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
②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
③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 ,—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A. 薪火相传 融贯中西 二一添作五
B. 薪火相传 融会贯通 三下五去二
C. 衣钵相传 融贯中西 三下五去二
D. 衣钵相传 融会贯通 二一添作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②当下置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已如竭泽而渔,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值得打上一个问号。
③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④“80年代”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⑤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一致好评。
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与磋商建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他邀请我去看国博的张大千画展,并对我说:“走进国博,看‘大千’世界,你不接受邀请就有点却之不恭了。
③对防火门各搭接处的缝隙大小,国家标准有明确要求,比如对钢质防火门,扇与门框之间的两侧缝隙不得大于4mm,也就是间不容发。
④“谷雨贏得了包括对方教练和队员在内的全场一致认可……”当杜诚诚结束了电影《特别的爱》的讲解后,一群盲人观众依旧沉浸在剧情之中,含商咀微。
⑤妙语连珠、娓娓道来是陈果的教学特点。她的课堂上座无虚席是常态,也常有校外人士专程赶来,站在教室后面听她的课。
⑥设计师马丁·约克曼设计的颠覆想象的深坑店,被选入“世界十大建筑奇迹”的名单,“疯子”设计师果然名不虚传。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幽僻 诅咒 没精打彩 历尽沧桑
B. 弥望 斑驳 专心至志 小心翼翼
C. 寂莫 缥缈 蓊蓊郁郁 游目骋怀
D. 嬉游 坐落 豁然开朗 迥然不同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抱厦(shà) 包庇(bì) 聒噪(gūo) 不违农时(wéi)
B.付梓(zǐ) 瞭望(liào) 榫头(sǔn) 萎靡不振(mí)
C.装帧(zhèng) 鹧鸪(gū) 孱头(càn) 是非曲直(qǔ)
D.新正(zhēng) 济南(jǐ) 茎叶(jīng) 草菅人命(jiān)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迷失在雪中的城市
[意大利]卡尔维诺
那个早上是寂静把他叫醒的。马克瓦多从床上起来觉得空气中有一些奇怪的东西,认不出那是几点钟,从百叶窗缝透进来的光线跟平常白天或夜晚的任何时候都有些不同。打开窗户,整个城市不见了,被一页白纸所取代。定晴再看,才分辨出在白色当中,有一些几乎被涂抹掉的线条仍符合视觉上的习惯:周围那些窗户、屋顶和街灯,全被前一天晚上下的雪盖住了。
“是雪!”马可瓦多向他太太喊着,或应该说张口想喊,但是声音一出来就被压低了。就好像落在线条、颜色和景观上的雪,也落在所有噪音上,减低了制造噪音的可能性;在一个满溢的空间里,声音是不会振动的。
电车因下雪而停驶,马可瓦多只好走路去上班,沿途——他自己开辟出他的通路——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畅快。在市区路上,人行道与行车道的区别都消失不见了,车辆不能通行,而马可瓦多虽然每走一步就陷入半截小腿,雪水也渗入袜子,但他游走在马路中央,踩踏着花坛,任意穿越路口,东摇西摆地前进。他是自己的主人。
所有大小道路像沙漠般无边无际地展开,如同夹在陡峭山峰中纯白的峡谷。被覆盖于下的城市,谁知道是否还是同一个,或者在夜里已换了另一个?谁知道在白雪下到底还有没有加油站、书报摊、电车站,或者只是成堆成堆的白雪?马可瓦多一面走一面幻想着自己迷失在一个不同的城市中:事实上他的脚步正把他带往每天工作的地方,同样的仓库。等走进大门口,这位搬运小工惊讶地发现自己站在一成不变的墙内,仿佛那些让外头世界消失的改变,独独漏掉了他的公司。
天在那等着他的,是一把比他还高的铁锹。车间主任威利哲姆先生把它递给他,说:“公司前面人行道上的积雪轮到我们铲,也就是说轮到你铲。”马可瓦多环抱着那把铁锹转身出去。
铲雪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尤其对那些没吃饱的人而言,可是马可瓦多却觉得雪就像一位朋友,撤销了禁他生命的牢笼。于是他发奋工作,一大铲一大铲的雪花由人行道上飞向路中央。
还有失业的西吉斯蒙多对雪也充满了感激,他在那天早晨被市政府征召成为铲雪工人,终于眼前有了几天确定的工作。不过他的这种感情,不同于马可瓦多模糊美丽的幻想,而是精确的计算,要清出这么多平方米的面积就必须铲掉多少平方米的雪;他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成为小队队长,然后——这个志向是一个秘密——再直上青云。
西吉斯蒙多转身看到了什么?一个忙碌的家伙在人行道上东一铲西一铲零乱地用雪把那一段刚清完的行车道又盖住了。他差点昏倒。跑过去用装满雪的铁锹指着对方的胸口。“喂,你!是你把雪铲下来的?
