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2、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丧失了宗周镐京地区大片领土,王室所拥有的领土不及一些诸侯国。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B.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走向瓦解
C.礼崩乐坏的现象已十分普遍
D.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3、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直接推动了( )
A.粮食产量的提高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工商市镇的繁荣
D.雇佣关系的产生
4、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5、下图是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6、下表是西汉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表。汉武帝时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郡级政区 |
汉高祖十二年 | 前195年 | 15郡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年 | 108郡、国 |
A.开疆拓土
B.颁布“推恩令”
C.分设刺史
D.用酷吏管理地方
7、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
| 1933年种植面积 | 1934年种植面积 | 增长率 |
麦子 | 35075担田 | 70078担田 | 99.79% |
油菜 | 38690担田 | 71002担田 | 83.51% |
胡豆等 | 6940担田 | 10252担田 | 47.72% |
A.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
B.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D.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8、《大金得胜陀颂碑》于1185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立碑,发现于今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碑文为女真字、汉字双面刻写,共有金文约33行字。该文字创立于( )
A.金
B.辽
C.蒙古
D.西夏
9、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他极力追求未被知识和见闻所污染的“赤子之心”,强调“人皆有私”,人人生而平等。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深受道教的影响
B.践行了经世致用
C.发展了阳明心学
D.传播了西学理论
10、虎爪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该遗址出土石器的器形主要有砍斫器、切割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其中大型的砍斫器(图1)、大尖状器(图2)数量居多,小型的刮削器数量较少。这些出土发现反映出( )
图1 图2
A.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B.贫富分化已逐步显现
C.人类活动的历史久远
D.居民由迁徙转为定居
11、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
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中央政府共有9名部长,其中立宪派和旧官僚6人;地方政府15名都督,旧官僚和立宪派7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整合各派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使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C.实现了各革命阶层的联合统治
D.政权建设方面具有明显妥协性
13、《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上述秦朝的举措( )
A.解决了边境上匈奴的威胁
B.加强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C.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巩固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14、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 )
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
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
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15、1946年8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次谈话的背景是( )
A.国民党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孟良崮战役胜利
16、《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处于新疆的博克达山被关外之民奉为圣山,在1759年,清乾隆皇帝举办“定西域祀典”,把博克达山与泰山等名山同列,奉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
A.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重视对边疆地区思想的控制
C.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日益严密
17、1937年, 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人民战争路线具体化,指出只有完全地、坚决地实行这个纲领,才能达到保卫祖国战胜日寇之目的。由此可见( )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
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D.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8、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
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
19、朝廷自经庚子之变,知内忧外患,相迫日急……故于西狩途中,太后首以自强为询。这次“自强”( )
A.开始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瓦解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
C.涉及到改官制、废科举等举措
D.打击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20、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朝代 | 东晋 |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比例(%) | 4.0 | 17.2 | 24.5 | 46.1 |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1、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质量,他在中央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确立皇帝制度
C.建立户籍制度
D.推广郡县制度
22、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23、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
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24、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北伐
B.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5、将下列制度、政策或事件填入勾之相应的时代(填括号)
A推行均输平准 B党锢之祸 C设立中朝 D设置安西都护府
E增强尚书台作用 F实行两税法
西汉____东汉____唐朝_____________
26、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2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毛泽东在___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________
28、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________的进步
①________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________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________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29、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30、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________。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________,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1、全会审议和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_______基础。
32、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号召,主张成立_______政府,力争建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_______”的旗号,坚持_______和_______的方针。
33、《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34、2020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A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口 ;B处以东的地区古称 ;C处以西是 国家;D处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
(2)西汉时期,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3)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明朝时期,经过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最远可到达 和
。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36、将下列序号写在相应位置,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
材料:1.淞沪会战 2.平型关大捷 3.台儿庄大捷 4.百团大战 5.武汉会战
(1)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 )
(2)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妄想的是( )
(3)敌后战场经典战役是( )
(4)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规模最大的胜利是( )
37、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从开始标志、主要阵地和主张思考)
38、古代中外交流存在不同方式。将下列历史事项按其交流方式填写完成(选填字母)
A张骞出使西域B翻译《几何原本》C遣唐使来华D火药武器西传E指南针应用于航海F沿海口岸设立市舶司
方式 | 历史事项 |
学术传播 |
|
战争行为 |
|
民间贸易 |
|
政府措施 |
|
39、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
(3)阻碍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