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 2、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小东西》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B.《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C.明代文学家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奇趣逸事,意在劝善惩恶,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D.臧克家是我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西蜀    幕色    麂子    荆棘

    B. 恩惠   感慨   恍惚   垦切

    C. 陡峭   譬如   鸿濡   淤泥

    D. 简陋   案牍   监督   拖沓

  • 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过程为主线,把全文有机地贯串起来,成为完整的统一体。随着“我”的感情变化,层层推进,丝丝入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帮助别人。

    C.文章围绕阿长写了以下几件事:“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D.本文以记叙为主,作者通过对长妈妈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

  • 5、下列选项中短语结构类型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化教育   调查研究   光辉灿烂   热烈欢迎

    B.生日礼物   庄严肃穆   一泓清泉   独立思考

    C.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D.欣赏影片   出现故障   历史悠久   恢复平静

  •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就是“长妈妈”,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

    B.钱锺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古时王侯可自称“孤”,“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7、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公司领导同意采纳这三个职工的合理化建议。

    修改:将“采纳”改为“采用”。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修改: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扩大”。

    D.经过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贫困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修改:将“经过”或“使”去掉一个。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有删改)

    【注释】①桓荣:东汉初年名儒。②仓卒:匆忙,此处指社会动乱。③厄:困苦,灾难。④太常:官名,九卿之一,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⑤若是:像这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鲁肃过寻阳                          及:

    (2)卿今者才略                    才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涉猎,见往事耳          自苦气力

    B.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为太常

    C.肃遂拜蒙母,结友       荣讲诵不息

    D.大兄何见事之晚       何时复施用

    【4】甲文的吕蒙学有长进,因而让人_________________(填一成语);乙文的元卿等到桓荣做了太常,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词填空

    (1)春潮带雨晚来急, 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_____________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江山代有才人出 , 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糊涂孩子是怎么长大的

    林特特

    短短数日,新人小海就得罪了所有同事。

    他爱接下茬儿,无论女同事谈购物,还是领导布置工作,他都要发言。明明还在试用期,他在博客抬头已加上公司名。于是,食堂有什么菜,又加班等信息,都好像是以公司名义发布的,观者无不如坐针毡。

    小海还总把自己当孩子。领导出差归来,带回一包特产,让大家随便吃。别人都意思意思,只有他吭哧吭哧。他吃得满地都是空包装袋,吃得同事小南忍无可忍提着笤帚走过来。小海咀嚼着,笑对小南,抬起了双脚。

    “还是个孩子!”众人摇摇头。他们眼神一碰,心声一致——还把自己当孩子?

    回到家,小南说起小海。南妈评价,就是一糊涂孩子!南爸问,有大宝糊涂吗?

    大宝是小南的表弟,从小爸妈就视他如命,请家教、上贵族学校、好吃好喝、浑身名牌、恋爱了还给恋爱费……花在大宝身上的钱,少说也有一百万。

    自民办大专毕业,大宝被小南妈介绍到一家单位实习。上班三天,旷工一个月。小南妈好说歹说,老板才同意大宝复工。但他对大宝坦言:若不是因为你姑姑,我不会再要你。

    当晚,大宝给小南妈发短信,“我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第二天他又发,“姑姑,救救我!给我换份新工作!”小南妈致电大宝父母,她想说,大宝上班三天,散了三包中华

    烟,他的手机铃声不停,流程到他那儿总无法流下去,老板仁至义尽了。但大宝妈一句话堵回来:大宝才23,一个孩子!

    你知道糊涂孩子是怎么长大的吧?此后,一提起大宝,小南就会想到大宝妈的糊涂话。

    糊涂孩子总是慢慢长大的。糊涂孩子总是因为糊涂的教化。

    第二天,小海在办公室乱晃,他晃到每个人的身后,看每个人的电脑,关注每个人干什么,无视每个人的不悦。

    小南瞥了小海一眼——他是怎么长大的?受过怎样的教化?

    (选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1本文叙述了“小海”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2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晚,大宝给小南妈发短信,“我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第二天他又发,“姑姑,救救我!给我换份新工作!”(从语言描写角度品析)

    (2)但大宝妈一句话回来:大宝23,一个孩子!(品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概括“糊涂孩子”有哪些特征。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回到家小南说起小海。南妈评价,就是一糊涂孩子!南爸问,有大宝糊涂吗?”这段话承上启下,引出另一个糊涂孩子大宝的故事。

    B.叙述“小海”故事的同时又插叙“大宝”的故事,通过对比突出了糊涂孩子的差异性,也说明糊涂孩子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C.“他吃得满地都是空包装袋,吃得同事小南忍无可忍提着笤帚走过来。小海咀嚼着,笑对小南,抬起了双脚。”运用外貌和心理描写,写出了小海随意任性,无视别人感受的自私性格。

    D.“糊涂孩子总是慢慢长大的。糊涂孩子总是因为糊涂的教化。”两个“总是”体现了糊涂孩子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家长长期、畸形的溺爱造成的。

    E.本文主要通过叙述在小海身上发生的几件事情,对父母家长长期溺爱孩子的现象进行批判。

  • 11、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晾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它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①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含义不同,请加以分析。

    ①“但是马上就笑了”:  

    ②“他笑了”:  

    (2)“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

    4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不得抄袭、套作;(2)卷面工整,叙事清楚,结构合理;(3)不能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