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只在京城满汉大臣和外省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中使用,雍正时规定“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     

    A.保障了地方吏治清明

    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C.推动皇权向地方渗透

    D.确保了国家决策正确性

  • 2、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这体现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根据地建设

    D.政权建设

  • 3、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防”已不再被强调,这一时期有关夷夏关系的记述也逐渐侧重言语、饮食、风俗等民族差异问题。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日渐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中华文化显现多元特色

    D.华夷间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 4、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

  • 5、有史家指出,18世纪中期的英格兰和中国核心经济区,经济发展条件和要素并无显著区分,西方没有明显优势。进入19世纪之后,中西经济发展判然两分,此即中西发展的“大分流”。导致中西出现“大分流”因素是(     

    A.科技推动英格兰走上工业化道路

    B.海禁使东亚徘徊于农耕的时代

    C.科技进步,制度与思想文化变迁

    D.缺失人文科技阻碍东亚工业化

  • 6、秦废分封行郡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北宋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元朝实行行省制。这反映了(     

    A.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7、1973年,考古学家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一层至数层的谷壳、稻杆和稻叶等混合物,中间也有烧成炭的稻谷。据此推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属于(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

  • 8、唐诗“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宫中旁舍,亦泛指宫廷)曾随玉树荣。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描写的是(       

    A.欢迎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

    B.武则天登基为帝的盛况

    C.安史之乱之下惨烈的战况

    D.科举放榜得中后的狂喜

  • 9、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_____之后。(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签订《辛丑条约》

  • 10、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西学13类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西政10类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杂类5类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

    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

    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 11、下图为拜占庭帝国画作《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这说明,当时拜占庭帝国(     

    A.军队决定帝国一切事务

    B.王权位于国家权力中心

    C.美术创作以宫廷生活为主

    D.教会权势凌驾于王权之上

  • 12、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 13、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二中全会是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林伯渠也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历史上转变点,也可以说是‘城市工作会议’”。“历史的转变点”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C.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覆灭

    D.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 14、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

    B.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

    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 15、据《上海罢市实录》记载:“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确标示‘不医仇人’……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青红需……议决,无论罢市若干日,所有盗窃扒手,一律停止”。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①人民踊跃参与,群众基础广泛   ②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③收回了巴黎和会上丧失的权益   ④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巡行此议决。”这表明中共当时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1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他们印发了30万份《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A.香港澳门的回归产生了重大影响

    B.台湾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的状态

    C.“九二共识”引起了台湾民众的共鸣

    D.“一国两制”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追求

  • 18、两汉时期,宰相的出身复杂多样,如萧何、申屠嘉出身于布衣,周亚夫、窦融出身于功臣豪门世家,刘隆、刘恺出身于宗室。这反映了(     

    A.科举制度的影响日趋凸显

    B.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

    C.门阀贵族统治的彻底瓦解

    D.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 19、“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20、清初沿袭明朝旧制,置内阁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一度使内阁起到了中枢机构的作用。但自“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一变化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完善中央机构

    D.健全官员管理体系

  • 21、下图为庚子年的战争时事木版画《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图》。该木版画可以用于研究(     

    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2、“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其意在(     

    A.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重塑儒学正统地位

    D.增强国人民族意识

  • 23、2019年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一枚铜质印章,印文为阳文篆书,经辨认为“羌眇君”,该印为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羌眇君”官位等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这印证了 (     

    A.地方管理体系逐步完备

    B.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

    C.篆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

    D.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发达

  • 24、《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36年,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 26、谁设内阁?内阁的性质?职权?(P37)

  • 27、手工业

    ①宋朝________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___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________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________象征

    ②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________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

  • 28、_______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29、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 30、“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_____

     

  • 31、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 32、《开罗宣言》发表: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特别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________

  • 33、遵义会议

    (1)______________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_______

    (2)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_______问题。

    (3)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4)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_______负总责,并成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挽救了_______

  • 34、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_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文革时期周恩来和邓小平是怎样整顿的?

  • 36、孔子

    (1)用一句话概括孔子的地位?

    (2)孔子思想出现的背景和核心问题是什么?

    (3)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从核心观念、政治、教育和典籍整理等思考)

  • 37、明清易代

    (1)女真族建金的时间和概况如何?

    (2)清朝建立者和时间是什么时候?

    (3)明朝灭亡的时间和经过是怎样的?

    (4)清军入关的经过和影响是怎样的?

  • 38、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请回答:

    ⑴辛亥革命的首要意义是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⑵为巩固共和政体,1912年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有何历史地位?

    ⑶辛亥革命后,1916年袁世凯称帝、1917年张勋复辟(或溥仪复辟)都以失败告终,是辛亥革命的哪一进步意义作用的结果?

  • 39、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