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宁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以下能体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孝文帝学习汉文化进行改革

    C.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

    D.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交流

  • 2、19世纪四五十年代,面对民族危机,一些士大夫以满腔热情去研究世界及边疆的史地之学,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下列著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革命军》

  • 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述生物进化论时说:“生物变迁之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之公例而来, 这条公例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普行于一切邦国、人事之中。”梁启超这一观点(     

    A.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国人普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C.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时代需要

    D.试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基础

  • 4、“这个制度是一个利器,削平了士族的残余,保证了官僚群体的不断更新,也保证国家编户齐民的稳定”。该制度(     

    A.不利于选拔官员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 5、下图为某时期中国外交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A.出席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6、有学者评价两税法:“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该学者强调两税法(     

    A.简化了税收名目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征税对象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 7、与下图所示情况有关的条约(     

    A.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B.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导致清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具有殖民色彩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8、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北宋送给对方钱物 ②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③都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④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20世纪30年代,江西地区流传出一首歌谣《红军北上》,内容有:“一束茶花万里香,送别亲人上北方,打败鬼子回家转,那时人民乐洋洋。”这首歌谣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

    B.长征

    C.全民族抗战

    D.人民解放战争

  • 11、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曾经强调“经过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进行了大量的艰巨复杂的经济调整工作,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摆脱了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困境,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税收、财政、信贷、汇率、工资、奖金等各种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这些方针适用于(  )

    A.1961—1965年

    B.1979—1991年

    C.1992—2012年

    D.2012年至今

  • 12、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的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的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更好的政府来。”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请相信我,留在北京吧,永远别来吾邦……但要当心巴黎会使你的月桂枯黄。”这说明伏尔泰(        

    A.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

    B.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

    C.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

    D.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 13、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4、下图表达的鲜明主题是(     

    A.现代性国家的构建

    B.宪政体制的实践

    C.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D.社会共识的崩解

  • 15、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募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A.强化了社会管控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抑制了土地兼并

  • 16、有学者认为,与夏都居洛寻求优良生态环境的生存诉求不同,商代在夏都故地建立都城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统治中心区域的控制。而西周初期都城的营建则体现了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这可用于说明,商周时期(       

    A.官僚政治的确立

    B.国家疆域得到不断扩大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发展

  • 17、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     

    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

    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

    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

  • 18、据《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世纪)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这一记载反映了(     

    A.封邦建国,扩大疆域,推动北方农业区域的扩展。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C.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开通运河,洛阳城闻名于世。

  • 19、斯大林说:“平均主义的根源是个体农民的思想方式,是平分一切财富的心理,是朴素的农民共产主义的心理。”下列包含“朴素的农民共产主义的心理”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三民主义”

  • 20、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西晋灭亡,王室东迁。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可以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封建化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斗争激烈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 21、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 22、在秦完成统一之前,六国之间存在着差异,包括方言和地域特色,这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为消除这种差异,统一以后的秦朝(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三公制

  • 23、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北史·文苑传序》中说:“北朝时期,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他认为当时甘肃河西地区文人学者数及其学术水平,可同中原内地相比肩。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河西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原战乱世族纷纷外迁

    C.陆上丝绸之路影响扩大

    D.甘肃成为学术文化中心

  • 24、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通过《________》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 26、五代十国:____________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_______五个王朝,史称________。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________清除五代的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 27、背景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维新思想兴起①康有为:撰写《________》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________》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 28、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29、元朝中央管理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及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

     

  • 30、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

  • 31、边疆危机

    (1)1864年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占领________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占领________。左宗棠奉命平乱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____,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当地居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率众取得________。1885年中法签订《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________,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 32、新中国面临完成新解放区的________,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应对美国发动的________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 33、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松弛,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以之为___________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

  • 34、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现在上海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确定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请回答:

    (1)革命前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怎样?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建立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 36、武周政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

  • 37、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 3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列举中国古代对西域(新疆)的管理机构和朝代。

  • 39、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4)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