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处口岸,只许广州一处和外商贸易。之后,清政府又陆续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居住场所、行动范围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旨在( )
A.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保护本国商业发展
D.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2、洪秀全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他向教徒灌输的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今天父代言人(杨秀清)被人家袭杀时并没有显示出这些权能,人们自然不会和先前一样,虔诚地去信所谓的皇上帝了。材料表达的主旨是太平天国( )
A.需要重塑孺家思想体系
B.信仰己经出现严重危机
C.将传统文化与西学结合
D.内部争权夺利分崩离析
3、中国古代在某个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常被尊称为“圣”。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
①“医圣”张仲景 ②“画圣”吴道子 ③“书圣”王羲之 ④“诗圣”杜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问题提出要“百家争鸣”,次年《历史研究》杂志成立,并以此为办刊方针;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百家争鸣”逐渐成为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由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提出( )
A.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B.折射出国家对文化创作干预过多
C.推动了新中国文艺事业不断发展
D.表明中国文教事业取得重大胜利
5、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代长城防线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6、1938年春天,为了阻止日军在徐州会合的战略目标,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的某座古城投入近30万兵力与日军苦战。虽然我军损失惨重,但是这场战役寸土未失,重创日军主力,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空前大胜,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士气。由此可以推知,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7、魏源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这表明魏源( )
A.对于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近代西方民主有所认识
C.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D.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8、唐朝学者韩愈注重儒家基本理论的建设,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从《礼记》中发掘出相关道德的修养方法。这表明儒学( )
A.主张格物致知
B.具有一定包容性
C.影响佛教思想
D.丧失了正统地位
9、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景德镇“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余”。这些从事瓷业的佣工很多来自外地,在景德镇没有田地,时称景德镇“皆聚四方无籍之徒”。由此可知,明朝万历年间的景德镇地区( )
A.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剧
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C.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0、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11、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
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
12、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兵力为430万,其中正规军约200万,至1949年初,国民党的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只有146万人,以下军事行动中,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的进行
13、中国近代部分铁路轨距不一:胶济铁路轨距为1435毫米;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使用4英尺8英寸轨距;滇越铁路采用的是1米窄轨。造成该差异的根源是( )
A.工业革命进程不同
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特点
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近代铁路修筑技术的区别
14、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位皇帝逝去后,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这一制度体现了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但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这一变化说明( )
A.王安石变法不利于南宋的发展
B.王安石的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C.时代因素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越科学
15、两汉时期,经济最发达的是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其次是巴蜀和淮北,再次是淮南、汉水流域和长江下游以南的丹阳、吴会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以许洛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得以恢复,吴国所处的长江流域得到有效开发,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区域经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B.经济发展深受政局影响
C.政权分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交流
D.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6、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已经学会用火。研究元谋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
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
1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18、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湖广、福建等地区运往广州,赖此为生的苦力、商贩、货船、旅店达上百万之众。五口通商之后,外贸商品可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广州渐形衰落,失业人口剧增。由此可知( )
A.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风险增加
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
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
19、许倬云在《从五四运动论自由与民主》中指出:至于引入赛先生,这一诉求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大势。可是在中国,科学主义弥漫于人心,“科学”两字被当作信仰。很多人以为科学呈现的知识即是绝对的真理,竟不知科学是不断在假设与求证,不断地验证与开拓,是永无休止的求知过程。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开启中国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
B.对待西方文化持盲目接受态度
C.对中、西方文化缺少批判精神
D.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解放
20、傅斯年曾说:“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雳吓得清醒了,以后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时代”。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国民意识的大觉醒
C.唤醒了青年对于自由的追求
D.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1、1954年,毛泽东提出:对于英、法这类国家,要改善关系,争取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对于一切希望和平而对中国还有某些疑虑的国家,也要主动地去做工作对美国要使他孤立,使他分化,对美国这样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文章可做,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
A.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意识形态色彩
B.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和封锁
D.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2、下列叙述中,体现科举制的是( )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
2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B.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24、汉初,“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是为了(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贯彻政府的民本思想
C.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D.解决地方豪强的问题
25、海外贸易:_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________、明州等
26、1993年4月汪辜会谈标志着________
27、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________,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28、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________,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1978年5月关于________________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②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会议召开奠定了指导思想。
(2)内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思想 路线 | 彻底否定“________”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
政治 路线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上来 |
|
经济 路线 | 实行________的战略决策 |
|
组织 路线 | 恢复党的________的优良传统 |
(3)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_______。
30、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分别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1)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__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_______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31、宋朝地方设立_______负责监督知州,并设立______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2、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33、然而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_______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34、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解
(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________、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3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36、近代以来,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
(1)指出牛顿的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其发现有何意义?
(3)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其成就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
37、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总方针是什么?面对美苏两大阵营斗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哪一外交政策?
(2)5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外交新原则是什么?对处理国际关系有何积极影响?
(3)70年代,我国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8、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请评述两场战争的伟大意义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2年工业各部门使用的蒸汽机数 | |||
专业 | 机器数 | ||
纺织厂 | 1179 | ||
铸铁与机器创造厂 | 539 | ||
制糖 | 515 | ||
燃料相关厂矿 | 645 | ||
鼓风炉和铁厂 | 338 | ||
面粉厂 | 152 | ||
金属和铁板辗轧厂 | 61 | ||
法国蒸汽机的数量 | |||
年代 | 机器数 | ||
1830 | 625 | ||
1839 | 2450 | ||
1845 | 4114 | ||
1848 | 5200 | ||
1852 | 6080 | ||
1862 | 17000 | ||
1875 | 32000 | ||
——数据整理自《通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确实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一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到1914年,法国并未像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52年以后法国蒸汽机的使用概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法国到20世纪初没有彻底实现工业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