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昭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写道:“(在嘉靖以后)随着城市、商业、交通以及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达,知识传播更加容易,也越来越超出官方意识形态允许的边界,士绅与市民所拥有的财富资源,也使得另外开辟思想表达和知识传播的渠道成为可能。”该观点旨在表明(     

    A.四大发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官方失去了对思想界的管控

    C.思想领域变化是时代的产物

    D.市民阶层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 2、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终结

    C.宣告了中华民国建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3、如表可用来揭示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是(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 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处口岸,只许广州一处和外商贸易。之后,清政府又陆续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居住场所、行动范围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旨在(     

    A.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保护本国商业发展

    D.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 5、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如图不同时期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战国刀币              秦朝半两钱                      北宋纸币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外贸发展的需要

  • 6、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B.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军队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C.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D.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 8、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隐逸恬淡的“山林气”;唐代楷书则有一种中正平和,端稳凝重,法度谨严的“庙堂气”。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书法(     

    A.深受主流思想演变的影响

    B.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C.体现严谨工整的审美需求

    D.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

  • 9、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   

    A.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B.党的一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C.党的一大、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D.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 10、《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九章算术》(     

    A.体现了数学成就的实用性特点

    B.限制了人思维的拓展

    C.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

    D.系统总结了数学成果

  • 11、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

    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

    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 1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 13、如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推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资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外部环境的稳定

    B.产业结构的均衡

    C.群众斗争的高涨

    D.政府政策的推动

  • 14、仁宣之间,“政在三杨、义虽掌权衡,辄依违其间,无所匡拂”。“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在正统、正德年间,内阁巩固了自己的权位,阁权已全面超过了部权。同时,内阁内部成员之间也出现了地位变化、有了首辅、次辅、群辅之分。内阁权力的变化反映了(     

    A.明朝政治黑暗腐朽

    B.宣仁皇帝不理朝政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的式微

  • 15、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知识的普及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D.百姓生活的富足

  • 16、《史记》记载了商与周边方国的分合聚散,时而是“诸侯毕服”“诸侯咸归殷”;时而是“诸侯或不至”“诸侯莫朝”。据此可推测(     

    A.商王的权力受到诸侯节制

    B.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

    C.分合聚散与商之盛衰有关

    D.方国联盟内部联系紧密

  • 17、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51个师团中有35个陷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只能动用11个师团到太平洋配合海军作战。抗日战争结束时,日军在中国境内仍达199万人,占海外日军总数的近二分之一。这表明(     

    A.太平洋战场美军力量较中国弱小

    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共两党共同抵抗了日本侵华

  • 18、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列强通过这些条约(     

    年份

    条约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

    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A.获得了一些殖民特权

    B.可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C.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派军驻扎中国战略要地

  • 19、如图是某个王朝版图的局部,该王朝是(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20、唐朝的均田制取消了奴婢与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的规定;也取消了4岁以上丁牛每头受田30亩,一户限 4 头的规定。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促进奴婢人身解放

    B.限制地主扩占农田

    C.鼓励农户改进生产

    D.提高农民生产意愿

  • 21、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

    D.鸦片贸易的盛行

  • 22、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 “雁塔题名”(如图)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23、东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技法娴熟老练,艺术水平空前。如图是东汉“制车轮画像石”,该画像可以研究当时(       

    A.诸侯势力不断膨胀

    B.中华文化广泛传播

    C.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百姓生活水平较高

  • 24、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最终确立了五铢钱制(如下图)。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旨在(     

    A.推动经济发展

    B.促进商品流通

    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财政管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 26、________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 27、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__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_________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

  • 28、中共十八大

    (1)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大会明确坚定不移走________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3)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________的新要求,把________的宏伟目标、________的发展前景、________的复兴伟业与________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________的向往。

    (4)在会上,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29、填图题: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

  • 30、17世纪,____________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____________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 31、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底, ______________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2、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松弛,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以之为___________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

  • 33、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对华制裁,共计12款,还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________百余人

    (2)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__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________

    (3)将北京________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________

    (4)拆除________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________,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________

    (5)禁止华北________5年,禁止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 34、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________。朱元璋就是________。同年,明军攻占________,结束了________在全国的统治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古代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唐朝、明朝和清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在地方管理方面,汉初、秦朝和元朝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3)在人才选拔方面,隋唐以来形成和发展了怎样的制度,这—制度有何意义?

  • 36、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汉代关中农民还因地制宜的创造了一种什么灌溉系统?

    (4)“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

    代表大会

    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中共十七大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 38、少数民族分别创立了哪些文字?(从辽、金、西夏和蒙古归纳)

  • 39、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