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淮南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D.与世长辞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堑 声声慢 叠巘清嘉 晓风残月 B.珠玑 醉花阴 羌管弄晴 良晨美景

    C.罗绮 雨霖铃 寒蝉凄切 户盈罗绮 D.参差 望海潮 无语凝噎 吟赏烟霞

  • 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丁,所以他已经获得了 一等奖。

    D.青年团员要带头学雷锋,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雷锋。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1. 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2. 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3. 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4. 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5. 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6. 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后来专指魏晋时期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B.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晦,朔连用,一般指农历月末至月初,有时也指农历一个月。

    C.我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

    D.六气,是指影响身体健康的六种致病因素,即阴、阳、风、雨,晦,明,最早是由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学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乘坐波音707访华起,中国就梦想成为全球商飞市场的竞争者。”正如《纽约时报》5日所说,中国自主制造大飞机已经是好几代人的梦想。

    2007年3月,中国国务院原则批准研制大型飞机正式立项,相关政府人士对外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前造出大飞机的雄心。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美国业内人士的话说,“很难相信中国能在13年中发展出他们自己的大飞机”,“我不认为他们很快就可以分享我们的午餐。”但同样在当时,美国波音总裁迈克纳尼就预言说,中国将会继波音和空客之后,成为世界上“飞机供应第三强”。他说,“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这样的日子就会到来”。

    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飞机制造商,也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研制项目正式启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说,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做8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的是穷国。要论GDP,大清国是当时日本的4倍,但是大清国的GDP是茶叶、瓷器,日本的GDP是大炮、轮船。”

    2010年11月珠海航展,展出了C919前半段机身1比1的模型,观众在那里排起航展上最长的队伍。当年,C919订出100架。德国航空业协会董事会成员索尔朵断言:“绝对不能低估中国人。” 但也有日本网友留言,“不管怎样不能让这种飞机飞过日本上空”。

    2015年11月2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上海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订单增至517架。

    到今天,C919的订单已达570架。航空专家王亚男5日对《环球时报》说,凭借570架初始订单,C919的市场生存之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一订单数字远远超过1984年A320项目96架的启动订单,而波音707的初始订单只有20架。当中国在大型民用机领域还是“圈外人”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在波音、空客两大强手业已分割完毕的市场面前,中国还能分茅列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飞机制造业是“世界制造业的皇冠”,一辆汽车只有几万个零件,而飞机多达几百万个,大飞机能够带动的产业链是任何其他制造业都无法相比的。而中国大飞机能够带着那么多订单正式启动,订户中还包括美国大型航空服务公司,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大飞机制造水平是有信心的。

    1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与李成智教授的话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

    C. GDP不是富国标志   D. 科技搭台,经济唱戏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外业内人士均对中国大飞机的发展表示质疑。

    B. 国内民众非常关心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发展进程。

    C. C919的市场开局好于波音和空客最初的发展。

    D. 大飞机的制造能大规模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下列对材料二中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竞争”的“竞”可写成“竟”。

    B. “瓷器”的“瓷”是形声字。

    C. “断言”的意思是说话武断。

    D. “分茅裂土”的意思是武力夺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生活琐事设喻,讲述治国之道,齐威王受到启发,广开言路,悬赏令刚一发布,就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

    (3)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都使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赋本性与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学习获得知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塞外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其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说与客人同饮时吟咏诗文,所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3)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矛盾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卖炭翁》有异曲同工之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6)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凤栖梧 贺铸

    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唱断青青,好去休回首。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注】倡条:柳枝。青青:借指杨柳曲

    (1)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析。

    (2)这首词上阕写柳的句子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与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岁,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以卓异荐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引见时,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悟曰:“尔乃烧和珅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峣家世,勉以职事。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未几,命擢兴峣叙州府知府。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 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清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人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

    嗟呼!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且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终以不振,独气节重江湖间耳。然则先生之烧车之时,亦可谓计虑之不详尽者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 名:闻名

    B. 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壮:雄壮

    C. 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 次:中间

    D. 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 之:到

    2下列加点字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生为御史   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故去官而名益高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 喜山水,乃遍游江浙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昨见其子来   汝其勿悲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谢御史“气节重江湖间”的一组是(   )

    ①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②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③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⑤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

    ⑥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御史名振定,号芗泉先生,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被削职为民。

    B. 谢御史之子谢兴峣因为父亲的名望和官声受到皇帝喜爱,在裕州知州任上被召入京城,提拔为叙州府知府。

    C. 作者向那位“郎官当推御史者”谈起谢御史,意在用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事迹勉励他做 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

    D. “郎官当推御史者”的腐败言行和谢御史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对这种只重官位、只重身家利益的庸俗之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5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方裕 州 入 见 时 吾 乡 人 士 在 京 师 者 盛 传 天 语 以 为 谢 氏 父 子 之 至 荣 也 又 幸 芗 泉 先 生 之 生 于 其 乡 而 以 相 夸 耀 也。

    (2)翻译:

    ①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   ②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网络流行词“佛系”,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指一种怎么都行、无须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一切随缘。该词一出迅速流行,更有不少人自称佛系,有佛系追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员工、佛系学生等种种说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