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如: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一般指绝句和律诗。如:《赤壁》《泊秦淮》是绝句,《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是律诗。
D.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2、下面对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通过一个局部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D.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烘托了主人公思求“伊人”而不得的心情。
3、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掺假 捅娄子 立杆见影
B. 猬集 躬行 焕然冰释
C. 乖僻 弧线 明眸皓齿
D. 料峭 笙萧 耿耿于怀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
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
生的生命个体。
5、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 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 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节选自《列子·汤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谓公扈齐婴曰_________(2)故足于谋而寡_________
(3)易而置之_________(4)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
今 有 偕 生 之 疾 与 体 偕 长 今 为 汝 攻 之 何 如?
【4】下面是两位读者读完此文后的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为他们的观点提供论据。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 书①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②。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③时新。
金鞍玉勒④寻芳客,未信我庐⑤别有春。
【注释】①明代,科举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当作敲门砖,只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感兴趣了,酷爱读书的于谦题下《观书》,抒发胸臆。②尘:杂念。③逐:挨着次序。④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⑤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比喻手法,将老朋友比作多情的书卷,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颔联中“直下”“三千”两词,极言读书之快之多,写出了诗人如饥似渴的心情。
C.颈联“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
D.该诗盛赞读书好处,极写读书乐趣,抒发了诗人喜爱读书之情,批评了读书现状。
【2】至乐莫如读书。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如果有机会,就到雄安去”!雄安新区一设立,就成了公众热议对象。随着短期投机心态和非理性声音逐渐退场,社会各界对雄安新区的定位了解日益( ),对其设立的合理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从我国发展历史来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增长极,它们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互拉动,( )。北方虽然有京津翼城市圈,但北京有强大的虹吸效应,( )落下了交通拥堵、雾霾琐城、房价居高不下等大城市病,( )与周边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发展落差。有人曾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这种状况,即北京吃太饱,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设立雄安新区,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构建一个新的区域增长极,可谓恰逢其时,是历史的选择。
①然而,为何是雄安?②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在河北是非常合适的。③从地理位置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正好形成等边三角形,可以与周边几个大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④可以说,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是从实际出发,经过科学研究、反复比较、严格论证后做出的现实选择。⑤此外,新区所涉及的三县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⑥而且,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1】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楚 欲盖弥彰 尽管 还 B. 清醒 相辅相成 不论 都
C. 清新 珠联璧合 不管 也 D. 清晰 相得益彰 不仅 也
【2】上文带序号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③①②⑥④⑤ B. ⑤③④⑥①② C. ②①③⑥⑤④ D. ⑤④③⑥①②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 “雄安”“对象”“认识”“基本”四个词语词类各不相同,其中加点的字分别是会意字、象形字、形声字和指事字。
B. 第一段首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放在引号之内;第二段中“京津翼城市圈”“雾霾琐城”两个短语有错别字,应将“翼”改为“冀”,将“琐”改为“锁”。
C. 文中第一段画线句所使用的关联词是“一……就……”,由此可以判断该句是个承接关系的复句。
D. 文中第三段画线句是个复杂的单句,谓语中心语是判断动词“是”,宾语中心语“现实选择”是个偏正短语。
8、诗文默写填空。
(1)蒹葭凄凄, 。
(2) ,君子好逑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几处早莺争暖树, 。
(5) ,西北望,射天狼。
(6)满载一船星辉, 。
(7)《相见欢》中,让人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的一句是 。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小题
两道花篱笆墙
李淑云
①喜欢站在办公室窗前看楼下的风景,尤其是夏天。在某一个闲暇时刻,手捧一杯温茶,站在宽大明亮的玻璃窗前看楼后的洋槐树:向上伸展的枝条蓬蓬散散,朝着天空炫耀着不屈的生命。矮处的枝杈你携着我、我搀着你,互相交织在一起,二十棵硕大的树冠像二十把大伞连在一起,把地面遮盖的严严实实,像一道密不透风的枝墙,任凭阳光使劲往里挤,也只能透过细小的缝隙洒一点微弱的光进去。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草,因了这微弱的阳光,在树下那片并丰厚的土地上,将自己并不美丽的生命肆意绽开。
②喜欢极了这些极具个性的生命!
