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孔子认为,统治者若能以“德”来治理国家,就能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枢而众星环绕,百姓就会按照统治者的示范行为去行动,如此国家就能得到治理。这体现出孔子

    A.奉行百姓至上的执政理念

    B.倡导个人自律

    C.维护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

    D.主张道德教化

  • 2、下表所示为1872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近代企业统计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类型

    统计总数/家

    资本总数/元

    工人人数/人

    国人创办企业

    90

    25 126 895

    60 000

    外国在华企业

    16

    4 829 000

    34 000

    中外合办企业

    1

    629 370

    A.民族企业全面占据优势

    B.列强经济侵略遭到一定抵制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 3、“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由此推知,两税法(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

    C.杜绝了官员对百姓的肆意盘剥

    D.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 4、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

    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

    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 5、秦汉以下,列朝力行郡县,帝王仍对皇亲国戚和功臣宿将封侯赐土,但明令王侯们“食土而不临民”。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郡县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

    C.减轻百姓负担

    D.维持兵农合一

  • 6、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 7、东晋、南朝政府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 “皆成良业”,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这说明当时(     

    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方成为粮食的最主要产地

  • 8、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意在(       

    A.发展教育事业

    B.促进民族融合

    C.加强专制统治

    D.强化地方治理

  • 9、1918年,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胡适的倡议

    A.拉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

    B.推进了民主共和观念形成

    C.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0、1941年,中国共产党指出:“针对着敌人企图吸收法币,收括现银,滥发伪币的金融政策,政府银行应发行地方货币并确定为当地唯一通行的货币本位,以便打击伪钞,保护法币,阻止现银与法币流入敌区。”这在当时(     

    A.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形成

    B.有利于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C.保障了双减双交政策开展

    D.间接加速了国统区经济的崩溃

  • 11、1349年,一群“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的官员在福州乌石山游览,至道山亭时以“文字为娱”,完成了一首联句(如图所示),此类吟诗作赋、唱和酬答在元中后期已成风气。这反映出元代(       

    A.官场风气败坏

    B.科举重视诗赋

    C.民族交融深化

    D.儒学地位复兴

  • 12、考古发现,后岗三叠层的下层是以红陶和少量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层是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上层是以灰陶和绳纹陶为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这一发现说明(       

    A.石器时代生产发达

    B.商代晚期阶级产生

    C.华夏文化源于后岗

    D.中华文明延绵发展

  • 13、“中央原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应该能为新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现在上海不但活不起来,反而需要各解放区向上海输血。……不解决上海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形势就不会好转”。为解决“上海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是(     

    A.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

    B.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 14、有同学在学习某一时期历史时,绘制了思维导图(如图),这一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汉时期

    D.魏晋隋唐

  • 15、下图中唐朝税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轻徭薄赋

    B.耕作技术的提高

    C.实施两税法

    D.人身控制的加强

  • 16、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A.强干弱枝

    B.崇文抑武

    C.内重外轻

    D.事权分立

  • 17、民间歌曲往往带有时代印记,图中为《人权之歌》《美国货害人精》《滚你妈的万元钞》等歌曲。其可能出现在(       

       

    A.1915年

    B.1945年

    C.1947年

    D.1950年

  • 18、1937年初,国民党要员潘公展写了《统一与和平》一文,该文说:国民党的“统一”不同于中共的“联合”。他说:“无论怎样联合,内部的单位仍存在。所谓统一,是把原有的单位经过统一运动之后融化为一个整个的单位。”这一观点反映了国民党

    A.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组织力量反击日本的全面侵华

    C.借统一名义打击中国共产党

    D.反对中共组建联合政府的主张

  • 19、张謇认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他很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认为“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于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国家富强是发展工业的前提

    B.张謇是一位工业主义践行者

    C.促使其创办天津永利碱厂

    D.预见国内工商业衰落前景

  • 20、1937年起,中苏两国开启了由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经果子沟到伊宁、霍尔果斯口岸的西北国际大通道,苏联援建的伊宁机场也增加了空中运输线。开通西北通道的目的是(     

    A.护卫丝绸之路

    B.武装保卫延安

    C.支援中国抗战

    D.参与解放战争

  • 21、这一战役,一则便利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二则使蒋匪的江南防线无法组成,还有利于华东、中原两野战军继续在徐淮地区歼敌。该战役(     

    A.推翻了国民党大陆统治

    B.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C.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2、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23、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

    C.中央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 24、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

    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抢劫、焚毁________后,进入________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

  • 26、“文化大革命”在________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________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 27、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对外开放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1980年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使中国更深层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 28、积极参与联合国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________”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

  • 29、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号召,主张成立_______政府,力争建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_______”的旗号,坚持______________的方针。

  • 30、全会审议和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_______基础。

  • 3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很多科技领先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荣光。请完成下列图表。

    时间

    人物

    成就或地位

    东晋

    “书圣”

    北朝

    贾思勰

    《   ②   》

    西晋

    《禹贡地域图》

    唐朝

    孙思邈

    《   ④ 》

     

     

  • 32、徐州会战日军占领________后,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3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________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 34、海外贸易非常繁荣,________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唐朝诗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 36、南宋是怎样建立的?

  • 3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嘉靖癸卯进士阎绳芳《镇河楼记》中记载:山西祁县东南诸山,明正德(1506-1521)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汇而盘沱水……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户斤蕴,放流故道。……成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1522-1566)初元,民风渐侈,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垦以为田”,以致“天若暴雨,水为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镇)南北,坏民田者不知其几千顷,淹庐舍者不知其几百区。沿河诸乡甚苦之。是以有秋者常少,而祁人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 

    材料二 “雾都”“阴霾”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

    ——以上材料摘编自《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嘉靖前后祁县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雾霾的主要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雾霾的主要手段。

     

  • 38、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 3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