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是1950年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示(     

    A.迎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反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

    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2、1906年,孙中山解读三民主义时:欧美各国“文明进步”却引起“社会革命”,“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据此可知,孙中山的目的是(       

    A.明确提出了反帝救国民族主义

    B.倡导实行国民共享的民生主义

    C.实现资产阶级掌权的民权主义

    D.主张摒弃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 3、孔子认为,统治者若能以“德”来治理国家,就能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枢而众星环绕,百姓就会按照统治者的示范行为去行动,如此国家就能得到治理。这体现出孔子

    A.奉行百姓至上的执政理念

    B.倡导个人自律

    C.维护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

    D.主张道德教化

  • 4、下面诗歌反映出的长征精神是(     

    A.坚持不懈,革命首创

    B.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C.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D.艰苦奋斗,谦虚谨慎

  • 5、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张耀翔在《论吾国父母之专横》中直言,“世之闻吾言而摇首切齿,骂我为忤逆不道,加我以冒天下大不韪之名者,则必仍属太古时代家天下之遗民,未足以语共和国民之精神者也”。该学者意在(       

    A.关注对民众革命宣传

    B.批判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C.积极宣传进化论思想

    D.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 6、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借助这些条约,列强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

    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

    A.打开了中国市场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瓜分狂潮

    D.获得了在华驻扎军队权

  • 7、三线建设一般循着“迁建”、“包建”、“新建”三种方式,着眼点“是增强国防工业支持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能力”,沿袭和发展了建立根据地、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内地建成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这表明三线建设(     

    A.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旨在应对严峻的外部威胁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D.提升了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 8、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由中央掌握,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膨胀到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9、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 10、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丧失了宗周镐京地区大片领土,王室所拥有的领土不及一些诸侯国。这反映了当时(     

    A.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B.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走向瓦解

    C.礼崩乐坏的现象已十分普遍

    D.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 11、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这首歌曲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所涉及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祖冲之

    D.柳公权

  • 12、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

    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 13、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14、1907年,学部上清廷的奏折说:“倘使女教不立,妇德不修,则是有妻而不能相夫,有母而不能训子……此先圣先王化民成俗所由,必以学为先务也。”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汤化龙说:“余对于女子教育之方针,则务在使其将来足为贤妻良母,可以维持家庭而已。”这主要反映了(     

    A.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历届政府重视家庭教育

    C.近代教育转型之路艰难

    D.西方思想冲击传统观念

  • 15、《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这一官制(     

    A.构成了贵族政治的内涵

    B.极大地削弱了相权

    C.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D.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 1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文中所说的“进步”是指(     

    A.洋务事业由军事发展到教育、交通和民用工业

    B.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C.近代化的路径由实现国家富强到争取民族独立

    D.社会变革方式由中体西用到维新改良再到革命

  • 1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与北方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到袁世凯当政时,他凭借个人实力强化了对北方控制,但是对南方各省却缺少实际掌控。为重新强化中央权威,袁世凯决定恢复帝制。据此可知(     

    A.恢复帝制是当时的时代需要

    B.革命党人造成南北分裂局面

    C.政治近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D.民主共和思想还未深入人心

  • 18、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签订后,英方代表感叹道:“所拟的尺度……对于进口商,竞比商人们本身所敢于提出的,还要更加有利一些。”该言论从侧面反映出(     

    A.清廷主权意识的淡薄

    B.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

    C.朝贡贸易传统的延续

    D.中国主动适应世界市场

  • 19、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刊印《新学伪经考》,他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他的弟子梁启超虽然承认他从学术角度看所做的某些论证、考据不少地方有主观武断的毛病,但仍协助康有为撰写此书。这反映了当时(     

    A.康梁二人全然不顾学术的标准

    B.儒家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C.维新派需要借助传统文化支持

    D.维新派内部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 20、宋之前,御史台官主要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纠正皇帝决策失误。宋仁宗将原门下省改为谏院,谏院成为与御史台共同运作的另一最高监察机构,其职能有所扩大,“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一变化(       

    A.改变了武将擅权局面

    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D.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

  • 21、徽商形象反差很大,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徽商吝啬贪财。在现实中,徽商是明清最重要的商帮之一、生活作风克勤克俭、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此现象能够说明(     

    A.明清闭关锁国,徽商地位没落

    B.小农经济主体,商帮影响力有限

    C.传统思想观念,商人地位不高

    D.政府有意引导,巩固统治的需要

  • 22、宋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材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缩小了统治基础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阻碍了阶层流动

  • 23、宋代,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提倡文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扩大科举规模

    D.削弱武将势力

  • 24、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当时,革命军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土豪,分田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___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___,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

  • 26、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_______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 27、徐弘祖的《_____________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 28、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____人,在我国的____省。

  • 29、________联军占领________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 30、________末年起,________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________,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 31、敌后战场的开辟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_战争,在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

    (2)战法: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的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的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 32、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________学习以求________的主张。

  • 33、_______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 34、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思考)

  • 36、宁汉合流、东北易帜的含义?影响?

  • 3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人观点的认识。

     

  • 39、元曲的发展

    (1)元曲的内容是什么?

    (2)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