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内阁权力超越六部始于仁宣时期,景泰年间,王文入内阁,“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到正德年间,阁权已全面超越部权。这说明明朝内阁( )
A.权势益重,地位不断提升
B.通过票拟,有效监督制约皇权
C.统帅六部,成为法定机构
D.辅佐皇帝,可以参与最高决策
2、574年,北周武帝下令“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从而将三百万僧人收为编户。这客观上反映了佛教( )
A.严重威胁儒家正统地位
B.不能满足朝廷精神统治需求
C.遭到了唯物主张的否定
D.严重影响了官府的赋役征收
3、汉武帝元封元年,桑弘羊奏请在全国各地推行“均输”和“平准”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商业以惠农
B.加强君主权威
C.平抑物价以利民
D.增加财政收入
4、下图所示是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七个省区的历年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变化情况。其中两次投资高潮出现的主要因素为( )
A.国家均衡发展的战略
B.边疆地区开发的需要
C.备战备荒的政治考量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5、十六国前期,北方除了流传的秦汉魏晋传国玺及六玺外,还先后出现了汉国刘渊玺、前凉张蹇玺、前燕慕容灰玺、前赵刘曜玺等六种伪造玉玺,玺名多以该玺出现时的关键人物命名。他们伪造玉玺的主要用意是( )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为北方统一南方奠定基础
D.践行友好交流的民族政第
6、“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7、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开始衰落
B.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
8、习近平总书记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印证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有(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保路运动
D.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
9、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光芒四射”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①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科举制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④曲辕犁促进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的体裁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11、下图所示的作品( )
1958年出版的俞微波画作《拖拉机》
A.揭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新方向
B.证实了农村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C.展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新气象
D.表达出民众对农业机械化的向往
12、春秋时吴国贵族虽自称是太伯之后,但在西周之后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则并非偶然。吴国毗临楚国,通过强调与华夏的血缘关系,吴国获得了华夏(如晋国)的支持,增强了吴国与楚国等同抗衡的实力。由此可见( )
A.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B.血缘联系保证华夏认同
C.接受华夏文化推动融合
D.楚国排斥在华夏族以外
13、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咸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装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由此可见,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装着泥沙的炮弹
B.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C.明治维新促使日本实力大增
D.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14、1937年毛泽东在部署某次战役时,致电八路军总部及各师:“敌之战略计划是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我军在战略上“展开于敌之侧翼,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大捷
D.平津战役
15、七七事变后,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了《保卫卢沟桥》等话剧,曲作家创造了《全民抗战》《干一场》《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音乐,电影界拍摄了《华北的黎明》《北战场精忠录》等影片。这些创作( )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激发了民众抗战精神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独裁的力量
D.促进了国民革命发展
16、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前,曾向两广总督郭世勋递交了一封正式信函,这封信在语气、词汇和行文方式等方面均是以双方关系平等为前提进行表述的。然而在郭世勋上呈朝廷时,却将信译成了下对上的禀帖,尽显英国态度之卑微和“慕顺之心”。郭世勋此举( )
A.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
B.旨在引起对外交的重视
C.展现出晚清统治阶层的腐朽愚昧
D.客观上推动了贸易转型
17、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
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18、1949年,新中国海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式宣告成立,彻底摆脱了外籍税务司控制,结束了长达90年“海关不独立、关税不自主”的屈辱历史,1950年货物通关总量达到11.3亿美元。这表明( )
A.表明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改订新约运动实现关税完全自主
C.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D.限制了国内产品与国际的竞争
19、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为孙中山吸取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则需要防微杜渐而提出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0、图1、图2所示分别是东晋和唐朝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注重对意境的描绘
B.都体现了时代特色
C.都重视人物形色表达
D.绘画技法缺少传承
21、1979年,邓小平说∶"我们始终考虑到台湾的特殊地位,不改变那里的社会制度,不影响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广泛的自治权,拥有自卫武装力量。当然不能有两个中国,也不能有一个半中国。"材料表明邓小平
A.允许台湾保持独立
B.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C.维持两岸关系现状
D.萌发"一国两制"思想
22、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 )
A.因地制宜
B.方正规矩
C.王权至上
D.中轴对称
23、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变化(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取消了三省分工
D.实现了分权制衡
24、下图为1912年和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出现该态势的原因是( )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颁布奖励实业办法。
②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抢劫、焚毁________后,进入________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
26、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朝代 | 中央权力分配 | 地方治理 |
秦 | 三公:_______、_______、太尉九卿 | 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
西汉 | 为削弱相权,汉武帝时设置内外朝,加强君主权力。 | 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______、设置刺史等措施。 |
唐 | 三省六部制 三省职能:中书省负责______; 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 _______负责执行诏令。 |
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
宋 | 设________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设________ (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设________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 强干弱枝:收兵权、财权、地方行政大权。 |
27、________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28、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30、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土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31、抗击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在抗倭斗争中,___________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32、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___________,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英国的___________开始逐渐形成。
33、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________制宣告废除,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________制逐步形成。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________。但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后雍正时期设________,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34、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________、________混战,导致________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35、什么叫“光武中兴”?具体措施有哪些?
36、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1)“一五”计划的制订的时间、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7、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哪些节制,行省设置有什么意义?
38、分别说出大泽乡起义时间、原因、概况和结果是什么?
39、泱泱天朝大国:
清帝国疆域之广阔为世所共知。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问题
(1)在巩固帝国疆域方面,秦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
(2)元朝在管理辽阔的疆域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3)康乾时期,清朝是怎样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