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在公元前7000一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贾尔莫文明遗址的沉积物中,既发现了大量大麦、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也发现了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还有几个野生动物的骨头;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这可以说明贾尔莫文明( )
A.早期手工业技术高超
B.具备了初始国家形态
C.采用旧石器进行生产
D.农业生产呈现多元特征
3、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
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
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革新原有的政治制度
4、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 )
A.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
B.推行单一的货币税
C.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
D.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5、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人口城市,近代把它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图中a点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
B.石油
C.煤
D.核能
7、清代前期,国家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由于平原早已人满为患,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清代这一措施( )
A.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B.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D.推动了区域经济开发
8、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与其他4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1913年初,国民党在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领导下,在参议院与众议院选举中皆获得最多席次,成为国会最大党,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一结果源于中国(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
B.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C.具备了实施宪政的条件
D.建立边区抗日民主政权
9、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
①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③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唐武德七年(624年)推行“租庸调”制,即“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口则有调”;唐中后期“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这种变化( )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
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D.废除战国以来的丁税
11、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反映了美国
A.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
B.选官制度亟需变革
C.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
D.总统破坏民主政治
12、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中记载: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如果可以找到具体抛掷人,可在市民法的框架内对此抛掷人提起诉讼;具体抛掷人很难找到时,裁判官通过告示的形式创设抛掷或倒泼之诉,让居住人来承担责任,形成通过市民法与裁判官法解决高空坠物问题的二元机制。据此可知罗马( )
A.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
C.公民法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13、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否则要受到处罚。这些规定( )
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4、如表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政策的一些具体措施。由如表可知这些措施( )
措施 | 内容 |
改订学制 | 以教授战争所必需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 |
创设并扩大各种干部学校 | 培养大批军政干部 |
广泛发展民众教育 | 组织各种补习学校,开展识字、戏剧、歌咏和体育运动 |
兴办义务的小学教育 | 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
A.为苏维埃政府培养了人才
B.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制
C.扩大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D.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5、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显示,从1854年到1915年间,社会人均每天工资增长了2.3倍,生活成本平均增长率为14.1%,1915年到1916年间增长16%。然而,在此期间,文官的工资未增反降,也没有增加任何补贴。造成美国文官工资问题的原因是当时( )
A.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B.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C.政党分肥制的实行
D.社会对此缺乏认知
16、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
A.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
B.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
C.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
17、从1550年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14000吨。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统一缴纳白银,白银成为通用的法定货币。这些现象说明明朝
A.重农抑商的政策发生改变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朝贡贸易的体系发生改变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18、1894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其主张“欲攘外,亟需自强,必先自富;欲自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据此可见,郑观应主张( )
A.富强救国,进行维新变法
B.自强求富,倡导洋务新政
C.兴办学校,培养革命志士
D.尊重道德,提倡民主共和
19、关于秦灭亡的原因,众学者看法不一。《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记载:“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该材料能证明以下哪一观点( )
A.秦法严苛残暴导致六国反抗
B.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秦的法律在地方无法落实
D.东方六国法制与秦国大相径庭
20、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北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男子、妇女、奴婢,耕牛,甚至一些特殊群体(孤寡老人等)都能授田。其主要目的是
A.发挥耕牛在农业中的作用
B.获得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
C.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
D.平均分配土地和赋税负担
21、21世纪前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外交( )
A.在政策上发生了剧变
B.抛弃结盟的政治实践
C.重视新型的区域合作
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22、《汉书·张苍传》载,西汉初,萧何任丞相时,发现张苍“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于是任命他掌管“郡国上计”。由此判断,当时张苍主要负责的是( )
A.调剂各地物价
B.考核官员政绩
C.维护基层治安
D.核查郡国财政
23、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24、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的作用。为了保持西方的团结,欧美学术界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联邦德国史学界甚至出现了纳粹主义只代表一小撮犯罪集团的罪行,大多数德国人与之无关,且是受害者的论调。这表明( )
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叙述
B.史学研究必须围绕热点问题
C.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
D.历史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25、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我国是世界上第____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6、“两弹一星”和________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27、洋务派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28、70年代末
(1)邓小平在教育战线⑩________________。
(2)恢复中断⑪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织编写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4)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实行⑫___________战略。
29、加尔文宗教改革:1536年,出版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_________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是________。
3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会议请算了陈独秀的_____________,确定了开展________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2、中国古代商业在________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________.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33、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繁荣精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典范。
(3)是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的结晶。
34、地位及影响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____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3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3)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派继承人是谁?
(4)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政府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请说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6、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变革——政治变革——法律完善的过程。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发生着变革。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在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2)近代,英国、美国建立起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是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根据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3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纯属侥幸,因为商鞅根本不讲变法策略,一味采用强制手段推行新法。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变法之前,秦人的尚武精神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私斗成风。经过商鞅变法,引导人们在对外战争中争取功名爵禄。杀敌立功,成为秦人追名逐利的基本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秦人重功利、轻伦理的价值观,表现在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轻视道德修养等方面,商鞅对此加以改造,提出实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以重刑厚赏的严密措施,把人民的力量集中到“农战”方面来。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对反对变法的太子势力严厉镇压,限制和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1)概括材料中涉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商鞅变法并非不讲策略的蛮干,依据材料概括出商鞅变法“策略性”的表现。
38、“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阅读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以上“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的名字。
(2)三位伟人各自的重要思想是什么?
(3)他们怎样相继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着人民奔腾前进?
39、下列图片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公民的一场辩论:
请回答:
(1)请写出这场辩论可能的参与者。
(2)指出他们的基本要求。
(3)他们辩论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