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绍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成祖时,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明仁宗以后,这一职责转变为制度化的“票拟”,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内阁已开始给人以“俨然汉、唐宰辅”的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内阁对皇权形成制约

    B.内阁掌握了行政决策权

    C.内阁的地位显著提高

    D.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

  • 2、北宋王安石变法规定农民每十户为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每户二丁以上,一人任保丁,置备弓箭,进行训练。施行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B.“去冗官之患”

    C.“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

    D.“广蓄积,平物价”

  •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在北京卢沟桥畔,这一选址,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D.国共合作的局面最终形成

  • 4、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

    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

    D.统治阶级的提倡

  •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6、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发出了堪为当时最强音的改革呼声:“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材料表明(  )

    A.清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西方的侵略引起士人警觉

    C.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学习西方的思想开始出现

  • 7、虽然西周后期有不少册封典礼,但是封赏的财物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以示荣宠而已,不再有周初封邦建国时赏赐大量山川土田和人口那样的宏大气魄。这一现象表明西周后期(       

    A.血缘政治已经崩溃

    B.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C.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D.集权体制遭到削弱

  • 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

    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

  • 9、《元史·地理志》: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南北面官制

    C.行省制

    D.猛安谋克制

  • 10、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然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过分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他们追求阴盛阳衰的病态美,“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一副娘娘腔。到梁朝时,贵族子弟更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这一反常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

    B.社会现实黑暗动荡

    C.佛教心外无物的影响

    D.对隐逸避世的追求

  • 11、有学者在论及新文化运动家庭革命时认为,“家庭革命是破坏与建设兼具的,不过前者显著,后者隐晦而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家庭革命(     

    A.瓦解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举起了宣传科学的旗帜

    D.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 12、面对日本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政府毫无守疆意识

    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

    D.朝廷海防意识不足

  • 13、把握核心词语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与“藏传佛教高僧”“拼音符号”“译写一切文字”等核心词语相关联的古代文字是(     

    A.西夏文字

    B.契丹小字

    C.八思巴文字

    D.女真文字

  •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使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地位

    B.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

    D.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 15、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

  • 16、蒋廷黻说:“道光年间(1821—1850)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当放弃”指的是(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B.允许通商口岸设厂

    C.接受协定关税

    D.开放五口通商

  • 17、据学者统计,五代年间士族出身的官员在整个文职官员中所占比例,后梁为53.1%,后唐为34.8%,后晋为33.3%,后汉为22.5%,后周为20.9%。北宋仁宗一朝13榜13名状元中,有12人出身于平民之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科举制成为选官唯一途径

    B.门第仍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C.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D.政局动荡影响了人才选拔

  • 18、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A.阻碍行省制的推行

    B.消除了民族间冲突

    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

    D.保障了晋长治久安

  • 19、经此一战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奠定了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大国地位。此战是指(     

    A.淮海战役

    B.抗美援朝

    C.援越抗美

    D.渡江战役

  • 20、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 21、1864年,两江、直隶、陕甘、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及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巡抚等都出自湘淮系。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

    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D.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 22、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马”、“射”,“巫”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成熟

    D.国家机构趋于完善

  • 23、下表为中外学者对宋代历史研究的部分著作,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国家

    作者

    书名

    德国

    迪特·库恩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日本

    小岛毅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中国

    游彪

    《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A.宋代繁荣与社会变革

    B.新式选官制度的完善

    C.儒学和佛教逐渐合流

    D.重文抑武与儒学发展

  • 24、下列地方位于辽朝统治区域的是(     

    A.临安

    B.流求

    C.燕京

    D.澶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 ______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不少省份相继宣告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 26、________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集中在江南

    ①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__,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________了航程

    ②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________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________的粮食

  • 27、条件

    (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政治: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外部因素: _____ 的帮助。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建党事宜。

    (4)组织基础: _____ 的建立。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

  • 28、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________

  • 29、明朝后期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_____和宋应星《_________分布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 30、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 31、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 32、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_______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 33、城市:唐都__________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

  • 34、国共合作

    ①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____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______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和结局?(67)

  • 36、北宋财政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37、导致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38、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39、民主法制是近代中国人民的追求,也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主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民主和法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民主制度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概括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法制成果。

    (3)历经“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方针?此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法制建设取得怎样成就?有何意义?

    (4)进入新时期以后,1984年为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是什么?为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