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 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
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 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现代诗人虽然受西方文学潮流影响颇深,但从未 传统意象的作用。不过,与古代诗人比较起来,他们习惯于选用 的甚至是怪诞的意象,以表达现代人 、富有个性的心理感受。
A. 歧视 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
B. 忽视 别有洞天 标新立异
C. 忽视 别出心裁 异乎寻常
D. 歧视 别有洞天 异乎寻常
3、古代笔记《武林旧事》之“武林”指的是哪个城市?( )
A.北京 B.开封 C.杭州 D.苏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B.《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C.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主要城市辛辛那提市警方16日说,该市当天凌晨前后发生数起枪击事件,至少约有18人被枪击,其中至少4人死亡。
D.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研究者为此_______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②如果没有殷墟、兵马俑、长城和故宫们的幸存,以及一批批文化人________的守护,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文明能薪火相传,屹立五千年而不倒。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栈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_______。
A.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B.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C.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D. 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人们日常所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这种气体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又引起人们的担忧。甲烷排放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目前大气甲烷浓度正以每年0.5%-1%的速率增长。
海洋拥有全球最多的甲烷库存,海底甲烷主要以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石油、浅层气等形式被牢牢封存于沉积物中。然而,总会有一些“顽固”的甲烷分子,试图逃脱海洋系统的层层束缚,逃逸到大气层中,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为防止它们大规模“越狱”,海洋系统设置了沉积物和水圈两道防线。
海底沉积物可以作为致密的“城墙”储存各种形式的甲烷,也可以成为阻止甲烷分子向上逃逸的第一道防线。在沉积物这道防线中,密密麻麻分布着大量的“狱警”——微生物,微生物大军时刻巡逻监视。其统帅是厌氧甲烷氧化古菌,这类古菌有三大家族,它们在沉积物中各显其能,联合硫酸盐还原菌、铁锰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等各路“人马”,共同消灭试图“越狱”的甲烷分子。
在微生物大军的围追堵截下,试图逃逸的甲烷分子“死伤”惨重,约有80-90%的甲烷分子会被微生物消灭。当然,在一些沉积物地层裂缝中,由于试图逃逸的甲烷分子通量过大,微生物来不及消灭,会有一小部分甲烷分子成功突破第一道防线逃逸到海水环境中。据估计,这些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大军每年可以消灭掉约3.42亿吨的甲烷分子,另外约有40-1220万甲烷分子能越过沉积物防线逃逸到海水中。
对于那些成功突破海底沉积物这一防线的甲烷分子来说,它们还要突破第二道防线——水圈。从海底沉积物逃逸出来的甲烷分子能否顺利到达海面,进而进入大气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水深度、海水温度、水体环流运动、甲烷上升速率、甲烷溶解速率和甲烷氧化作用等。
逃到海水中的甲烷首先会给自己穿一件“防护衣”,即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甲烷水合物膜,这“防护衣”能够保护它们不会被海水溶解。然而,在甲烷气泡不断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压力减小,气泡体积变大,“防护衣”被逐渐撑破,最终甲烷分子还是会溶解到海水中。
这时,微生物大军又开始不断进攻这些逃逸的甲烷分子。由于海水环境中含有氧气,甲烷厌氧氧化古菌难以进入该领地,现在的统帅则变成了甲烷有氧氧化细菌。甲烷有氧氧化细菌也是个大家族,能够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消灭甲烷。
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超过600米的深海水域中逃逸的甲烷分子几乎难逃被消灭的命运,但是在不超过50米的浅水域的甲烷渗漏区,由于海水层较薄,这里的甲烷分子能够较轻易地逃脱海水的束缚,顺利进入大气中。
海底沉积物中蕴藏着的大量甲烷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甲烷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型清洁能源”,其储量是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然而,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所引起的甲烷泄漏等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是学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两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证明了甲烷泄漏的可控性,但在未来大规模的商业开采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天然防线,加强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公关,有效防止甲烷分子“越狱”到大气层,仍任重道远。
(摘编自张亭亭《海洋屏障能阻挡甲烷从海底“越狱”吗》,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沉积物是致密的“城墙”,其中储存了各种形式的甲烷和大量微生物,是阻止甲烷分子向大气逃逸的最重要防线。
B.海水温度、水体环流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从海底沉积物中逃逸出来的甲烷分子能否顺利到达海面进而进入大气层。
C.浅海水域渗漏的甲烷分子能较顺利地进入大气中,而从深海水域逃逸的甲烷分子绝大多数被两道防线拦截消灭,难以顺利到达海面。
D.甲烷会引起温室效应,当前,大气甲烷浓度正以每年0.5%-1%的速率增长。如何正确开发利用海底封存的甲烷十分重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微生物大军的围追堵截下,海底渗漏出来的甲烷分子,约有80-90%会被微生物消灭,这体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
B.文中称甲烷厌氧氧化古菌和甲烷有氧氧化细菌是阻止海底甲烷渗漏的微生物大军“统帅”,这种说法生动而又巧妙。
C.“每年可以消灭掉约3.42亿吨的甲烷分子”,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手法,解说微生物在阻止海底甲烷分子逃逸过程中的作用,表述科学准确。
D.文章以“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分别比喻海底大量沉积物的“狱警”功能和水圈的“保护”作用,解说谨严,语言朴实。
【3】海洋屏障能完全阻挡甲烷从海底“越狱”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 。(《诗经·氓》)
(2) ,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4)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民惟邦本, 。(《尚书·夏书》)
(8)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仙府之门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正面描写天姥山高耸入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诋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和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杜甫《客至》中写待客的食物简单粗陋却满蕴真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锦”又称“列词”,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创造意境、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古代诗歌中常用这种手法,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柳永)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1】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5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6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辨志
[清]张尔岐
人之生也,未始有异也;而卒至于大异者,习为之也。人之有习,初不知其何以异也;而遂至于日异者,志为之也。志异而习以异,习异而人以异。志也者,学术之枢机,适善适恶之辕楫也。枢机正,则莫不正矣;枢机不正,亦莫之或正矣。适燕者北其辕,虽未至燕,必不误入越矣。适越者南其楫,虽未至越,必不误入燕矣。呜呼,人之于志,可不慎欤!
