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焦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新唐书》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外戚专权

    B.朋党之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 2、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 3、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儒、释、道三教并行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D.佛学诗词的兴盛

  • 4、“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据此观点,“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1931年,东北

    B.1932年,上海

    C.1935年,华北

    D.1937年,北平

  • 5、《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A.崇尚战争的技艺和勇敢精神

    B.严格遵循“仁”和“礼”的原则

    C.贵族活动礼仪化色彩依然浓厚

    D.军事演习已经有明确的规范

  • 6、近代,外国资本基本控制了中国大型煤矿。1942年是中国境内煤炭产量最高的年份(1894-1949年),外资煤矿产量高达5961万吨,占全国产量6568万吨的90%。这一煤炭产量(       

    A.验证了实业救国思想发展

    B.表明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C.能够证明日本的疯狂掠夺

    D.反映日本与美英矛盾尖锐

  • 7、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组织形来划分时代。在东亚大陆最先出现的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其中属于王国时代的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

    B.北京人遗址

    C.龙山文化

    D.二里头文化

  • 8、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其诗作《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此可推知,该时期(     

    A.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间的矛盾激化

    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

    C.分裂割据客观上推动统一

    D.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9、《史记·周本纪》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分封制

  • 10、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这一理论(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有利于推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 11、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 12、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A.

    B.

    C.

    D.

  •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据宋濂《元史》记载“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这一现象反映了元朝(     

    A.中央集权的日渐衰微

    B.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C.驿路交通网较为发达

    D.行政区划有重大的创新

  • 15、战国时期,通过游说自荐而成为高官者不胜枚举,比如:商鞅游说秦孝公,行变法而主秦政;邹忌以鼓琴说齐威王以治国之道,“三月而受相印”;虞卿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苏秦、张仪纵横游说,兼任数国卿相。这一现象(     

    A.冲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促进了私学兴起

    D.标志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 16、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 17、下图漫画为“依样画葫芦”,仔细读图,下列官职中,其职能符合该漫画特征的是

    A.中书省长官

    B.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C.内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 18、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

    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

    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

    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 19、唐代两税制乃用钱币纳税,如无钱币,则可代以实物。但物与钱的比例并不固定,时有涨落。这表明唐代两税制(     

    A.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存在增加交易成本的可能

    C.阻碍了唐朝的商业发展

    D.提高了财政税收的效率

  • 20、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春秋》

    B.《楚辞》

    C.《诗经》

    D.《史记》

  • 2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同时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这些措施(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D.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 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23、清人仲芳在《庚子记事》中说:“东交民巷一带……遵照所订条约,俱划归洋人地界,不许华人在附近地区住居。各国修盖兵房、使馆,四周修筑炮台,而我国若许衙署、民房,皆被占去拆毁矣。”其中的“条约”指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 (共1题,共 5分)
  • 24、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松弛,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以之为___________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

  • 26、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战_______阶段中,中国军队继续奋勇抗击日军。

    (2)在1941年12月开始的______________中,面对十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3)此时,英美盟军在_______战场接连败退。

    (4)_______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 27、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 28、主张

    (1)拥护“______”,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29、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________

  • 30、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_救援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 31、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________直线上升

    ②政府________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________状况日益恶化。

  • 32、________运动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

    (1)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2)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________________很多州县农村。

    (3)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________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 33、措施(1)富国: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________、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________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 34、宗教

    ①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__到天竺

    ___时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

四、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明清戏曲中的传奇、昆区和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与完善

    (1)科举制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2)唐朝时期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 37、部落联盟

    (1)什么叫三皇五帝?

    (2)炎黄部落是指什么?

    (3)什么叫禅让制?

  • 38、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和概况是怎样的?

  • 39、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