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廊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37年后,日伪政府在沦陷区各学校用的教科书中增添“日满华一体”“建设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内容。此外,这种宣传也逐渐渗透到传统民俗中,如1939年南京街头张贴“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中日真和平”等春联。这些行径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

    B.维护日本对华的侵略统治

    C.摧毁中国人持久抗战的斗志

    D.缓和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 2、公卿是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如图中商至西周同、异姓公卿的比例变化反映出(     

    A.国家初始形态的确立

    B.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

    C.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 3、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刊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

    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

    D.是国共合作的必然结果

  • 4、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形成了一系列精神谱系。其中体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是(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西柏坡精神

  • 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6、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其实质都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7、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著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是(       

    ①《夏小正》       ②《黄帝内经》       ③《九章算术》       ④《齐民要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8、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以下能体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孝文帝学习汉文化进行改革

    C.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

    D.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交流

  • 9、1937年9月18日,重庆市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体育场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的抗敌救国大会,参加大会的党政机关共64个,学校54个,军警机关27个,工商团体146个,各界群众共约10余万人。这说明当时重庆(     

    A.战时陪都地位确立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广大民众踊跃参战

  • 10、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

    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

    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 11、下图为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中央行政体系以皇权为中心②出现了为皇帝所掌握的中朝

    ③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④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便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活动。”“时代发展潮流”表现在(     

    A.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方向

    B.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 13、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 14、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A.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炼铁私营会导致效率低下

    C.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铁业官营有利于国家稳定

  • 15、井冈山时期,为“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军队建设

    D.思想建设

  • 16、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 17、在青海发现的距今约4000多年的马厂类型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多是男性的随葬品,而纺轮则大多是女性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B.男尊女卑的习俗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产生

    D.社会生产分工较明确

  • 18、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 19、公元422—423年,北魏向南朝宋发起战争,夺取了刘宋以金墉、虎牢、滑台、砺磝等河南四镇为核心的黄河下游以南地带,取得了战争胜利,即魏宋河南之战。这一战争客观上(     

    A.推动了民族交融

    B.奠定了对峙格局

    C.缓解了民族矛盾

    D.促进了江南开发

  • 2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A.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 21、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 22、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 23、《新唐书·宗室传赞》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作用加以区别:“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据此可知,郡县制(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华夏认同的加强

    D.导致了政令的渐趋弱化

  • 24、图为陕西临潼郑庄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铁犁铧,整体呈弧形桶状,头部为三角形,较尖锐。这可以佐证秦国(       

    铁犁铧

    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B.冶铁技术已经普及

    C.率先完成社会转型

    D.商鞅变法措施彻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___________,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 26、宋朝时期,手工业出现巨大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行业

    成就

    作用·

    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1)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烧出了(2)和釉里红

    宋元瓷器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

    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

    北宋东京居民普遍使用(3)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发展迅速(4)发明活字印刷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 27、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 28、中共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

  • 29、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是主要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作战能力低下,武器主要是______

    (5)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各地______此起彼伏。

  • 30、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年9月21日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________》是新中国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作用

  • 31、世界: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______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______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1)英国:在______、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______

    (2)法国:从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3)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______地区。

    (4)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的活动中。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

  • 32、兴起

    (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

    (2)主要阵地: ______和《新青年》杂志。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_____、鲁迅、钱玄同。

  • 33、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____,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 34、宋代在商业上的一大发展,是在货币上发明了纸币,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________。宋代中国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南方文风胜过北方,根本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两汉时期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 36、三国干涉还辽是什么事件?

  • 37、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

     

  • 38、根据设问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鸦片战争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支持鸦片烟贩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并促成了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而战后,中国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1)请列举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写出两国政治制度建立的重大事件。

    (3)从中比较一下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

  • 39、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