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金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记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

    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

  • 2、我国古代有一部农学著作,详述了南北农业的特点:“自北至南,习俗不同,曰垦曰耕,作事亦异。”同时专门辟《农器图谱》,收录农具100多种,绘如图幅。该书是(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天工开物》

  •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离骚》

    C.《道德经》

    D.《汉书》

  • 4、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 5、《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①实现统一             ②天子至尊             ③严刑峻法             ④与民休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如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为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综合判断,该印章(     

    A.启用于新中国成立

    B.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C.合法地位得以确立

    D.遵循了宋体官印传统

  • 7、《礼记·坊记第三十》载,“《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恐民之惑也”。《礼记·曲礼下》又载,“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以上说法旨在(     

    A.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

    B.倡导封建集权的政治制度

    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D.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 8、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项目

    内容

    民族迁徙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联合斗争

    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友好往来

    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 9、下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10、在北洋政府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设有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国会。继袁氏之后的北洋集团的主要人物均不得不采取以军事武力作“后援”,以“民意”为招牌来激烈地“竞争”最高的政治权力。这说明该时期(     

    A.北洋政府切实践行民主

    B.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C.社会转型有较大的阻力

    D.军事夺权成为主要方式

  • 11、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但其实这一时期清朝也初显了统治危机,表现在(     

    A.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

    B.倭寇危害严重

    C.白莲教起义屡屡发生

    D.鸦片战争爆发

  • 12、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4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5.5万千米,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这些建设(       

    A.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

    B.体现我国重视人民民主

    C.完全满足人民出行需求

    D.反映我国科技世界领先

  • 14、清朝中期疆域辽阔,政府在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此外,在边疆地区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其中伊犁将军管辖的主要地区是(     

    A.西藏

    B.新疆

    C.东北

    D.台湾

  • 15、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 16、在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设有元大都水系设计者郭守敬的纪念馆。他还编定了(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千金方》

    D.《齐民要术》

  • 17、某同学计划假期走访博物馆或纪念馆,搜集“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相关资料。以下他应参观的是(     

    A.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C.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D.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

  • 18、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商鞅此举有助于(       

    A.促进庄园经济发展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减轻民众徭役负担

    D.强化皇权专制独裁

  • 19、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A.宦官利益

    B.外戚权势

    C.皇帝权威

    D.士族权益

  • 20、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

  • 21、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     

    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22、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在选定上先由六部会同九卿、科道官员推举若干候选人,再由皇帝向上天焚香祭拜后选出最终人选,具体方法是将候选人的名字书写在纸上,然后将纸折起放入金瓶中,再举匙拈之,最先拈出者即被定为阁臣。关于上述选定方式,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保障了阁臣的行政能力

    B.体现皇权至上的原则

    C.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

  • 23、苏轼的《牛口见月》中有赞美汴京夜市的佳句:“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这反映出北宋(     

    A.夜市的普遍设立

    B.社会控制的严密

    C.都城的繁荣兴盛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24、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将祖先或神明称为“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否定了“泰皇”的称谓,而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称“皇帝”。据此可知,皇帝制度(     

    A.具有一定君权神授色彩

    B.凸显了浓厚的宗法观念

    C.强化了对民众思想控制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 26、________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集中在江南

    ①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__,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________了航程

    ②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________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________的粮食

  • 27、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_______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 28、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 29、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朝代

    中央权力分配

    地方治理

    三公:______________、太尉九卿

    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西汉

    为削弱相权,汉武帝时设置内外朝,加强君主权力。

    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______、设置刺史等措施。

    三省六部制

    三省职能:中书省负责______

    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

    _______负责执行诏令。

     

    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________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________ (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________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强干弱枝:收兵权、财权、地方行政大权。

     

     

  • 30、宗法制

    (1)目的:________

    (2)内容:

    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法等级关系

    ②核心是________制。

    ③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_______的,既是_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关系。

    ________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________

    (3)原则:立嫡________,立子________

    (4)特点: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5)作用:

    A.有利于________

    B.保证了________

    C.对后世________

  • 31、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________的进步

    ________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________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________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 32、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缺乏________思想理论的指导。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4)未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 33、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1)以________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2)________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

    (3)________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________

  • 34、________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4)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

    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简述罗马法对近代的影响。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

    ——摘自程汉大《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普法)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史学知识加以说明。(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1年宪法体现“普鲁士的霸权”的原因和表现

     

  • 38、请列举改革开放中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 39、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