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中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的学派所代表的阶层是(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地主阶级

    C.下层平民

    D.奴隶阶级

  •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采用圆署会议决策某一事项。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会议结果以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议定。同时,行省官员还要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由此可知,行省制度的确立(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B.防止了行政官员的腐败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 4、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每一个奴婢都是鲜活的,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拥有高尚的心灵和纯洁的灵魂,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常与他们打成一片,这类情节在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批判

    B.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C.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

    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 5、北宋初期为了对各州进行监督和节制,州一级增设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件,彼此制约。(     

    A.节度使

    B.通判

    C.枢密院

    D.内阁

  • 6、陕西姜寨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铜片和铜管,山东三里河遗址也发现有4000年前龙山时期的铜管。材料能够证明此时期(     

    A.先民已使用铜器

    B.古国文化璀璨繁荣

    C.当地能冶炼制铜

    D.文明进入金属时代

  • 7、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 8、学者李昌舒认为,靖康之难并非经济与军事的力量悬殊所致,恰恰相反,当时北宋的军队在数量和战斗力上均强于金兵,但由于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面对社稷存亡的危急时刻,大多数士人或是避祸不言,或是互相攻击,导致战机一误再误。这一观点强调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墨守成规

    B.贵族阶级奢靡腐败

    C.专制集权统治措施

    D.前线将领贻误战机

  • 9、北宋壁画中的舞者多着裤,且存在大量“开腿”“抬脚”动作,而南宋舞蹈壁画中的舞者主要靠上半身完成舞蹈动作,腿部隐藏在裙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淡化

    B.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C.人身控制松弛

    D.绘画风格日益多元

  • 10、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

    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1、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 12、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     

    A.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

    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

    C.因地理的优势而繁荣

    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

  • 13、《晋书》记载,琅琊王司马睿移居建康时,“士庶莫有至者”。同年上巳节,司马睿“乘肩舆,具威仪”,在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兄弟的陪同下亲自参与祭祀,吴人纪瞻、顾荣等江南望族则“窃觇(查看)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该事件反映出当时(     

    A.士族与皇权矛盾较为尖锐

    B.司马睿知人善用深得人心

    C.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强大

    D.江南的社会等级观念浓厚

  • 14、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 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家教家风的重要。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家风的思想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 15、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女性一般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A.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B.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C.人地矛盾相较前代更为凸显

    D.庄园经济的规模在扩大

  • 1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7、“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

    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 18、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但这个词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连接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A.促使华夏族形成

    B.推动了文化传播

    C.增强了国家认同

    D.消除了六国隔阂

  • 19、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     

    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

  • 20、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21、如图为三星堆与二里头“撞脸”文物——陶。从结构上看,三星堆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陶都是“三条腿、手叉腰、顶半开”,顶部有一短小的管状流。从风格上看,两者都属于“瘦高”型,都是“长腿、束腰”,与一些地区流行的“矮胖”型陶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     

    三星堆陶盉                       二里头陶盉

    A.古代中国各地区存在着文化交流

    B.遗址处于新时期晚期至青铜时代

    C.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典型代表

    D.大河流域文明具备相似性的特征

  • 22、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据此可知,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单向权利义务

    B.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C.以血缘为纽带

    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

  • 23、宣政院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政务,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立,长官由帝师(藏族)重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贵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中书省形成权力的制衡

  • 24、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皇帝在________推动下,颁布“________”诏书。此后的________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________

  • 26、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 27、君主立宪制确立

    (1)标志: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______》,正式登基。

    (2)意义:

    A.《权利法案》确立了________主权,限制了_________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________;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 28、在《________》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________面貌为之一新

  • 29、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________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胜转衰

  • 30、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其统治权,_______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 31、________末年起,________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________,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 32、①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 

    ②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______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 33、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 34、同时,新中国取消________在中国的特权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归纳材料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 36、东晋

    (1)东晋建立的时间和都城在哪里?

    (2)东晋士族崛起的表现有哪些?

    (3)东晋的疆域范围到哪里?

  • 37、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以及影响是什么?

  • 38、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以及社会等思考)

  • 39、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指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分别作出的重大决定。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