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统计。造成该口岸茶叶出口数据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战乱局面的影响
B.对外贸易的扩大
C.中法战争的爆发
D.民用企业的创办
2、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不再以“夷”字来称呼外国,而是以“瀛寰”一词表明了中国与世界的共存关系;在书中他动辄将外国比拟为“三代毫岐雒邑”,将华盛顿说成是“寰宇第一流人”,称赞英国“雄富强大”。这表明( )
A.开明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B.国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近代知识分子拔高西方
D.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思想
3、《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妃,乃至正位中宫。这表明宋朝( )
A.门第观念日益淡化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5、《汉书》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对以上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实际只有九家学说
B.百家争鸣与诸侯争霸兼并有关
C.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相互隔绝
D.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思想统一
6、经此一战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奠定了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大国地位。此战是指( )
A.淮海战役
B.抗美援朝
C.援越抗美
D.渡江战役
7、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差别明显。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
A.已处于旧石器时期
B.开始产生成熟文字
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文明分布多元一体
8、1929年秋,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下列哪一事件的出现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正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9、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世纪70年代奉行“一条线,一大片”;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结盟政策。由此可见( )
A.世界局势决定中国外交
B.两极格局不断走向瓦解
C.外交政策根据形势调整
D.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
10、下图是侵华日军731部队锅炉房遗址,它原是一座约三层楼高的钢混大型建筑。日军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在此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该遗址位于( )
A.广州
B.哈尔滨
C.上海
D.汉口
11、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记 · 陈涉世家》认为是严苛的秦法,“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1975 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中《秦律 · 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为 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
A.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13、有人认为:“1925年的中国比1919年更加凶险——内战更加残忍,军阀及其军队更加贪婪。”面对如此局面
A.国共合作继续北伐,立志推翻北洋军阀
B.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总方针
C.孙中山成立广州革命政府继续进行革命
D.青年学生发起五四爱国运动
14、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15、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在一些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也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现象( )
A.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现实
B.说明孔子形象灵活多变
C.迎合市井民众的审美需求
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
16、如表反映了1937—1945年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的变化,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
年份 | 1937 | 1939 | 1940 | 1942 | 1945 |
八路军人数 | 80000 | 270000 | 400000 | 340000 | 1028893 |
新四军人数 | 12000 | 50000 | 100000 | 110960 | 268591 |
A.军队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B.中共领导的军队数量持续增长
C.皖南事变导致了当年八路军减员
D.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17、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到: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评。“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由此可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兴起( )
A.继承了察举制乡里清议的传统
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D.顺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18、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9、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1757年,清乾隆皇帝颁布上谕,撤销沿海各海关,仅保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促使一个特殊的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他们是( )
A.徽商
B.十三行商人
C.晋商
D.宁波商帮
21、如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的笔记,推测该同学学习的主题应是( )
天竺高僧来华 玄奘西行取经 空海大师求法 鉴真东渡日本 |
A.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较少
B.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互鉴
C.中华文化影响周边国家
D.异域文化影响中华文化
22、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这表明当时河姆渡人( )
A.已掌握制瓷技术
B.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尚武的精神
D.具有一定审美意识
23、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急欲恢复八旗军在江南的驻防旧制,但在筹建旗营兵房和筹补旗兵缺额的过程,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督抚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政府的谕令,致使江南驻防旧制最终未能完全候复。这可用来说明当时国内( )
A.地方割据势力骤增
B.国家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C.统治秩序全面失控
D.地方满汉关系错综复杂
24、下表数据变化主要是由于( )
1913—1921年中国关税征收额数量(千万海关两)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国际局势的影响
25、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6、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________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________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________
27、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________等在________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________称天王
28、填空
29、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________基础、宝贵________和________准备。
30、北宋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31、《 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________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2、1917年初,________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________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
33、________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________问题的决议
34、从________末年起,________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________,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3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和历史经验。
(1)指出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及其历史意义。
(2)请分别列举新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请根据下列语句归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毛泽东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邓小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
3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37、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
38、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
(1)中华民族近百年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最关键的两步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开启“中国新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伟大转折”开端于哪一事件?
材料二 习近平曾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2)“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实行了哪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认为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39、请回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是什么?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