③一日,忙完手头工作,刚站起来活动筋骨,茶还没有来得及沏,还没看到洋槐,一道漂亮的花篱笆墙,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④那里是隔壁单位的家属院。那片房子年代久远,大概是八十年代末建的,墙皮有些脱落,远远看上去,像老人脸上的斑痕,一块一块的。每两间一个小院。有花篱笆墙的这座小院,也是离我们办公楼最近的一座小院。
⑤春天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女人在院子里不停地忙活,小路两侧,也不知种了哪些蔬菜亦或那些绿色植物,这一阵子高的、矮的全是绿色的了。
⑥时光这条大虫实在厉害,连铺在小院里的砖也不曾放过。每一场大雨过后,在阳光的反射下,总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跟着潮湿的空气一并落入眼中,不用看,也知道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存了雨水,一时半会儿渗不完。
⑦最近这段时间,小院儿有了明显的变化,院子里那些残缺的铺在地上的砖块不见了,随之被一条新的小路代替,依旧由屋门一直到院门口。房子四周的墙面也泥上了一层水泥,光鲜的外表已经达到迷惑人的地步。
⑧今天又有了新的发现,仔细看了看,不是一道,小路两侧分别扎起了一道篱笆,像盛开的花瓣弯成月牙状,朝两边分开,小路则如同暗色的花蕊。那些绿油油的颜色,完全被篱笆墙围在里面,一些姹紫艳红的花朵攀爬在篱笆墙上,风一吹不停地摇摆。我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有一些花香沿着那条整齐漂亮的小路,拐了弯跑到办公楼这边来。
⑨最初,我以为类似球兰一样藤蔓状的花朵攀绕在上面,仔细看了半天,发现并非如此。在那两道不长的篱笆上,每隔一小段距离,便有一个口颈不大的花盆挂在上面。隔得远,实在看不清,我猜想主人是按照花朵的颜色交叉挂放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远远看上去如同用花朵编织的篱笆墙,别出新裁地摆放在那座小院里,也因此惊扰了沉寂许久的小院,满院子的勃勃生机,宛若美好的春天不期而降。
⑩同事说:“院子里又没养鸡鸭,又没有牲口来祸害,弄那些篱笆真是多余!”
⑾我听了摇了摇头,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两道花篱笆墙。
⑿一座年代久远的小院,因为有了花篱笆墙的参与,与先前迥然不同,一个充满魅力、好看而又舒适的小院,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两道花篱笆墙如同两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给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冥冥中,牵引着小院又回到往昔,回到了属于它的青葱岁月。
⒀在初夏这个美好的季节,遇到被花篱笆墙装点的小院,宛若遇到儿时的故人,遇到生命中一段不可复制的光年。
⒁我贪婪地看着这一切,被这生猛乍现的美感动得无以言表,眼前不觉间雾蒙蒙一片。潜意识里觉得,每个生命都应该为自己扎一道花篱笆墙,柴米油盐的间隙增添些许美好和悠闲,生活有了诗意的寄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命的花园也因此丰富多彩,亦或不期然完成一场生命的蜕变,亦不无可能。
(选自《齐鲁晚报》)
【1】说说“喜欢极了这些极具个性的生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作者说“喜欢站在办公室窗前看楼下的风景”,她在窗前看风景之时,有哪些新发现?请简要概括。
【3】品析语言。
(1)也因此惊扰了沉寂许久的小院,满院子的勃勃生机,宛若美好的春天不期而降。(品析加点词)
(2)两道花篱笆墙如同两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给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冥冥中,牵引着小院又回到往昔,回到了属于它的青葱岁月。(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4】联系全文,谈谈第⒁段中“潜意识里觉得,每个生命都应该为自己扎一道花篱笆墙,柴米油盐的间隙增添些许美好和悠闲,生活有了诗意的寄托”,这句在文中的含义。
10、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披着回租贷、培训贷等“新马甲”的校园贷,现在借尸还魂。如今,大学新生步入校门,涉世不深,往往对校园贷缺乏基本认知,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
对臭名昭著的变种校园贷应依法从重处理,否则后某不堪谈想。校园贷的危害已无须赘言,防范大学新生被坑,无非两种途径,一是让校园贷远离大学生,这需要依法严惩以身试法者;二是让大学生远离校园贷,这需要普及财商教育,特别是在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中融入财商元素。
受传统的义利观影响,国人似乎羞于逐利,耻于谈钱,更遑论财商教育。多年前,一本名为《富爸爸穷爸爸》的书风靡一时,书中的“财商”概念是渐为人接受,但财商教育并未为人熟知。目前一些学校已试水财商教育,但只是星星点点。
