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澎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

  • 2、明朝时期,松江府属各县及苏州府属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县,都成了著名的产棉区,农家多种木棉,专业纺织,棉作的收入成为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的地方志中说:“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表明(     

    A.商税收入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

    C.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D.农业发展助推市镇经济繁荣

  •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体现出(     

    A.传统文化蕴含现代价值

    B.中华文化呈现多元特色

    C.双百方针激发文化活力

    D.儒家思想影响文化认同

  • 4、明朝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拥有“票拟”权,被比喻为宰相,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清朝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中央行政中枢的变化说明(       

    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

    B.中央集权持续加强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决策效率日益降低

  • 5、相传,诸葛亮曾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如今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了纪念诸葛亮,当地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类似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还有很多。上述传说可用于印证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B.西南地区农业耕作技术改进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D.茶税成为蜀国主要收入来源

  • 6、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体现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 7、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巨大的军费开支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B.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对外开放,开辟丝路

  • 8、东汉时,豪门大族不但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往往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这说明东汉时期(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科举制度开始确立

    C.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9、明中叶以降,政府的财政收支,大都改用银两折纳与计算;原来以米、钞支给的官俸,逐步改用银两,本色俸米一石以银二钱五分支给;赋税也作了相应性变化,把相当大部分折成银两收缴,出现了金花银,以后又把徭役折成银两。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海禁开放使白银大量流入

    C.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D.赋税制度改革的有效推动

  • 10、1954年6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莫洛托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所做的关于日内瓦会议的总结中指出:“……旧内瓦会议明显地证明了这样一种状况;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许多国际问题,尤其是事关亚洲局势的问题,根本无法审理”。这体现了(     

    A.新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B.新中国的“一边倒”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D.新中国“求同存异”方针促进各国合作

  • 11、下表所示为拓跋推寅至拓跋珪时鲜卑民族大事记(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鲜卑民族的发展(     

    时期

    大事

    拓跋推寅

    从大兴安岭、嫩江地区南迁到大泽

    拓跋诘汾

    在匈奴故地游牧

    拓跋力微

    迁居定襄之盛乐(位于今山西)

    拓跋珪

    建立北魏,挥师南进,消灭了夏、北燕、北凉儿个政权

    A.推动了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

    B.极大缓和了胡汉民族的矛盾

    C.导致了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

    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不断拓展

  • 1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祖国统一大业向前推进,其主要表现有(     

    ①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从1950年起,每逢国庆纪念日,国家均要举行大规模庆典活动,以“1949”为起点来追忆国家历史、展示建设成就、诠释未来目标,并统一悬挂国旗、统一纪念口号等。这一举措(       

    A.宣告了新中国成立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实现了政权的巩固

    D.利于民众认同新中国

  • 14、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明显属于后者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汉武帝中外朝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明朝的内阁制度

  • 15、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货运动,要求各地举办国货运动周、召开国货运动大会,并规定了“提倡国货十要义”。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货运动风行一时。上海作为经济大埠,提倡国货运动轰轰烈烈,民众踊跃参加,社会各界人士和大众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商业发展的环境较为宽松

    B.民众爱国觉悟得到了提高

    C.社会秩序逐渐得到了恢复

    D.政府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

  • 16、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 17、中共一大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家私有制”。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工人运动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步

  • 18、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19、下图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构图,图中三处空格处从左到右依次应填(       

    A.皇帝制度地方官制中央官制

    B.地方官制中央官制皇帝制度

    C.中央官制皇帝制度地方官制

    D.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 20、“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是……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A.宰相制度

    B.奏折制度

    C.司礼监

    D.理藩院

  • 21、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大道(御街)两边准许商人买卖交易;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镇人口规模扩大

    B.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政府商业政策放松

    D.城市布局打破时空界限

  • 2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 2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评价秦代的一项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分封制的推行

    B.郡县制的形成

    C.秦朝面临危机

    D.科举制的兴起

  • 24、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发动南昌起义            ②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④中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____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为实现由________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

  • 26、土地改革:1947年夏,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___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 27、商业

    (1)自明朝中期起,_______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_______通过_______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_______的集聚。

    (2)一些地方的人以_______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和山西的_______

    (3)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_______功能为主的_______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 28、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 29、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________,打败________,进占并迁都于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________的统治。

  • 30、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

  • 31、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 32、今天西方的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把希腊民主政治推向完善的三位政治家是_______________

     

  • 33、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 34、________

    (1)三国干涉还辽

    (2)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民国初年出现了哪些社会新气象?

  • 36、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这种研究又直接关系到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使人向善问题上,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明朝的王阳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为宣扬人文主义,近代意大利掀起了什么运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哪些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4)中西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启迪意义?

  • 37、辽宋夏金元时期城市兴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38、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奠定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试从行使权利的原则和行使权利的主体两个方面比较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与西方议会的不同。

  • 39、新石器时代

    (1)什么叫新石器时代?

    (2)新时期时代的生活概况怎样?

    (3)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