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
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2、如表为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时期 | 外国资本(%) | 政府资本(%) | 民族资本(%) |
1894—1911年 | 15.98 | 14.36 | 14.99 |
1911—1920年 | 4.66 | 4.37 | 11.18 |
1927—1936年 | 13.89 | 11.76 | 14.28 |
A.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
B.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
3、如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内容(部分)。该表说明( )
内容 | 呼吁道德规范 | 拥护民主共和 | 实施宪政 | 反对专制独裁 | 呼吁国家统一 | 建立法律秩序 | 实践民权 |
份数(次数) | 30 | 37 | 19 | 26 | 38 | 37 | 9 |
A.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北洋军阀统治被削弱
C.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与专制反复斗争
4、某历史学家认为:(战国时期)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他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新型国家”的“新”主要表现在( )
A.地方实行县制
B.实行“禅让制”
C.诸侯纷争不断
D.各国变法图强
5、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这反映了我国(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民族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C.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D.民族政策得到有效保障
6、下表为不同史藉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
时间 | 举措 | 出处 |
964年 |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 马端临《文献通考》 |
964年 |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 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 类悉辇送京师 ……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A.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
A.新的革命任务
B.新的革命前途
C.新的革命对象
D.新的群众基础
8、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拥有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运动中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④中共在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9、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
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
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10、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这里的“西洋”是指(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
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2、科举制度“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否定,是对文官政治的强化,是传统中国将帝制政权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的重要方式”。这说明,科举制( )
A.消除了门阀政治残余
B.弱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C.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强化了崇文抑武政策
13、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采用东罗马的宫廷仪式与行政制度;效仿东罗马皇帝,发行带自己头像的金属货币,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这些做法( )
A.意在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B.说明奥斯曼帝国缺乏文化自信
C.旨在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D.反映罗马皇帝制度完善有活力
14、秦灭六国后,派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败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居民杂居。这说明当时( )
A.国家动员能力增强
B.皇帝地位独尊
C.边疆经济发展迅速
D.官僚制度完善
15、据统计,1949年私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额较前一年增加了51.6%,1951年,民族资产阶级获纯收益是1950年的3倍。周恩来也说:“新中国建立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比那三个朝代得利还多,多数资产阶级分子觉得在新政权下有利可图”。这表明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得到拥护
B.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
C.新中国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D.改造民族资本主义时机成熟
16、“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电影《地道战》中的这句台词,形象地说明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根据地男女老少齐上阵,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此可知,地道战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 )
A.民主革命纲领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全面抗战路线
D.过渡时期总路线
17、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加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18、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9、有学者说,元代行省制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导致了地方权力渐趋虚化
C.加剧了社会矛盾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主要内容是废除人口买卖契约,保护平民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和自由。这些法令( )
A.彻底破除社会陋习
B.实现社会全面转型
C.加快革命思想传播
D.助推社会风尚革新
21、下图是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唐代《双童图》,图中左边小孩手中所抱的卷毛小狗在当时被称为“拂菻狗”,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中国有拂蒜狗,自此始也”。这一作品印证了( )
A.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平等
B.朝贡贸易体制日益成熟
C.绘画技法深受拂菻影响
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22、王东满诗云: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四十万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华始幸有同衡。诗中这一事件反映了( )
A.七国争雄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23、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24、自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都重新按地域划分居民,实行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的雏形也在战国晚期就见诸于秦国。这说明( )
A.国家统一局面开始形成
B.贵族制退出国家治理体系
C.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转型
D.对地方垂直管理体制确立
25、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_______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26、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________,确立________,推进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________前提和________基础
27、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________、________、开放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大量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________
28、宗法制
(1)目的:________
(2)内容:
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法等级关系
②核心是________制。
③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_______的,既是_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关系。
④________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________。
(3)原则:立嫡________,立子________。
(4)特点: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
(5)作用:
A.有利于________
B.保证了________
C.对后世________
29、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30、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31、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32、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________为先锋、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________、捍卫________、凝聚________而掀起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传播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
(2)它推动了中国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同中国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________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________意义。
33、列举我国在1956年——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时犯的错误:
错误一:工业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农业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____
34、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__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35、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1)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是怎样的?
(2)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什么?
(3)战略决战是指哪些战役?
(4)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怎样的基本方针?
(5)北平和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6)渡江战役的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36、如何评价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7、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请回答:
(1)秦、西汉、明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中国近代政体的变迁,指出主要资产阶级派别在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了哪些重大实践?他们争取民主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请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分析曲折发展的原因。
(3)概述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3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