“啊?什么?”马可瓦多惊跳起来,但承认,“喔,大概是吧。”
“好,那你立刻用你的小铲子把它弄回去,要不然我就让你把它吃干净。”
“可是我应该要铲掉人行道上的雪。”
“我要铲的是马路。那怎样?”
“不然我要放哪里?”
“你是市政府的吗?”
“不是,我是Sbav公司的。”
西吉斯蒙多教他如何把雪堆在路边,于是马可瓦多把那一段马路重新打扫干净。心满意足,铁锹插入雪中,两人注视着完成的作品。
“你有烟头吗?”西吉斯蒙多问。
当他们互相为对方点燃半支香烟时,一辆扫雪车驶过,扬起两大波白浪掉落两侧。在那个早晨,任何噪音都只是窸窣声:等这两个人抬起目光,他们清过的那段又重新盖满了雪。“发生什么事了?又下雪了?”抬眼望着天空。那辆车,转着它的大刷子,已经拐弯了。
马可瓦多学会把堆雪打压成结实的小墙。如果他一直不断做这样的小墙,便可造出完全属于他的路径,通往只有他知道的地方,而其他人在这些路里都会迷失。重建城市,堆积起像房子一样高的雪山,这样就没有人能辨认真正的房子。也或许其实所有的房子都已变成雪造的了,里面及外表;一个是有古迹有钟楼有树木的雪的城市,一个是可以用铁锹打散再用另一种模式重建的城市。
在人行道旁某一处原来就有一堆庞大的雪。马可瓦多正准备整压它以与他的小墙同高时,才发现那是一辆汽车:公司董事长亚伯伊诺的豪华大轿车,全被雪盖住了。既然一辆车和一堆雪之间的差别这么微小,马可瓦多埋首用那铁锹来雕刻一辆汽车。他雕得实在太好,在两者之间还的确分不出来那个才是真的。为了给这个作品做最后修饰,马可瓦多用上了一些铁锹挖出的废物:一个生锈的圆罐子作车灯,一片煤气阀让车门有了把手。
门房、传达员和工友一阵脱帽礼,董事长亚伯伊诺从大门出来。有深度近视眼的董事长,自信地快步走向他的汽车,抓住突出的煤气阀,拉出,低下头连脖子一起钻进雪堆中。
马可瓦多已经转过街角在中庭清扫。
中庭的小孩做了一个雪人。“它没有鼻子,”其中一个小孩说,“我们放个什么东西?胡萝卜!”便各自跑回家里的厨房在蔬果中翻找。
马可瓦多看着雪人。“就是这样,没办法分辨在雪下面的是雪,还是被雪所覆盖的东西。可是有一种情况除外——人。因为他知道我是我,而不是在这里的这个东西。”
专注于他的沉思,以至于没听到屋顶上两个男人喊叫:“喂,先生,您移动一下位置!”他们是负责除去屋顶瓦片上积雪的人。然后在一瞬间,三百公斤的雪迎头落下。
小孩带着他们的战利品胡萝卜回来。“哇!他们做了另一个雪人!”在中庭里有两个一样的玩偶,站得很近。
“我们帮两个都装上鼻子!”便把两条胡萝卜分别插在两个雪人脸上。
马可瓦多,透过那层把他埋没和冰冻的白雪感觉到有人送来了食物,便咀嚼起来。
“我的妈呀!胡萝卜不见了!”小孩们都吓坏了。
其中一个最勇敢的并不放弃。他还有另一个鼻子可以换——一颗青椒,把它塞给了雪人,雪人狼吞虎咽地把青椒也吃掉了。
小孩们再试着放上一小根木炭当鼻子。马可瓦多用尽全身力气把它吐掉。“救命啊!它是活的!雪人是活的!”小孩们全都跑光了。
在中庭的一角有排放热气的闸门。马可瓦多,迈着雪人沉重的步伐,把自己移到闸门上。雪一块块的融化,顺着衣服往下流:重新出现一个肿胀并感冒鼻塞的马可瓦多。
拿起铁锹,主要是为了暖身,他继续在中庭工作。有一个喷嚏停在鼻头,就停在那里,没决定到底要不要出来。马可瓦多铲着雪,半闭着眼,而那个喷嚏始终卡在他的鼻尖。突然间,“啊……”几乎隆隆震耳的,“……啾!”比地雷爆炸还要猛烈。由于空气急剧的变动,马可瓦多被震撞到墙壁上。
可不是一点小变动,这个喷嚏引起的根本是一个龙卷风。所有中庭的雪扬起,纷飞有如暴风雪,然后被上方的漩涡吸进去,撒入天空。
当马可瓦多从昏厥中重新张开眼睛,整个中庭都是空的,连一片雪花也没有。在马可瓦多眼前出现的是一如往日的中庭,灰色的墙壁,仓库的箱子,那些日常的多角和满怀敌意的东西。
【1】试分析西吉斯蒙多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2】请赏析画线段落的语言特色。
【3】试分析标题“迷失在雪中的城市”有何作用。
【4】卡尔维诺的小说幽默感极强,试结合小说内容举例分析本文卡尔维诺式幽默的特点。
7、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_________”一句形象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⑵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问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控诉了秦帝国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无情掠夺,抨击了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⑶《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分別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_______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质疑大鹏的行为“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描绘日、星、山的情状,侧面描写洞庭湖的恶劣天气,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悲伤埋下伏笔。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短命的生物印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用比喻手法来描写两岸形状且不知其来自哪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不必在乎别人比自己是长还是幼的是:_________?
