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本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4月2日,把办学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性”的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西湖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

    B.虽然我们分别已经十四五年了,但是他挂着微笑的面庞时常映现在我的面前。

    C.路队行走呀、集体就餐呀、百日誓师呀,这些活动让我们的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在南海,美国与中国进行一场军备竞赛,胜算有几何?美国还能做什么?美国强势介入南海的一大后果,就是坚定了中国强化南海军事存在的决心。

  •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恬静 执拗 晦暗 消声匿迹

    B. 思慕 焕然 谛结 人情事故

    C. 荫庇 拔涉 懈怠 金碧辉煌

    D. 馈赠 寒暄 褪色 沥尽心血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 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 4、下面几句话,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倚:仗恃,依靠。②狂:猖狂。③解把:懂得。④飞花:柳絮。

    1根据物候知识,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词可以看出。

    2此诗表达思想情感含蓄蕴藉,作者表面咏柳,实则写人,请结合诗句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⑴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式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

    ⑶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蒹葭》 )

    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⑹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护士给隔离的小语带去了几本名著。请你任选一本向他介绍“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

    (1)《傅雷家书》   (2)《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3)《名人传》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抚琴

    岑燮钧

    ⑴月色清空,人渐散去。

    ⑵这时,阊门外传来若断若续的琴声,张翰不由得驻足静听。这琴声,如流水淙淙,似雁落平沙,仿佛月下独酌,又像是静夜徘徊。当此夜色,一弦一柱,扣人心扉。他信步而行,不觉来到城河边上。近处的一只船中,漏出隐隐约约的烛光,那清幽的琴声,与烛光一起摇曳,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⑶张翰站在岸上,那船尾的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请问是哪位妙手在抚琴?那人端详了一番。这时,的一声,琴声戛然而止。外面是谁啊?但见出来一人,羽扇纶巾,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下吴郡张翰张季鹰。”“会稽贺循贺彦先。

    ⑷两人一番拱手作揖。张翰说:是琴声把我招来了。贺循说:知我者,季鹰兄也。便让张翰也抚琴一曲。张翰也不辞让,说:高山流水,知音难得。贺循命下人拿出酒来,于是添新烛,摆小宴,邀张翰坐下。两人谈得投机,不觉东方微白。张翰得知贺循也是去洛阳的,说:既如此,我也不回去了,就跟兄台一起走吧。

    ⑸两人在船舱中,谈琴谈玄,也谈人谈事。国事纷乱,让人叹息。此番上京,若不是同乡顾荣引荐,张翰怕也没这份心了。他是散淡惯了的人,哪里能耐得住每日案牍劳形呢?

    ⑹张翰到了洛阳,洛阳城里早已翻了几回烙饼,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正是齐王司马冏执政。齐王嚣张,气焰方炽,听不得良言诤劝。天下你抢我夺,正未有穷时。不久,贺循即辞官还乡,走的时候,张翰送了一程。他也动了心,觉得京中也没多大意思,风尘碌碌,何必恋恋不舍呢?

    ⑺洛阳城里,秋风渐起。走了贺循,又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只有顾荣,声气相通,却也难得长谈。

    ⑻夜色如晦,只剩一弯眉月,倒挂城西。张翰敲响了顾荣的院门,烛光无力,晃晃悠悠。长夜如雾,穿不透亮光。两人相对如梦,只有长叹。季鹰兄也要走吗?顾荣在琴上拨了一下,抬头看着张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还是及早避身为好。张翰也拨了一下琴弦,只要有一张琴,何必千里辞亲,为一名爵呢?”“吴中莼菜正美,鲈鱼正肥,已是几回入梦了。今我谱得一曲,为君弹之。小院之中,树影婆娑。烛光摇摇,琴声幽咽。张翰边弹边吟,如归故乡,如见亲人。顾荣听罢,不由泪下。两人相约,归隐之日,竹篱茅舍,弹琴饮酒,当作赤松子游。张翰告辞时,一再说:我等你,我等你回来!

    ⑼张翰回到吴郡,倒是真等了一阵顾荣。事后一想,方觉自己天真了。顾荣身负天下,估计也是身不由己。即使有退隐之意,怎奈世事相烦,哪得清静呢。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就算有心,也未必同归——能者多劳嘛。

    ⑽张翰倒是有访贺循之意,只是山林之人,懒散惯了,就一年一年拖过去了。在乱世之中,顾荣居高位,历艰险,平叛乱,辅助司马睿立足建业,功业至伟。一路走来,机关重重,他总能化险为夷。然而,人寿几何,顾荣病逝了。

    ⑾张翰听到顾荣去世的消息,若有所失。看来,顾荣是再也不能与他悠游山林了。顾荣在任上,他不去相烦;若是告老还乡,倒正可抚琴相对;如今,他走了,岂有不见最后一面之理?

    ⑿到了顾家,他直奔灵堂。灵座上放着一张琴,正是当日所弹。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可是,顾荣再也吃不到莼羹鲈脍了。张翰捧起琴,如见故人,他把琴放到矮几上,索性盘腿坐到灵座上,也不管顾家子弟疑惑地看着他。挥手一拨,琴弦悲切,往事如梦,声声痛彻。

    ⒀数曲弹罢,不觉大恸,一手按住琴弦,喃喃自语道:顾彦先啊顾彦先,你还能再听到这些曲子吗?不由得长泪纵横。张翰起身又看了一眼顾荣的灵位,转身即走,掩面而去。灵堂上,顾家人面面相觑,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⒁张翰这一次打算去看贺循了。他怕再不去,或许会赶不上。正欲启程,听到了贺循出山的消息。贺循是去接顾荣的位子的。张翰长叹一声:罢了。

    ⒂他弹了一夜的琴,直弹到月落乌啼,藤枯树老。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1期

    【1】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小说塑造了张翰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痴迷古琴,珍惜知己,又不满现实,率性而为。

    B.莼羹鲈脍:表意为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喻为思乡的心情。这个成语也有赞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C.文章开头写“这琴声,如流水淙淙,似雁落平沙,仿佛月下独酌,又像是静夜徘徊”。此句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琴声的美妙独绝,以及琴声里夹杂的愉悦满足之感。

    D.本文以“抚琴”为题,自有妙处,一是情节因琴而发生而展开,二是“抚琴”一词蕴含深厚,既可暗示情趣高雅,抚琴唤知音;抚琴一曲亦已成为伤悼亡友的惯语。

    【2】小说写了与张翰相关的哪几个故事情节?请补充完整。

    张翰结识贺彦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翰失望自弹琴

    【3】请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小院之中,树影婆娑。烛光摇摇,琴声幽咽。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张翰最后一声叹息“罢了”之中,包含了哪些难以言表的情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让   充满味道

    要求:1.选择词语填写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