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治理措施所体现的特点是( )
A.军事占领
B.武装斗争
C.反抗压迫
D.因地制宜
2、1935年冬,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军政部重新拟定兵役法规,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1936年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前后,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这些举措
A.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
C.直接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
3、淮海战役期间,广大群众共运送近44万吨粮食,这些粮食大部分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完成,共出动推车88万多辆、挑担35.5万副、支前民工543万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解放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D.国民党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4、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严密
5、“五四”前后,国内创办的进步刊物犹如雨后春笋,多达150种。这些报刊,在大量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同时,还程度不同地宣传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白话文书刊成为主流
B.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C.救国思想出现新变化
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6、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 事件 |
1662年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1689年 |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
1727年 |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
1762年 |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D.统治危机的初显
7、驼峰航线是抗战时期盟国援助物资从印度东北进入中国西南的空中运输通道。经此航线的飞虎队队员曾说道: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该航线的开通( )
A.成为中国人民战略反攻的标志
B.体现了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主导地位
C.旨在帮助中国远征军赴印作战
D.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8、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B.“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C.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D.传统自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9、清朝军机处一日日程为:“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助皇帝,决策国政
B.协办军务,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10、秦王朝以军人为吏,必然使各级行政机构都容易形成集权专制的特点,使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都具有军事化的形制,又使统一后不久即应结束的军事管制阶段在实际上无限延长,终于酿成暴政。由此可见( )
A.秦朝灭亡的根源在暴政
B.秦朝暴政根源于军功爵制
C.军人为吏一定导致暴政
D.国家治理政策需适时调整
11、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结束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要调毛泽东到上海的中央机关去,毛泽东说:“我不愿意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去结交绿林朋友。”中央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以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改组省委,领导起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三大
D.遵义会议
1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序号 | 内容 |
① | 《汉书·西域传》记载: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 |
② | 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 |
③ | 《后汉书·西域传》: “(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
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
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
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
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
13、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1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从“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说明( )
A.世界已经建立起了新型国际关系
B.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C.中国开始引领世界格局的新发展
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5、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16、《阿房宫赋》写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文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
A.政治改革、平定六国
B.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C.焚书坑儒、统一货币
D.平定南方、开凿灵渠
17、口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中口号与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时期一一“打倒列强除军阀”
B.北伐战争时期一一“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抗日战争时期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解放战争时期一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8、下表为1895—1927年间全国铁路建设资金中内外投资投入总量及其所占比重统计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类别 | 数量(百万元) | 比重(%) | |
内资 | 国家资金 | 69.8 | 6.0 |
民间资金 | 110.4 | 10.0 | |
外资 | 直接投资 | 295.9 | 26.4 |
间接投资 | 647.6 | 57.6 |
A.政府投资推动工业结构优化
B.铁路建设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官僚资本膨胀制约铁路修筑
19、明中后期,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大量涌现,剧本创作十分活跃,其中徽州府的戏曲尤为繁荣,观戏听曲成为徽州商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由于( )
A.商帮实力雄厚
B.商品经济繁荣
C.抑商政策废弛
D.进步思潮兴起
20、1936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听闻教育部命令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得有挑拨国内民族感情之处,于民族战争不得言,要证明民族同源。对此他表示不以为然,认为各民族同源无法证明,他还认为大中小学所学之历史只能有详略深浅的差别,不能有真伪之别,因此古代史上之民族战争无避讳之必要。以下观点或做法符合陈寅恪先生观点的是( )
A.春秋笔法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历史研究“求真”与“致用”不能共存
C.有伤民族团结的历史问题禁止研究
D.因爱国需要而“致失史实之真,则缪矣”
21、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
A.建立了皇帝制度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22、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据表可知,影响这一时段工业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 )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自然经济的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23、大汶口出土墓葬中,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这反映出当时( )
A.墓葬规模大小不一
B.私有制已普遍存在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24、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外交关系继续存在”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25、租佃关系发展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________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26、《 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________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7、“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28、《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________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9、商业繁荣:长途大额贸易发展,明清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___和山西________。但就全社会看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30、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_____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________和________。郑和下西洋是 _____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31、欧洲________不断发展,而________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1)中国仍然停留在________,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
(2)自给自足的________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
(3)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社会________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32、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世界三大宗教 | 佛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
产生时间 |
|
|
|
产生地点 |
|
|
|
创始人 |
|
|
|
经典 |
|
|
|
33、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在图中序号里填上正确的朝代(政权)。
(1) 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7)_____
34、日本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毅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________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35、简答题:
(1)按顺序写出从夏朝到清朝的朝代更替
(2)名词解释:贞观之治
(3)列举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朝发展的情况。
36、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才建立了新中国。请回答: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哪次会议?
(2)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3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38、西汉建立时间和都城在哪里?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