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官渡之战
C.玄武门之变
D.虎门销烟
3、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4、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得到立宪派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他们成立立宪团体和组织,研究和宣传立宪政治,发起多次议政、请愿活动,同时继续抵制革命。但到辛亥革命前夕,立宪派中已有不少人逐步转向支持革命,或变成革命者。立宪派的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 )
A.预备立宪未能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
B.立宪派对清廷预备立宪的幻想破灭
C.立宪派与革命派的矛盾得到了化解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扩大
5、元朝时某一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此制度指的是(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
A.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
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7、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梁启超
8、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11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9、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
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
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
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10、如表是1950—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的标题,其中反映的鲜明时代主题是( )
1950 | 完成胜利,巩固胜利,迎接一九五○年元旦 |
1951 | 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
1952 | 以高度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迎接一九五二年 |
A.全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C.全面建设人民民主政治
D.顽强抗争打击外部势力
11、有学者认为,“秦政”并非始于大一统之秦朝,而是始于经过变法后建立了区域式集权国家的战国七雄。战国变法使各诸侯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区域式集权国家治理模式。这一观点重在强调( )
A.变法运动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制度演进具有内在传承性
C.战国时期尚未实现真正的统一
D.国家治理呈现多样化特征
12、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借助这些条约,列强
1842年 | 中英《南京条约》 |
1843年 | 中英《虎门条约》 |
1844年 |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 |
A.打开了中国市场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瓜分狂潮
D.获得了在华驻扎军队权
13、如表所示为《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和《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对曹操事迹的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 | 曹操自领冀州牧 |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 曹操自为丞相 |
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 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
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常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阐,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 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
A.历史叙事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B.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
D.《三国志》的记载更符合客观事实
14、《儒林外史》中记载,文人周进因为生活所迫来给商人记账,商人问道:“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什么又出来做从商之事?”周进回答道:“没奈何走上这一条路。”这反映出当时( )
A.社会“崇儒重仕”情结浓厚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变化较大
D.经济发展改变商人观念
15、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以“拯救人心”为矢的,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的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
A.强调个体意识,提倡自由思考
B.强调道德的内在性,倡导“致良知”
C.强调理性精神,倡导“格物致知”
D.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
16、十六国时,后赵开国皇帝羯族人石勒任用汉族士人张宾为谋主;政治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经济上,劝课农桑,核定户口,征收田租户调;文化教育上,兴办太学。后赵的上述举措( )
A.助推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
C.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D.发展并创新了中原典章制度
17、某班正在策划“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展览活动,以下四幅图片按时序布展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油画) | ②遵义会议会址 |
③《南昌起义》(油画) | ④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18、《史记·秦本纪》一篇“求贤令”记载“……寡人(注:孝公)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由此可佐证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孝文帝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19、秦朝设“三公九卿”为中央政府组织,“九卿”中的太常掌管皇家祭祀,太仆掌管宫廷舆马,卫尉则是皇宫的卫兵司令。这反映出秦朝( )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政治凸显家国同治色彩
C.九卿为皇帝私人职官
D.中央机构注重儒家理念
20、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
A.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B.导致门阀士族制度消亡
C.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21、据学者研究,甲午战后,各省读书人自行联名上书有31件,共1555人次签名,另有135人次参加了京官们领衔的7件上书,其中包括康有为、梁启超领衔的广东80举人的上书。由此可知( )
A.普通民众思想与政府理念渐趋一致
B.康、梁的活动是上书链条中的一环
C.维新变法拥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D.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22、下列书刊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政治民主化尝试
C.新兴阶级崛起
D.晚清政府的自救
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成熟,推动了文明进步。
D.元朝王祯编订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领先世界。
24、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格物致知”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5、邓小平理论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________的转移,实行________,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________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和________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________。
(2)________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在1997年中共________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6、表现
(1)________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27、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时间:________年春。
(2)内容:把正确处理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活动: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
28、_______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9、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是反映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史料
上述材料中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文化圈史料的是:________;
可以作为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一手材料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30、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1、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2、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________。
33、积极参与联合国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________”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
34、日本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毅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________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35、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P41)
36、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7、抗日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本为了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造了什么事变?
(2)卢沟桥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何重大影响?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怎样的抗战路线?
(4)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和最大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5)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战役叫什么?
(6)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38、辽宋夏金元时期城市兴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9、宦官专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