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陵水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B.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C. 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D.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轻歌曼舞:轻快的歌声,柔缓的舞蹈。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辈(hánɡ yūn)连qiào)汗流背(jiā

    B.步(duó(hōng ) 方(suò运而生(yìnɡ

    C.望(liào绿林()瓶sāi然而止(ɡā

    D.风(xuàn纶(jīnɡ农(diàn)风雪途(zài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B.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 全场的日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 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 4、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按内容分为“凤””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B.《小石潭记>《马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成语“无人问津”“辗转反侧”“教学相长”“杞人忧天”分别出自《桃花源记》《诗经》《礼记》和《列子》。

    D.寿镜吾老先生、藤野先生、长妈妈以及划船载我去看社戏的双喜和阿发都是鲁迅先生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下了无视脍炙人口的杰出诗作,被后人誉为“诗仙”。

    B. 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C. “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D.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E. 本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运用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默写。

    (1)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蒹葭》中,用“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4)《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别诗是我国诗歌中一个重要主题。江水轻流,依依不舍,“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万水千山,情深意厚,“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还挺不错。当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在精力全部耗尽之前,他没有离开过队伍。

    ……

    “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一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

    【1】保尔为什么要自杀?

    【2】请结合保尔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简要说明他对自己二十四年生活“十分满意”的原因。

    【3】联系原著,说说保尔“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的相关情节。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在形成的“垃圾新大陆”

    ①如果哥伦布在今天带着3条快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出发,穿越大西洋,想必不会在美洲海岸停下来,因为他在500多年前已经发现了这个大陆。他将穿过巴拿马运河,寻找最初的目的地印度。但是,他将无法顺利抵达印度,因为在半路上他会遇到一个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板块”。

    ②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块由漂浮的垃圾聚集而成的“太平洋大板块”。绿色和平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太平洋的这一水域每平方千米海面就有330万件大大小小的垃圾。新大陆的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超过了欧洲大陆总面积的1/3。如果将这个新大陆和我国的省份面积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它几乎相当于西藏、新疆、四川和宁夏四省面积的总和。而且其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在刚刚过去的10年里,它的面积增长了1倍,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而从现在起到2030年,这一板块的面积还可能增加9倍。

    ③在地球的这一地区,顺时针流动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数年来,北太平洋亚热带涡流将来自海岸或船队的塑料垃圾聚集起来,卷入漩涡,再通过向心力将它们逐渐带到涡流中心——一个面积为343万平方千米低动能区域。据统计,这片水域中的塑料垃圾与浮游生物的比例已为6:1。这样的比例令人非常担忧,特别是这还仅仅是浮在水面的垃圾:在这一水域的主要部分,塑料垃圾的厚度可达30米。

    ④全世界每年大约就会制造出近亿吨塑料,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能够得到循环再利用。大部分废弃的塑料垃圾去了哪里?在废弃的塑料垃圾中,多数都被掩埋了,但还有一部分则“选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海滩垃圾、捕鱼船丢弃物等等,都是海洋垃圾的直接来源,而我们在街边见到的某个塑料瓶、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废物这些都可能是海洋垃圾的间接来源。每当下雨,尤其是在暴雨冲刷后,各种各样的垃圾从四处进入雨水排水道或者河流中,最终抵达海洋。塑料的持久耐用,原本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招牌特性,但反过来,当塑料泛滥成灾时,它的“顽固不化”却成了海洋挥之不去的梦魇。

    ⑤由于我们使用的大多数塑料制品并不能在自然环境中直接降解,如果不加以干预,其平均寿命会超过5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而分子结构却没有任何改变。这些“塑料沙子”表面上看起来与海洋动物的食物极为相似,一旦被吞食将无法消化、难以排泄,最终将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并传至人类。投入海洋的东西会进入动物体内,最终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

    ⑥今年8月,一支由各国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探险队伍,启程前往这个“垃圾大陆”进行考察,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个“新大陆”的成因,希望可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我们仍旧坐视不理,辽阔的海洋终将会被人类的垃圾所填满,这并非危言耸听。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具体指什么?

    【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被捕获的一条鱼中发现26块塑料碎块。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

    【4】阅读文章最后一句话,作者认为,如果人类坐视不理,“辽阔的海洋终将会被人类的垃圾所填满”,作者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像花儿一样等待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路边有一个小小的花店,姹紫嫣红的花,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一对姐妹每天打工归来总要在花店前流连一番,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世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我们不能要求自己样样占有,其实,许多东西看看就好。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