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模糊 世外松园 人情世故
D.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江苏省响水县一化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其场面十分惨烈,目前死亡人数已上升至64人。
B.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C. 在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凫水(fú) 携带(xī) 斡旋(wò) 暴风骤雨(zòu)
B. 照例(1ì) 腈纶(jīng) 驰骋(chěng) 震耳欲聋(zhèn)
C. 脑畔(pàn) 连翘(qiào) 翌日(yì) 草长莺飞(yīn)
D. 晦暗(huì) 缄默(xián) 蛮横(héng) 分崩离析(bēng)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
B.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C. 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
D. “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5、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
【2】词的下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 ,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语句是同桌小文读名著时做的摘抄,阅读后完成小题。
①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拥抱。
(《傅雷家书》)
②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傅雷家书》)
③正对着窗户的樱桃树树枝上,歇着一只神气活现的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不安地看着保尔。“怎么样,我和你总算把冬天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手指敲敲窗子,轻声说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阅读①②两句,结合对全书的理解,你觉得傅雷和傅聪除了父子关系之外,还有哪些关系?
(2)第③句是保尔患伤寒和肺病后住院疗养时的片段。从“熬”中你读出了保尔怎样的精神品质?文中不少情节都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品质,请再列举一例。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红外热成像测温
①2003年“非典”时期,人们测体温的工具通常是体温计。当时,额温枪的出现,还是件新鲜事儿,不少人对于被人举着“手枪”测额头体温这件事还不太习惯。如今,很多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开始启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几秒钟即可显示结果,一旦有超出标准体温者,测温仪就会发出报警声。这究竟是怎样一种黑科技呢?
②我们知道,物体在自然情况下会对外辐射红外线,它们与我们日常见到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可见光为我们呈现了眼睛能看到的世界,而红外线呈现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温度的世界。而红外测温设备,能感应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并把温度转换成数字或图象。额温枪和红外热成像设备都采用红外测温的方式,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③相比于额温枪,红外热成像设备的两大优势是“高效”和“安全距离测温”。简单来讲,额温枪感知的是一个“点”的温度,而红外热成像设备感知的是由成千上万个点组成的面”。前者就像是单兵作战,后者则像是一个庞大军队——使用一台红外热像仪相当于同时使用成千上万台测温枪。举例来说,一台分辨率为160×120的热像仪,一次能读取19200个点的温度,相当于一万多个额温枪在同时工作。
④另一方面,根据光学原理,测量距离增大,就需要更大的目标面积才能准确检测温度,否则得出的温度值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使得额温枪的精确测温距离被限制在1—3厘米,而红外热像仪是对于“面”的测温,能够做到在更远距离处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⑤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疫情期间,红外热成像测温满足了快速、大面积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时又能实现“远距离”“免打扰”测温,这样不但被测人员无需停留等候,而且值守人员也能够保持着较为安全的距离,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
⑥值得注意的是,红外热成像设备并不是精确的医学测温仪器,它主要是用来在人群中快速地选定一些体温异常者,然后再配合医疗手段的体温计复测,确保不遗漏发热人员。
⑦经过不断迭代和优化,各类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产品及方案已然成熟,在疫情期间得以快速地响应防控需求。同时,在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产品的精度上面也越来越精确,即使是经济型的手持产品,其精度也做到了无黑体(一种校准设备)校准±0.5℃,有黑体±0.3℃。大量的应用实践证明了±0.5℃精度基本可以满足公共场所的体温初筛要求。疫情初期,国内红外测温设备厂家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经济型热成像卡片机和手持热像仪等设备在武汉市武昌区的医院及时投入了使用。
⑧目前,红外热成像企业已推出针对各种场合的体温筛查方案,包括针对公共交通通道筛查、临时布控体温筛查、特定人员体温筛查等。除了保障测量精度和图象质量,经济性和简单灵活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求。对于十分紧急的情况,不少企业甚至提供了极简方案,只需要给设备多加一个三脚架,即可完成系统的建设。
⑨疫情防控期间,国内科技企业快速响应,在技术防控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贡献了科技的力量。在这些企业的努力下,全国很多地区的公共场所受益于这种高效的热成像测温技术,通过热成像视频监控室“运筹帷幄”,决胜疫情防控于“千里之外”。
(选自《IOT周刊》2020年2月,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额温枪和红外热像仪能感应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并把温度转换成数字或图像,帮助筛查体温异常者。
B.由于额温枪感知的是一个“点”的温度,因此,它测量人体温度时的精确度会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C.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不仅可以让被测人员无需停留等候,还能让值守人员与被测人员保持较为安全的距离。
D.经过迭代和优化,热成像人体测温产品作为精确的医学测温仪器,其精度已经做到校准±0.5℃ 乃至±0.3℃。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红外测温设备的技术原理、热成像设备的优点、使用成效、精度优化和不足之处依次加以说明内容丰富,思路清晰。
B.作者从工作效率和准确测量距离两个方面对红外热成像设备和额温枪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红外热成像设备的优势。
C.第⑧段通过列举红外热成像企业提供极简方案的事例,说明了红外热成像设备的经济性和简单灵活应用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D.文章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又讲求生动,如第⑨段中“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形象地说明了热成像技术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
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选自教育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链接材料二)
目前常见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仅有额温枪和红外热像仪等。它们背后的测温原理是相同的。跟方便携带、灵活使用的额温枪相比,红外热像仪一般适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等人流非常密集的地方,因为它可以满足在一定距离内批量无感监测筛查的需求,效率更高,当然价格非常昂贵。
(选自《中国科学报》2020年3月18日,有删改)
韵竹的妈妈计划为幼儿园选购晨检设备,面对红外热像仪和额温枪不知如何选择。假如你是韵竹,会提出哪些建议?请给出理由。
9、根据要求写作文
请以“这里,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体裁自定。②语句连贯,表达顺畅。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