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张载《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在(       

    A.强调学术服务现实

    B.批判道家避世思想

    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主张“三教合归儒”

  •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下列主张与之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D.政在四方,要在中央

  •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A.消除藩镇割据

    B.强化地方权力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

  • 4、如图是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遗址黄门岩2号洞,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类型丰富,包括打制石器以及使用砾石、石核、石片、断块、碎屑及少量穿孔石器和局部磨刃石器,打制石器中以陡刃砾石石器最具特色。据此可推测,该遗址(     

    A.处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

    B.出现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

    C.处于新旧石器的交替时期

    D.受到其他文明遗存的影响

  • 5、2013-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这可用于说明新时代中国(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同时也是瘟疫高发期。这一时期的疫灾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水患灾害严重

    B.少数民族政权医疗水平落后

    C.百姓漠视疫情

    D.战乱频仍以及人口大量迁移

  •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8、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

    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

    D.凸显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 9、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文化突破的时代称之为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等。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是(     

    A.“道法自然”

    B.“相生相胜”

    C.“为政以德”

    D.“明法审令”

  • 10、下表是两汉时期关于“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记载

    记载

    出处

    征和二年(前91),武帝年老,“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背着)成E朝诸侯以赐光”,

    并进一步指明:“立少子,科行周公之事”

    《汉书·常光传》

    平帝驾崩后,王莽选择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

    《汉书·元后传》

    昔成王之为瑞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天、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

    《后汉书·班彪传》

    背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口见正容,

    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

    《后汉书·翟酺传》

    该表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史书编纂体例的改变

    C.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D.王朝更替的政治教训

  • 11、民国初年,政府采取的一些鼓励垦荒的措施,刺激资本主义土地经营的发展,新式资本主义农场在辛亥革命前垦殖公司的基础上边有了扩展。1912年,全国有农垦公司59家,资本为286万元;至1919年增加到100家,资本为1244万余元。这些新式农场的出现(     

    A.有利于冲破封建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桎梏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D.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善

  • 12、《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

    B.增加国家税收

    C.实现民族交融

    D.削弱王国势力

  • 13、《史记·周本纪》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分封制

  • 14、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已故中国考古协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古城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意义与价值可比殷墟,可称为“中华第一城”。此前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城现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被国际承认。这说明(     

    A.文明的起源必须经过考古发现才能被证实

    B.文明的起源须要获得国际的认可方可确定

    C.考古发现更真实、更具说服力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 15、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 16、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未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 17、《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度

    C.井田制

    D.宗法制

  • 18、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

    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 19、“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这些手段包括(     

    ①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

    ②争夺对华铁路和工矿等投资权

    ③扶持北洋军阀各派系势力

    ④扶蒋反共援助国民党发动内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20、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据此可知,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单向权利义务

    B.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C.以血缘为纽带

    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

  • 21、1902年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撰文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则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意在(     

    A.驳斥中体西用的落后观念

    B.宣传改革传统教育体制

    C.营造维新变法的社会氛围

    D.强调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 22、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

    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 23、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 24、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表明(     

    类别

    制造业

    货物贸易

    商品消费

    外资流入

    外汇储备

    整体经济实力

    世界排名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二

    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第二大经济体

    A.“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作用日渐凸显

    B.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C.“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________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 26、汉代地方设置_______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________理念,________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3)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关系框架。

    (4)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5)对非洲关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6)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 28、“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 29、抗美援朝: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________,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志愿军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 30、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________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________

  • 31、抗日战争胜利后, _____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 32、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

    (1)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_______。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

    (2)随之而来的是______________,物价飞涨。

  •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皇帝在________推动下,颁布“________”诏书。此后的________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________

  • 34、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________年。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答: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并分别简要概括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 37、   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

    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3)“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从你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中任选一个谈谈它的历史意义?

  • 38、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9、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