域和长江下游以南的丹阳、吴会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得以恢复,吴国所处的长江流域得到有效开发,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B.经济发展深受政局影响
C.政权分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交流
D.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秦始皇即位之初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号曰皇帝,闻太古有…死而以行为溢。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除溢法。这反映了( )
A.王权与神权结合
B.中央集权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的理念
D.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3、它使“家国”转为“民国”,即便是呼风唤雨的军阀,他们挂着”民国”招牌,也不可能再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材料强调的是( )
A.西方制度的先进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军阀割据的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4、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_____之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签订《辛丑条约》
5、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其主题是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资政新篇》虽然是经洪秀全批准预发的,但在太平天国的广大官兵和群众中,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B.持续的战争环境的破坏
C.纲领存在明显的空想性
D.西方列强的干涉和阻挠
6、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958 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A.利于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
B.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
8、“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举行历史性会晤,习近平强调了“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荣辱与共原则
D.求同存异原则
10、从某朝疆域图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都”“甘肃行省”“陕西行省”等信息,下列对该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③吐蕃地区同样处于行省管理之下
④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 )
A.为后世长期沿用
B.是秦始皇首创
C.官员世代承袭
D.削弱了中央集权
12、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所用车马衣服器械百物称“乘舆”,所在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所至称“幸”,所进称“御”。该规定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
A.皇帝独尊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皇位世袭
13、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数据信息。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信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B.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
C.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
14、1912年2月9日《神州日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帝国主义。此漫画的寓意为( )
A.南北议和,稳定政局
B.携手共建,民主共和
C.妥协退让,维护宪法
D.避免专制,捍卫成果
15、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兵力为430万,其中正规军约200万,至1949年初,国民党的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只有146万人,以下军事行动中,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的进行
16、契丹字创制后,用于书写官方文书、碑碣、牌符、书状、印信等,同时也用契丹字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萧韩家奴曾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耶律倍译《阴符经》,耶律庶成译方脉书,这( )
A.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字
B.带动和促进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发展
C.开启了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D.加剧了辽宋之间本已紧张的关系
17、以下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摘录:“南方部分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甘薯、玉米外来作物引入中国”。根据笔记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应是( )
A.西汉的农业
B.宋朝的市镇经济
C.元朝的外贸
D.明朝的经济
18、下表为1839年在中英的贸易中中国方面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单位:西班牙银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进口 | 货值 | 出口商品 | 货值 |
鸦片 | 13354030 | 茶叶 | 9317992 |
印度棉 | 6563124 | 生丝 | 2052288 |
杂货(主要是手工制品) | 4116873 | 杂货 | 1669644 |
珠宝 | 751455 | 珠宝 | 8974776 |
A.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
B.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C.白银大量入华降低商品购买力
D.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竞争力
19、周代旁姓分封首先要选定“必著功德”“多有嘉功”的“建德者”“有德之人”;接下来是“赐姓命氏”,赐姓是对少数古姓在政治上的合法承认,命氏则是天子命以诸侯的国号;最后“胙土”,即赐予土地。据此可知,周代分封制( )
A.与宗法制度结合
B.以旁姓异族为主要对象
C.具有严格的程序
D.确立起严密的集权体制
20、对于变法,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铁良、醇亲王载沣认为“满人历朝所得之权利皆将因此丧失”。而康有为也曾上书言:“就皇上理在之权,行可变之事,勿去旧衙门,唯增新衙门”。据此可知,维新变法( )
A.推动了晚清新旧势力的合流
B.开启了政治博弈新局面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1、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蕃之间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安史之乱时吐蕃曾助唐平叛,并借机控制了陇右地区,后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代宗仓皇出逃。唐蕃关系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安史之乱后双方实力的变化
B.唐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C.吐蕃以两面派手段迷惑唐朝
D.和亲政策失去政治效能
22、某事件明确推翻了“天圆地方”的推测,也预示着任何陆地只要不封冻,便可驾船前往。该事件( )
A.最先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B.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新商路
C.得到了英国王室的经费支持
D.开启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23、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24、这一事件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谓的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它在政治上引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和不宁。“这一事件”( )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5、________后半个多世纪,__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产品________和________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各国争夺________的斗争日趋激烈。
(3)当时,________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____。法国从__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19世纪40年代,________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________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__。
26、根据地实行_______政策,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_______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_______”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_______边区,实行民主选举。
27、 ______
(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 ______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______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______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28、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之一,参加了在法国________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________、取消“________”等,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________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________的权益转让给________
29、土地改革
(1)背景: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
②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________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3)意义:农民从________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扫除了障碍。
30、资产阶级的夺权斗争
(1)矛盾激化:进入17世纪,______________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____________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标榜“君权神授”,独断专行,经常停开议会。
(2)“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____________王朝的詹姆士二世。
31、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32、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3、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 措施 |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中央派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管地方财政,转运使、四监司、通判从不同角度对各州进行监控。将____编入禁军。 |
为分散机构权力 | 在中央设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 北宋实行_____的方针,用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
34、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________”,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________,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
35、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与完善
(1)科举制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2)唐朝时期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7、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上述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8、宋元时期商业发达的表现?
39、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
(2)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什么会议改变了局面?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3)你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