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晋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

    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 2、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 3、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

    这幅画讽刺了当时(       

    A.蒋介石一方面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准备发动内战

    B.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获得国际力量的支持

    C.国民党独裁专政,失去民心注定失败

    D.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商讨”和平建国的尝试

  • 4、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讲道,“5年来,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这可以直接说明中国(     

    A.形成了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关系

    B.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C.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 5、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间,发表“南方谈话”。根据下表,“南方谈话”旨在(     

    时间

    地点

    邓小平讲话摘要

    1月18日

    武汉

    “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要靠改革开放”

    1月20日

    深圳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月25日

    珠海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

    1月31日

    上海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C.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 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       

    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

    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

    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

    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

  • 7、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贵族政治确立

    B.君主专制强化

    C.家国同构鲜明

    D.中央集权形成

  • 8、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9、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49年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1950年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占76.1%,在零售总额中占85%。据此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 10、秋收起义中,革命军毅然抛弃国民党的旗帜,公开喊出“暴动打倒国民政府”“农民夺取土地”等口号,首次提出应该“坚决地树起红旗”,并引兵井冈山,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新的革命阵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占领城市并向农村推进

    B.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D.开辟了革命胜利的新道路

  • 11、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 12、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国的参战

    B.法西斯国家战力不足

    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团结战斗

    D.核武器的诞生和使用

  • 13、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 14、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铸造了“丰货”钱,钱文苍劲古拙,篆中有隶,隶中有篆,篆隶相兼。大夏赫连勃勃于真兴元年(419年)所铸“大夏真兴”钱,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钱文隶书,兼具楷意。两者皆为圆形方孔钱。据此可知,这些货币的出现(       

    A.满足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成熟

    D.强调了传统的华夷之辩

  • 15、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

    B.

    C.

    D.

  • 16、“它是政治的附庸,政治家们用它辅助治理国家;它具有思辨性,闪耀着哲学思想的智慧;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一端连着华夏中原沃土,一端连着西域中亚文明。”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西汉时成为正统思想

    B.东汉末年在中国兴起

    C.魏晋时期渐趋本土化

    D.隋唐时成为文化主流

  • 17、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奏拨专款设立船厂,专门从事新轮试制工作,并将江南制造局迁址扩建,内设翻译馆与诸多分厂。曾国藩此举(     

    A.旨在促进“中外友好”

    B.体现了对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开始践行“师夷长技”

    D.推动了清政府政治制度变革

  • 18、鸦片战争前的30余年里,仅从广州口岸流出的白银,就有1亿元左右,如果加上中国其他沿海地区流出的白银,数量则更为庞大。当时白银流出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倾销

    B.鸦片走私

    C.官员贪腐

    D.统治者生活奢靡

  • 19、隋炀帝时期,假设国家要在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20、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西夏)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北事辽,南事宋,仅足以自存。”马端临意在说明,当时西夏(     

    A.经济依赖性较强

    B.国力日渐衰弱

    C.军事战斗力强大

    D.榷场贸易发达

  • 21、“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井冈山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 22、秦灭六国后,秦朝贵族势力不断地被削弱,而非宗室贵族组成的官僚集团不希望贵族势力坐大,理所当然地拒绝实行分封制,从秦国发展而来的中央地方行政体系被完整地复制到秦王朝。这说明郡县制的实行(     

    A.充分发挥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取代贵族政治成为选官依据

    C.适应了秦朝的政治体系需要

    D.标志着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 23、下列人物与其思想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A.孔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董仲舒——“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C.朱熹——“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D.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24、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大屠杀和大轰炸

    (1)________: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________: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 26、君主立宪制确立

    (1)标志: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______》,正式登基。

    (2)意义:

    A.《权利法案》确立了________主权,限制了_________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________;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 2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________后开始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 28、______

    (1)袁世凯死后, ______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

    (2)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

    (3)____________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______复辟。

  • 29、________成立到________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虽然经历了________,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 30、西夏

    (1)建立:________年,________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________

    (2)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________________大捷,但在________战役中败于________统率的湘军

  • 32、(1)请将试题中对应的选项内容链接

    A.中日甲午战争___________①《权利法案》

    B.英:君主立宪制___________②《马关条约》

    C.第一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③《南京条约》

    D.辛亥革命___________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填空

    (1)罗马法的开端是①___________

    (2)三民主义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民生主义。

    (3)《资政新篇》具有④________色彩的施政方案。

  •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成立,________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________政体就此产生

  • 3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D.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作者和内容具体是什么?

  • 36、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中,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历程。

    (1)由此你想到了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对我国发动了哪四次侵略战争?

    (2)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意义?

    (3)在中国人民不断奋起反抗的过程中,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令你感动?请举出两例。

    (4)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37、民主与暴政,是历史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保障民主,防止暴政长期以来极大地考验了人类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直接参加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还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否,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

    材料二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的民主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伯里克利时期政治民主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其制定者用意的?

     

  • 38、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 39、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列举中国古代对西域(新疆)的管理机构和朝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