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哑哑以笑,蠕蠕以动惕惕以息,无以异也。出而就传,朝授之读,暮课之义,同一圣人之《易》书》《诗》《礼》春秋》也。及其既成,或为百世之人焉,或为天下之人焉,或为一国一乡之人焉;其劣者,为一室之人、七尺之人焉;至其最劣,则为不具之人、异类之人焉。言为世法,动为世表,存则仪其人,没则传其书,流风余泽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恩施沾乎一域行能表乎一方,业未大光,立身无负者,一国一乡之人也。若夫智虑不离乎钟釜,慈爱不外乎妻子,则一室之人而已。耽口体之养,徇耳目之娱,膜外概置①,不通疴痒者,则七尺之人。笃于所嗜,瞀乱②荒遗,则不具之人。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岂有生之始遽不同如此哉?习为之耳。习之不同,志为之耳。志在乎此,则习在乎此矣;志在乎彼,则习在乎彼矣。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言志之不可不定也。故志乎道义,未有入于货利者也;志乎货利,未有幸而为道义者也。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志乎货利,则每趋而下。其端甚微,其效甚巨。近在胸臆之间,而远周天地之内。定之一息之顷,而著之百年之久。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③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人之所以孳孳终其身不已者,志在故耳志之为物,往而必达,图而必成。及其既达,则不可以返也;及其既成,则不可以改也。于是为舜者,安享其为舜;为跖者,未尝不自悔其为跖,而已莫可致力矣。岂跖之聪明材力不舜若欤?所志者殊耳。呜呼,学者一日之志,天下治乱之原,生人忧乐之本矣!
孟子曰:“士何事?曰,尚志。”《学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张子曰:“未官者使正其志。”教而不知先志,学而不知尚志,欲天下治隆而俗美,何由得哉?
(选自《蒿庵集》,有删改)
(注)①膜:人体薄皮样组织,这里代指人体;置:一概放置不管。②瞀乱:昏乱。③跖:盗跖,柳下惠之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授之读,暮课之义 授:教授
B.慈爱不外乎妻子 妻子:配偶
C.徇耳目之娱 徇:追求,谋求
D.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孳孳:努力不懈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而呱呱以啼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行能表乎一方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习之不同,志为之耳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定之一息之顷,而著之百年之久 剑阁峥嵘而崔嵬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B.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C.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D.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志向对人生起到积极作用的一组是
①而遂至于日异者,志为之也 ②人之于志,可不慎欤 ③笃于所嗜,瞀乱荒遗,则不具之人
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⑤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 ⑥人之所以孳孳终其身不已者,志在故耳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的差异取决于人的习惯,而习惯又取决于人的志向,人的志向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与地位,志向既是人们忧乐的根本,又是社会治乱的源头。
B.作者认为舜一类的人志在道义,跖一类的人志在货利;若达成目标后再想改变志向已不可能,所以像跖一类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
C.作者行文先简论“志”的重要性,再列举人的差异性表现及影响以进一步阐明“志”的作用,进而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构严谨。
D.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将“志”“习”“异”三者关系说得明白、深刻且生动形象;引用孔孟论志之言,增强了论证力度并增添了说理文采。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
(2)岂跖之聪明材力不舜若欤?
(3)欲天下治隆而俗美,何由得哉?
14、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校训,对于造就学人,营造校园文化,乃至引领社会风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列是中外一些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厚德载物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北航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国家会计大学:不做假账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 智慧永恒
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海德堡大学:服膺真理、正义及人文精神。
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其中一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