10、⑴________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⑵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⑶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⑷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⑸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⑹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⑺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口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胸襟。
(2)在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雄健的笔力写出了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表现了诗人深深的忧虑。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居夷行(节选)
陈与义①
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②罢川杲杲。
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
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
扬州云气③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著名诗人。本诗作于诗人避乱湖南时。此时金兵已掠越州。又攻青州,扬州形势危急。②黄帝乐:典出《庄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后以“咸池之乐”喻帝王圣主之乐。③云气:古人认为帝王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祥瑞之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不平”两句双关,既写江面汹涌、北风凛冽,又写出时局不平,时事艰危。
B.“君山”句中“横”字颇有表现力,君山依旧横亘,而今人事已非,冷落萧条。
C.“人世”两句,诗人感叹国家多难,使壮士兴悲,而书生已老,无法去平定干戈。
D.最后两句深蕴爱国之情,诗人深心忧虑,在客中频回白首,祝祷朝廷安然越险。
【2】诗人南迁之后,诗风趋向沉郁悲壮。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这一诗风。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孟尚书书
(唐)韩愈
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邪?小人邪?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①,则之墨②。”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拒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选自《韩愈文-与孟尚书书》,有删节)
(注)①杨:杨朱派 ②墨:墨翟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在方册 方册:书籍
B.不为威惕 惕:恐惧
C.礼乐崩而夷狄横 横:横暴
D.以至于今泯泯也 泯泯:灭绝,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求福利也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其亦有说 其皆出于此乎
C.孟子辞而辟之 蟹六跪而二螯
D.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重为乡党所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答复孟尚书的信中,阐述了自己行事立身不愧天地,不愧苍生,无所惧怕,不会因为担心释氏降祸或想求得好处而改变自己对圣贤之道的坚守。
B.文章中对信奉者认为佛家会带给人祸患的说法,表示了怀疑,并从佛者的行事上分析,无论佛家是君子还是小人,这个说法都立不住脚。
C.杨墨学说曾阻止了儒家圣贤之道,韩愈与杨雄都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认同孟子对正道的作用,认为孟子的功绩不会比夏禹小。
D.杨墨盛行,发展到后来,以致秦焚书坑儒,后虽汉代重兴儒道,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韩愈排斥佛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儒道危在旦夕、衰微灭绝的可怕境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
(2)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
14、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君子谋道不谋食”、“谦谦君于,温润如玉”等;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传统,要应时而变;还有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