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邵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属于该条约规定的内容有(     

    ①领事裁判权   ②割让香港岛   ③开放五口通商   ④鸦片贸易合法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贵族政治确立

    B.君主专制强化

    C.家国同构鲜明

    D.中央集权形成

  • 3、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由中央掌握,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膨胀到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4、清光绪帝下诏:“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以此改变国内不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刘坤一对以往的工商业政策也大加批评,说“无事不由官总其成,官有权、商无权”。这说明(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政府力求变革以图存

    C.洋务新政推行受阻

    D.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 5、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体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 6、中国边疆史志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良好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下列可为我国边疆史志研究选题提供参考的是(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册封制度

  • 7、1940年下半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这一次作战被称为(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8、1864年普鲁士驻华公使不顾国际公法,在中国的大沽口扣留了丹麦的三艘货船。中国为此同普鲁士进行交涉,强调普鲁士扣留丹麦船只之处是“中国专辖之内洋”“外国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显系夺中国之权”,最终中方交涉成功。这一事件反映了(     

    A.传统宗藩外交体系逐渐解体

    B.内河主权丧失致使列强横行

    C.近代外交意识推动主权维护

    D.清廷近代外交体制渐趋完善

  • 9、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共产党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

    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

    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

    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

  • 10、抗日根据地内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合作。这种情形(     

    A.得益于土地革命的推行

    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

    D.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

  • 11、1905年9月2日,袁世凯联合张之洞、端方上奏《请废科举折》: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实同一刻千金……强邻环伺,岂能我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先停科举。袁世凯的奏折旨在(     

    A.顺应教育现代化趋势

    B.消除传统文化的弊端

    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借鉴学习西方的长处

  • 12、唐玄宗命僧一行编撰新历法,僧一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实测,首次推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玄宗“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这(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B.沿用了传统的科技方法

    C.源于大一统政治的推动

    D.反映了佛道融合的趋势

  • 13、有人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震撼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签订《南京条约》

    D.签订《瑷珲条约》

  • 14、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由民主派执掌国家政权的“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构想。1927年,中共中央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的主张。1935年,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决定以“民主共和国”代替“人民共和国”。这些变化(     

    A.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B.反映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C.表明中共建国思想应时调整

    D.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 15、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诞生了良渚文化。与良渚文化处于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红山文化

    D.大汶口文化

  •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规定体现了(     

    A.“责任内阁制”原则

    B.“天赋人权”的原则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三权分立”的原则

  • 17、1938~1941年,国民党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鸨砂借款》《金属借款》等合同。这一时期向美国出售的桐油、锡矿、鸨砂等产品“较以前增多,货价亦较高”,同时也进口美国工农业产品。这些商贸条约的签订(     

    A.说明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权益

    B.利于增强抗战物质基础

    C.导致了国内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D.违背了当时的经济规律

  • 18、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958 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A.利于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

    B.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 1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签署《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后突厥汗国③派遣驻藏大臣④新疆正式建省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

    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 21、“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 22、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除了杂糅儒家大同社会的理念和早期基督教财产公有观念外,还吸收了某些农民起义的主张,如“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有患相救, 有难相死”。这些思想(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质

    B.促进了中西方之间交流

    C.有利于稳定天国的政权

    D.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23、下列史料,出现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是(     

    A.“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 曰民权,曰民生”

    B.“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C.“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 以解除内外压迫”

    D.“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

  • 24、对如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北宋商税征收解决了财政危机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C.北宋商品经济有了长足进步

    D.北宋商税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明廷派遣大将________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________,在________九战九捷;在________________与抗倭将领________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________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 26、军阀割据的形成

    (1)原因: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表现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直系

    ______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______、浙、闽、鲁、陕

    ______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3)影响: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晥、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 27、《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 的境地。

  • 28、宗法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的特权,可以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 29、日本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毅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________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 30、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创始人

     

     

     

    经典

     

     

     

     

     

     

  • 3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提出把 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 32、失败

    (1)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光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33、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 34、全面内战开始时, _______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才建立了新中国。请回答: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哪次会议?

    (2)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 37、读图旨要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支援,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问题导引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 38、什么叫“郑和下西洋”?其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 39、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起源地。

    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