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后,洋布以其物美价廉、鲜艳美观的优势在城镇市民中流行普及,土布结实耐用为广大农民及城镇苦力继续穿用,这样一来,洋布与土布便构成了城乡之分和土洋之别的一种外在象征符号。以下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缘于社会分工的差异
B.出于追求时尚的心理
C.取决于购买力的状况
D.受到服制礼俗的制约
2、1949年,新中国海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式宣告成立,彻底摆脱了外籍税务司控制,结束了长达90年“海关不独立、关税不自主”的屈辱历史,1950年货物通关总量达到11.3亿美元。这表明( )
A.表明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改订新约运动实现关税完全自主
C.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D.限制了国内产品与国际的竞争
3、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
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
4、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将祖先或神明称为“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否定了“泰皇”的称谓,而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称“皇帝”。据此可知,皇帝制度( )
A.具有一定君权神授色彩
B.凸显了浓厚的宗法观念
C.强化了对民众思想控制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5、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区别于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这一改变的背景是(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创建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
6、“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7、下表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部分)。据表可知( )
收回时间 | 租界名称 |
1917.9.1 | 天津、汉口德租界 |
1927.3.15 | 汉口、九江英租界 |
1945.11.24 | 苏州、沙市、福州、汉口、厦门、天津、杭州日租界;鼓浪屿、上海的公共租界;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
A.中国抗战期间收回全部租界
B.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
C.战争影响中国收回租界进程
D.平等互利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8、如表所示为《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和《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对曹操事迹的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 | 曹操自领冀州牧 |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 曹操自为丞相 |
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 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
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常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阐,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 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
A.历史叙事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B.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
D.《三国志》的记载更符合客观事实
9、1981年,湖北沙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沙市由此对全市企业进行改革,先后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例如,生产“活力 28”洗衣粉的沙市日化,成为第一个将广告牌竖在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这表明( )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B.内地与香港实现经济互动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10、下图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构图,图中三处空格处从左到右依次应填( )
A.皇帝制度地方官制中央官制
B.地方官制中央官制皇帝制度
C.中央官制皇帝制度地方官制
D.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11、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 )
A.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B.神农氏画像石刻
C.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D.东汉《四民月令》
12、人类学家在研究旧石器时代云南元谋人的两枚内侧门齿时,发现沿凹面的两面有褶起的凸棱且呈现铲形构造,而黄种人的两个上内侧门齿和两个上外侧门齿也都是铲形的。据此,元谋人文化遗存可用来研究( )
A.旧石器的演变
B.原始人的生产
C.黄种人的起源
D.各人种的变化
13、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14、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文学革命”
B.“妇女解放”
C.“家庭革命”
D.“民主科学”
15、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纷纷响应, 掀起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军民团结
B.巩固苏区政权
C.坚持长期抗战
D.完善财经制度
16、陶寺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陶寺遗址发现早期墓葬1000多处,学者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中大型墓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小墓坑大多没有葬具和随葬品。材料表明当时( )
A.手工制造水平高超
B.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C.生产分工日趋精密
D.私有制已普遍存在
17、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 )
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
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D.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18、牌符象征着权力,下图为元代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夜巡牌。牌上正反面书写汉文、乌金体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梵文,其中正面居中的“元”字最大。该铜牌( )
六体文夜巡牌正面 背面
A.应为成吉思汗元年纪念铸造
B.印证元朝权力通达各个行省
C.折射出中国民族大交融盛景
D.是元朝已经统一中国的证据
19、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大片领土,俄国明拉暗骗,德国蛮横抢夺,法国和英国紧随其后,相继提出了租占港湾和索取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所谓的“门户开放”的通知。据此可知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西方国家放弃武力侵略
D.资本输出成主要侵略方式
20、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 )
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
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
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
21、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 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 )
A.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B.阁臣帮助皇帝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
C.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
D.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22、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这一理论( )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有利于推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23、20世纪初,各种形式的“民变”风起云涌,多达1300多起,如抗捐抗税、反洋教、反饥饿、反户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并且愈演愈烈。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B.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
C.革命党人倡导三民主义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4、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新建的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
A.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C.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25、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等人
26、女真: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___ ,1644年李自成在___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_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
27、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出兵。
(2)经过
①___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黄海战役中________、________为国捐躯,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失去了指挥权;1895年________战役,北洋舰队覆灭 ②条约:签订《________》内容: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两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设厂。影响:马关条约________,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的破产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台湾义勇军与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重创了日本占领军。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________不屈从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28、蒙古人: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拉,瓦剌还曾经俘虏了明英宗。1517年,鞑靼首领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约,接受明朝册封。______________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_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________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0、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3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________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________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32、蒙古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____”的尊号。
(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33、评价
(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不足
①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________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③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
34、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___,“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阳铁厂的建成,耸动中外视听。然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留下残垣断壁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材料二: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求各项建设事业不分轻重缓急地齐头并进的倾向,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三: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材料四武汉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信枢纽。1998年武汉全市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20倍,平均每年增长26.8%,到2005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63亿吨,累计实现利税74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525.18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8.18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阳铁厂近代衰落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采取怎样工业化途径?并分析采取这种工业化途径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党和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36、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37、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是何时?
38、土地革命的开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范围、措施和作用思考)
39、租庸调制实行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