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怯懦(què) 锱铢(zī) 不屑置辩(xiè)
B.拾掇(dāo) 狡黠(jié) 雕梁画栋(dòng)
C.隐匿(lì) 惆怅(chòu) 伤痕累累(lèi)
D.阎罗(yán) 旷远(kuàng)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描述,对下列三个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民间有插柳、郊外踏青、祭扫坟墓等习俗。
②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③冬天正式开始。此时,一年的田间劳作结束,作物收割之后进行收藏。江南种冬麦,移油菜。
A. 谷雨 夏至 冬至
B. 清明 夏至 立冬
C. 谷雨 立夏 立冬
D. 清明 立夏 立冬
4、这个毕业季,因为疫情比往年长了些,作为00后的我们,虽不能深入疫情第一线,但居家好好学习也是对这次疫情作出贡献。
(我来说)
请同学们认真读下列句子后面括号中的内容,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在全国人民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如何预防病毒感染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事情,许多医生、专家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各项防治措施的科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大家“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戴口罩”不要写成了“带口罩”)
B.新型冠(guàn)状病毒肺炎在春节前后集中爆发,给防控工作带来了难度。(“冠”应读四声)
C.“粗心大疫”,这个被网友们改变的成语是说,疫情当前,切勿粗心,不然会得大疫。(原词应为“粗心大意”)
D.某媒体报道上海新增确诊病例数,标题为《截止12时上海无新增确诊病例》。(标题中的“截止”应是“截至”)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赏析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每联(每两句)大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首联:在掌控着三秦大地的煌煌京城啊,望不见你要去的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
B.颔联:与你握手离别时心意相通啊,你我都是被贬将要远离故土出外做官的人。
C.颈联: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位知己啊,就是远隔在天涯海角我们也像是邻居.
D.尾联依依惜别在分手的岔路口啊,我们就像多情的少男少女彼此都泪落衣襟。
【2】请概括说说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古人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材料二):清明节既是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意趣盎然的。古诗云:“梨花风正起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寒食野望吟》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总之,无论是怀念亲人的悠悠哀思,还是踏青时的喜悦欢愉,抑或是勘破生与死的豁达豪迈,清明节带给我们的应该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传承。
①请你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蕴含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下面的对话请你,拟写一则征稿启事。
团委李老师: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我校香樟文学社是否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社长王慧:好呀,我们正打算组织一次“清明习俗的历史与文化”的征文比赛活动呢。
团委李老师:那好啊。你中午就到广播室把这个启事播报一下吧。
社长王慧:好的,截稿时间到 5月 10日可以吗?
团委李老师:行,征稿要求电子稿,其他字数、文体的要求也要规定一下,稿件交到一楼文学社办公室。
社长王慧:好的,那我去写广播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9、议论文阅读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②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梦想中的坚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间总是奋斗者最好的见证。当石秀安十年如一日在核能科技领域埋头耕耘,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重大紧急攻关任务,实现我国先进核能研发走向世界前沿梦想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刘仔才走过13年的艰辛历程,从焊接学徒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培养超过200名合格焊工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秦世俊经过16年坚守和奋斗,累计实现715项技术创新,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姚启明在汽车运动领域潜心钻研20余年,创造20余次“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的时候,她的奋斗也一定是幸福的……正是无数这样的奋斗,点滴创造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断定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拼搏中的精彩。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当23岁的宦翔远赴叙利亚战场,在炮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24岁的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夺取男子500米短道速滑冠军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29岁的苏炳添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30岁的车毅经过2000多个小时的练习,进行了200多万张点钞券的高强度训练,创造了“30秒蒙眼手动点钞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33岁的唐笑宇经过踏实学习和刻苦训练,在第12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中夺得冠军的时候,他的奋斗也一定是幸福的……(1)
④(2) 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高尚。当马广超只身远赴青海玉树自费支教,在雪域高原坚守6年,教藏区的孩子读书写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当冯黎明多次在危难时刻勇斗歹徒,组建义务反扒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的时候,他的奋斗一定是幸福的。还有,肩上担负着900户家庭、3600人健康需求的乡村医生陈伟琳;始终秉持“奉献无止境、燃烧到永远”的人生信条,连续18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3万多毫升的吴木之;用青春陪伴孤独症患儿的李小姣;危急时刻勇救老人导致右腿不幸被碾轧的徐前凯……他们的奋斗也一定是幸福的。正是无数这样的奋斗,铸就了高尚的精神品格,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⑤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唯有奋斗,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才能永葆青春的朝气。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永远是我们最美丽的青春誓言。现在,让我们一起向奋斗的青春致敬!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永远是我们最美丽的青春誓言。
B.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C. 青春的奋斗是一种幸福。
D.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下列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人艺典是北京达人艺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极具创新性与艺术性的高端音乐制作机构,由三位满怀信念与梦想的年轻人几经艰辛创立而成。”这个事例可以用来论证“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梦想中的坚守”的分论点。
B. “法库县人李慧春大学毕业后加入辽西北人民开展的志愿支教队伍中。”这个事例可以作为第④段的事实论据。
C. 陶行知先生曾说“奋斗是万物之父”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奋斗的重要性。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论证“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拼搏中的精彩”的分论点。
【3】根据文意,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活 着
余 华
①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②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③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④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⑤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⑥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⑦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⑧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⑨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⑩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⑾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⑿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⒀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⒁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⒂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⒃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⒄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⒅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⒆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⒇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21)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3】第⑩—⒀节写“那人”和“旁边的人”的表现,有何用意?
【4】结合文章,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11、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努力学习的意义
吕不同
(1)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2)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3)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我犹豫了一会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4)沉默了一会,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么?”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5)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手颤抖着,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划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6)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7)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8)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沾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9)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他的背更弓了,手也颤抖得更厉害。他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10)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11)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
(12)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
(13)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14)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15)只是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去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16)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17)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18)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掉一点;如果对错即黑白,我希望它界限分明,清晰可见。
(19)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外公,阴阳两隔哀思怎能抵?
【1】细读选文第(1)-(9)段,请简要概括外公做了哪些事?
【2】选文第(6)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14)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19)段表达了“我”对外公怎样的感情?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⒆段画线的句子。
【6】在选文中,“我”领悟到的“努力学习的意义”具体指什么?
【7】读完选文后,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启示
1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