有学者认为:“在所有的人生教训中,‘钱’和‘人际关系’的教训最深刻,因为它们最无常。”说到财商教育,不少人就会想到赚钱。这是对财商教育的误读或窄化理解。完整意义上的财商教育,既包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包括如何支配财富:既包括如何挣钱,也包括如何防止被骗,像提醒孩子别成为校园贷围猎的对象,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推进财商教育,应从早从小抓起。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幼儿园时期,家长和学校就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财富观培养,而不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才忙不迭补课。据报道。“股神”巴菲特年仅6岁时,就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加价在附近兜售。这与家庭熏陶有关,恐怕也与社会氛围有关。
推进财商教育,应从设置课程开始。在中小学期间,就可以适当设置相应的财富课,这种设置不是点缀的,老师上课也不能走形式。如果只是赶时髦,盲目追风,或者把财富教育当成应行舆论的工具。财富课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进财商教育,还可以多些案例分析,特别是让学生有实战体验。一定程度上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学生不仅对此类诈骗洞若观火,免于被骗,还能真正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财富有更深刻理解和把握。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短期内受到系统的财商教育并不现实,但这不妨碍学校通过提醒来强化他们的防骗意识。在一起起校园贷事件之后,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高校要认具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换言之,就是要不失时宜地推进财商教育。目前看,问题不是出在制度层面而是出在执行层面。
在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比前人更懂得何为真正有意义的义利观,也有责任通过财商教育来涵养正确的财富观,以更好地利己利人。把财商教育当成终身教育,是时候了。
(摘编自王石川《高校开学第一课应融入财商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贷曾经使不少大学生上当受骗,现在它又披着若干“新马甲”。借尸还魂了。
B. 让校园贷远离大学生,这不仅需要依法严惩以身试法者,还需要有效解决少数学生的经济困难。
C.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多年前曾被广泛阅读,使人们逐渐接受了“财商”的概念。
D. 不少人对财商教育有误读或窄化理解,比如认为财商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去挣钱。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人羞于逐利,耻于谈钱,更遑论财商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受传统的义利观影响。
B. 在发达国家,家长和学校对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就进行有意识的财富观培养。
C. 经过多次案例分析和实战体验,学生既可不被骗,还能真正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D. 教育部要求是要不失时宜地推进财商教育。而有些高校并没有执行好这一要求。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财商教育,文章交代背景、指出误读或窄化理解,然后解释了它的内涵。
B. 文章指出推送财商教育可以从早从小抓起、从设置课程开始等三个方面进行。
C. 文章阐述了系统的财商教育,也论证了学校强化大学新生防骗意识的必要性。
D. 文章提出我们有责任通过财商教育来涵养正确的财富观,并举例进行了论证。
11、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⑤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当然“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的第③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说说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2、作文。
“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样这句话。是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