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 2、1895年5月10日,《申报》在刊文中指出,“日本虽区区岛国,然自维新以后,发愤自雄,欲为亚洲至强之国”,提出“中国若能惩前毖后,时时以创世痛深为念,外结强邻,内固邦本,庶可自立于不败之地”。这表明(     

    A.不平等条约遭到强烈反对

    B.报刊主导着社会舆论走向

    C.国人对战局失利进行反思

    D.变法革新已成为各界共识

  • 3、这一特权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虐、走私贩毒、进行各种犯罪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凭借这一特权在中国杀人越货,横行无忌,而每每逍遥法外。这一特权指的是(     

    A.协定关税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开放通商口岸

    D.领事裁判权

  • 4、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的相国寺“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令曲之类”。可见,开封的百姓对书籍实有一定的需求,城中处处是书店。这一现象得益于(     

    A.印刷术的进步

    B.造纸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应用

    D.科举制的废除

  • 5、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6、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南方的“蛮夷”地带,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强化

    C.诸侯国的强大

    D.生产力的进步

  • 7、明太祖曾赋诗一首,向官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与上述内容直接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设立内阁

    B.设立军机处

    C.废除宰相

    D.设参知政事

  • 8、许倬云在《从五四运动论自由与民主》中指出:至于引入赛先生,这一诉求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大势。可是在中国,科学主义弥漫于人心,“科学”两字被当作信仰。很多人以为科学呈现的知识即是绝对的真理,竟不知科学是不断在假设与求证,不断地验证与开拓,是永无休止的求知过程。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开启中国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

    B.对待西方文化持盲目接受态度

    C.对中、西方文化缺少批判精神

    D.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解放

  • 9、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转战陕北   ③渡江战役   ④三大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 10、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

    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

    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 11、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中写道: “清朝大事,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六部事俱议政王口定。”据此可知清朝的大权把握在机构(     

    A.议政王会议

    B.军机处

    C.内阁

    D.丞相

  • 12、如图为三星堆与二里头“撞脸”文物——陶。从结构上看,三星堆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陶都是“三条腿、手叉腰、顶半开”,顶部有一短小的管状流。从风格上看,两者都属于“瘦高”型,都是“长腿、束腰”,与一些地区流行的“矮胖”型陶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     

    三星堆陶盉                       二里头陶盉

    A.古代中国各地区存在着文化交流

    B.遗址处于新时期晚期至青铜时代

    C.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典型代表

    D.大河流域文明具备相似性的特征

  • 13、阅读下表“玛雅文明的主要神灵”,据此可知

    神灵

    名字

    职能

    天神

    伊扎姆纳

    药神、火神、赐给地球雨水,使土地适合种庄稼,避免灾难

    太阳神

    掌握健康、音乐、诗歌、书法(与羽蛇神相关)

    月亮神

    伊希切尔

    掌管各种水体、丰收、彩虹、分娩、纺织、洪水

    雨神

    恰克

    掌管闪电和雨,雨水充沛、避免干旱

    羽蛇神

    库库尔坎

    掌握雨季、播种、收获、五谷丰登,太阳神的化身

    A.玛雅人有精准的天文历法

    B.玛雅的各级政权都与神权紧密结合

    C.玛雅人面临水资源缺乏的挑战

    D.玛雅人信仰神灵主要是为了气象研究

  • 14、宋代规定屡次应举不中者达到一定年限时,可凭借“特奏名”获得一官半职,在年龄上也无限制,以此表达朝廷对考生辛勤应考的体谅,大大缓和了应举者可能落榜的心理压力。该规定旨在(     

    A.完善科举制度

    B.增加录取人数

    C.引导向学风气

    D.保障社会稳定

  • 15、1279年,宋元崖山之战,宋朝大臣陆秀夫背起年幼的皇帝投海自尽,其他忠臣、将兵、家眷、随皇帝一起逃命的百姓等共10万余人一起投江殉国。这反映出当时(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

    C.理学影响的扩大

    D.经世致用思想的流行

  • 16、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政府规定:婢仆与商人、佃农均为编户齐民,严格限制官吏利用职权强雇部民为婢仆,禁止掠贩良人为婢仆。这反映出北宋

    A.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 17、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

    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

    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 18、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这首歌曲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所涉及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祖冲之

    D.柳公权

  • 19、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墨家

    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A.构建官僚政治且

    B.变革选官制度

    C.加强中央集权

    D.重建政治秩序

  • 20、“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年,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背景下,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文化与这些民族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的名号。这一进程反映出(     

    A.民族矛盾和冲突逐步消弭

    B.边疆与内地实行一体化的管理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深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

  • 21、史籍记载西汉时吴王刘濞拥有三郡五十三城,领地内有铜山和海,“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公元前154年,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发动了叛乱。为防止此类局面重演,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       

    ①分封异姓诸侯王     ②颁布“推恩令”     ③设立中朝     ④铸币权收归中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2、中共某次会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后,大会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 23、秦朝设“三公九卿”为中央政府组织,“九卿”中的太常掌管皇家祭祀,太仆掌管宫廷舆马,卫尉则是皇宫的卫兵司令。这反映出秦朝(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政治凸显家国同治色彩

    C.九卿为皇帝私人职官

    D.中央机构注重儒家理念

  • 24、在下列划线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隋朝及①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②谷物棉布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③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④杨炎的两税法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后来,在________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 26、_______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______________的最早尝试。

  • 27、中国古代经济非常发达,近代被迫进行经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从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材料二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3)依据材料三,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

  • 28、全会审议和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_______基础。

  • 2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 30、蒙古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____的尊号。

    (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 31、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_______、以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 32、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是反映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史料

    上述材料中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文化圈史料的是:________

    可以作为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一手材料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 33、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________,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 34、在15-16世纪的海洋上,涌现了数位优秀的航海家,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写出他们的名字。(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数字后的横线上)。

    出航时间

    主要航海家

    主要成就

    1405年

    ①____

    自中国到达东非沿岸

    1487年

    ②____

    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年

    ③____

    多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7年

    ④____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9年

    麦哲伦

    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 3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 37、明朝的建立的背景、时间与统一过程是怎样的?

  • 38、有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场妥协,是历史的倒退;有人认为是一场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 39、根据设问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鸦片战争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支持鸦片烟贩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并促成了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而战后,中国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1)请列举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写出两国政治制度建立的重大事件。

    (3)从中比较一下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