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三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这反映出宋朝(     

    A.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

    C.经济发展的水平有限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

  •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这样做主要是(     

    A.重振礼乐教化

    B.推动百家争鸣

    C.发展小农经济

    D.出于争霸需要

  • 3、太平军所到之处,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及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

  • 4、继井冈山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闽浙赣、湘赣、湘鄂赣、湘鄂边、左右江、海陆丰等地方上的“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材料可用来说明中国革命(     

    A.理论体系走向完善

    B.照搬俄国革命经验

    C.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道路探索卓有成效

  • 5、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后,盛宣怀等人向各国上海领事建议: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随后刘坤一、张之洞还积极联络各省督抚,将上述建议落实到整个东南地区。上述事件反映出(     

    A.湘淮官僚集团的崛起

    B.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C.清廷中央权威的式微

    D.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 6、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A.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7、某事件明确推翻了“天圆地方”的推测,也预示着任何陆地只要不封冻,便可驾船前往。该事件(     

    A.最先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B.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新商路

    C.得到了英国王室的经费支持

    D.开启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 8、1927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要求“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据此可知,上述思想和原则(     

    A.有利于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加强了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建设

    D.为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9、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实施这一决策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B.东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C.社会主义经济正在稳步发展

    D.日趋紧张的国际和周边形势

  • 10、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

    占岁入比重

    位次

    数目(库平两)

    占岁入比重

    位次

    地丁税

    32813340

    76.4%

    23666911

    26.39%

    盐税

    4985871

    11.62%

    7172430

    8%

    常关税

    4704814

    10.98%

    2588413

    2.58%

    海关税

     

     

     

    18206777

    20.30%

    厘金

     

     

     

    16316821

    18.20%

    岁入总数

    42504205

    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

    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

    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 11、史书记载国力雄厚,财政充裕却亡国的政权是(     

    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 12、明朝内阁权力超越六部始于仁宣时期,景泰年间,王文入内阁,“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到正德年间,阁权已全面超越部权。这说明明朝内阁(       

    A.权势益重,地位不断提升

    B.通过票拟,有效监督制约皇权

    C.统帅六部,成为法定机构

    D.辅佐皇帝,可以参与最高决策

  • 13、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国之所以不昌也,在于民智未开。”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开启民智的运动。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国民大革命

  • 14、在非洲,古代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当时阿克苏姆王国是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最强大的国家,其版图一度包括今天埃塞俄比亚北部、苏丹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据此判断,阿克苏姆文明(     

    A.深受伊斯兰文明的影响

    B.与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同源

    C.继承和发展了埃及文明

    D.应该具有混合型文明的特征

  • 15、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近代思想开放的第一次高潮。这次思想开放高潮虽然规模不大,但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和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时代变动在文化领域里的脉搏。这一次思想开放运动(     

    A.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

    C.为维新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D.推动了中国政治层面的变革

  • 16、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每年输出金额仅在150万英镑左右。英国下院一份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     

    A.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攫取对华合法走私鸦片权

    C.迫使清朝接受协定关税

    D.使清朝主动开放五口通商

  • 17、郑州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 18、某部法律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该法律(     

    A.推动国统区土地改革

    B.颁布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D.助推五次“反围剿”胜利

  • 19、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该精神的形成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

    B.红军长征

    C.八七会议

    D.南昌起义

  • 20、行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是元地方行政、军事、监察的三大机关。《行台体察条例》规定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元朝的这一制度设计(     

    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

    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 21、宋代大批普通平民家庭进入政坛,人们的择偶观,也以当时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注所谓的名门望族,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社会新现象。这表明宋代(     

    A.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打破

    B.社会群体流动性减弱

    C.社会风气相对包容开放

    D.封建等级观念被打破

  • 22、一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研究某一主题时去图书馆翻阅如图中的经典著作,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思想解放的潮流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反帝反封建运动

  • 23、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产生的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与灾难性战争中受到刺激的两种情绪碰撞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排外复仇情绪比较强烈

    B.掩盖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

    C.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商品流通受阻

    D.中国朝贡外交体制引起列强入侵

  • 24、如表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统计。造成该口岸茶叶出口数据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战乱局面的影响

    B.对外贸易的扩大

    C.中法战争的爆发

    D.民用企业的创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秦唐帝国中央集权制度

    (1)完成下列空格

    (2)从秦到唐的中央集权示意图之,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君权和相权始终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对主要面矛盾,其他朝代还有哪些削弱相权之措施?

  • 26、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得以幸免外,全部被废止

  • 27、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    ②设河西四郡  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  ⑤建立榷场  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

    事件

    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 28、成就的表现

    工业

    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体系

    科技国防

    成功爆炸了_____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________

    农业

    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文、教、卫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各方面骨干力量大批成长

    典范人物

    “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科学家李四光、_____邓稼先、华罗庚等

    外交

    20世纪70年代外交打开了新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________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 29、元朝中央管理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及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

     

  • 30、外交成就 :①支持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②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③国际金融: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共建“_____________

  • 31、条约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________。《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3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_救援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 33、当你在浏览在法国卢浮宫时,讲解员会向你介绍下面的实物。这是公元前十八世纪用________文字写成法典柱。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发现的。

     

  • 34、文学艺术

    项目

    时间

    成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_____东晋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____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_____诗圣是_____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_世称书圣。

    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__》《_______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称为________

    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

    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简述罗马法对近代的影响。

     

  • 37、其他方面文化交流的表现是什么?

  • 38、武昌起义爆发的经过是怎样的?

  • 39、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有何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调整?你如何认识这种调整?

    (3)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综合上述回答,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适应工业4.0时代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