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统一是其时代基本特征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
D.大一统观念仍深入人心
2、下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属于明朝的是( )
①设土司 ②册封俺答汗 ③建羁縻都司 ④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北宋初期,地方上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和帅司,由此开启了地方府、州、军、监行政组织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时代。宋初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B.国家分裂动荡的历史教训
C.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D.应对民族政权并立的局势
4、汉初陆贾《新语·道基》:“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座,杖义而僵,虚无寂寞,通动无量。”这一思想( )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成了西汉国力的鼎盛
C.消除了法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D.适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
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 史料 | 历史解释 |
A |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 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
B |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
C |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D |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 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
A.A
B.B
C.C
D.D
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
A.礼乐制度彻底消亡
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7、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
A.社会大变革
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
D.统治阶级的提倡
8、1989年在江西新干县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墓葬,其中出土青铜器480余件,包括礼器、兵器和生活用具等,其数量之多、铸工之精为江南地区所罕见。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商代的大祭祀坑,也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这体现了( )
A.青铜器普遍应用于生活中
B.江南是商代的经济中心
C.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D.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9、周恩来总理经常讲,搞外交“远亲不如近邻”,考虑国际关系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把左邻右舍的关系搞好,也就是要亲善四邻、安定友邦。下列外交活动或政策符合上述言论的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乒乓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宋金订立和议之后,金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由北向南转移,越来越多的女真人定居于中原地区。金世宗时,有大臣指出:“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今内蒙古东部地区)。……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今北京地区)。”这表明金朝( )
A.土地经营方式改变
B.保留女真民族特色
C.实行因俗而治政策
D.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11、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12、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数值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祖冲之
B.王蕃
C.郦道元
D.曹操
13、唐玄宗命翰林院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协助皇帝起草制敕,并逐渐让翰林院学士成为内相。据此可知,翰林院学士参与政务( )
A.造成了宰相人数的剧增
B.否定了中书门下的存在
C.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
D.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4、1936年8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文中指示:“目前阶段(对蒋)实行他不来攻,我不去打;他若来攻,则一面坚决作战,一面申请议和。”毛泽东作出这一指示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悬殊
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5、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
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
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
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
16、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7、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8、清代凡特旨经铨叙派任外官(道、府以上)者,如大学士、九卿、六部、督抚、将军、都镇、学差、主考,以及驻外使臣,皆由军机处开单请旨。这说明( )
A.军机处限制了君权
B.军机处起助理国政的作用
C.军机处负责草拟各类决策
D.军机处掌握各级官僚任免权
19、战国时期,士人可军功入仕;可游说自荐,如苏秦、张仪纵横游说,兼任数国卿相;可经由荐举,如齐国政治家曾“一日而见(引荐) 七人与宣王”,这反映出( )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学术氛围自由宽松
C.士阶层决定现实政治
D.选官顺应时代需要
20、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是( )
A.《梁祝》
B.《黄河大合唱》
C.《长征组歌》
D.《红旗颂》
21、“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此言出自《〈几何原本〉杂议》,作者应为( )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弘祖
22、战国末期法治盛行,荀子面对法律的客观存在及实际价值,予法以独特位置,由此他提出( )
A.天人合一
B.严刑峻法
C.兼爱非攻
D.隆礼重法
23、“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4、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折线图。产生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25、隋炀帝时,开设 ______,科举制形成。
26、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土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7、由于没有________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_______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________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8、宪法: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____________
29、世界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________ ;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________ 。
30、意义
(1)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31、手工业: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1)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__进行较大规模的_______。
(2)这类情况在_______继续有所发展。
32、措施:
①奏折制度:康雍乾时期形成了__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②军机处:_________ 时,设立军机处。
③思想控制:清朝统治着加强思想控制,频繁制造__________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33、秦朝地方推行________制。
34、海外贸易:_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________、明州等
35、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P41)
36、一·二八事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37、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出现的原因和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
38、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9、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评价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