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大门两侧的一组是
①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 蔚霞蒸云广纳万有之灵
②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下列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左右欲刃相如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燕赵之收藏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3、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的通信加密需要使用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密钥,但传输过程① 被窃听,可能② 会被破译。 ③ 量子密钥具有不可克隆的特质,基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遭遇窃听,收发双方就会知道, ④ 放弃使用不安全的密钥。 ⑤ ,用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通信来保障通信安全,没有什么假设条件, ⑥对于安全信息“裸舞”是比较彻底的解决方式。
A. A B. B C. C D. D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现代体育,还需要强调“拼搏”吗?如今的竞技体育,早已走过了当年那个只需高强度训练,拥有顽强比赛作风就能获胜的时代。的确,科学技术、大数据统计以及营养医疗等专业的介入,让现代体育在训练、比赛以及伤病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和保证,即使一支队伍再有拼劲,再有血性,也必定无法立足世界舞台。_____, , , 。
①然而,你问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答案依旧是肯定的
②如果此时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
③因为在竞技体育中,当体能达到极限,球员将会陷入到心态失衡,动作变形等困境中
④即使有再完美的战术布置和后勤保障,也只能成为徒劳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C.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共有13个乡镇入选,我市桥头河镇一路过关斩将,以“蔬菜小镇”冠名上榜。
D.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苦难中微笑
于坚
①美国国家档案馆里面有一批照片,自1946年洗印完毕后就再没有人动过。照片大部分是当时美国军队中的摄影兵拍摄的,大约2.3万张,拍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印战场①的实况。这批照片由于它的资料性而被遗忘。如果不是有几个人还在记挂着它们,它们很难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②山东汉子章东磐组织了一个小组,远涉大洋,从这2.3万张照片中刨出500张,编辑了一本书——《国家记忆》。这绝不是几个人的记忆,而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像历史不是抽象的,它总是由时间中的无数细节和血肉所组成,国家记忆,其记忆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个人。
③从2.3万张照片里挑出500张来呈现一段历史,有点勉为其难。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的意思或许是,如何选择历史细节在于历史学家的立场。如果说在1937年以前,中国各种力量都无法超越狭隘的利益,那么日本的侵略则启示了超越性时刻的到来——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团结抵抗,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意识。章东磐小组的历史眼光非同几响,他们继承的是那段历史的超越性,他们的记忆乃是胸怀广阔的记忆。
④对于抗战历史,人们通常的进入角度是受难——尸体啦、暴行啦、轰炸啦……而在《国家记忆》中,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在苦难中微笑。微笑弥漫在许多画面中。那是什么年代?轰炸机像雨季的乌云一样不散,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随时有人死去,但人们在微笑。
⑤封面是一位暗含笑容的士兵,他刚刚笑过或者就要微笑。在严峻的战争环境中,怎么可以笑呢?我以为大约只是强调一下战士在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主义精神。我试图把这本书中“面带微笑”的图片找出来,结果发现我错了——我应当把没有笑容的图片找出来,因为它们太少。
⑥编者在第136页忍不住用了“面带微笑”一词。第6页,全体在笑。第17页,18个孩子在笑。第15页,全体在笑。第137页,全体在笑。第324页,全体在笑。第330页,7个人一齐笑。第338页,5个人在笑。第339页,继续笑。第343页,10位女士在笑。第396页,笑得非常灿烂。第397页,笑得满幅都是牙齿。第579页,一位伤兵在微笑……似乎人们在嘲笑那个没有笑容的战争魔鬼,这是一种微笑的反讽?
⑦在第329页,一位中国空军士兵正微笑着给自己的情人写信,旁边就挂着那位美女的照片。在别的时代、别的地方,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照片,例如在奥斯威辛。
⑧战争固然残酷,但当日寇的飞机俯冲向中国大地的时候,人们的生命意识被激发起来,人们比平时更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因此他们在受难时微笑。
⑨这些照片大部分是摄影兵拍下的,拍“面带微笑”的照片并非他们的任务。人们在战争中微笑,也许不符合读者对战争场景的观念和想象,不符合读者从历史教科书中得到的那些概念。但作为客观事实,摄影兵无法不把这一“面带微笑的抵抗”记录下来,并且没有刻意选择记录微笑。我注意到本书中也有卡帕拍的几张照片,摄影师卡帕的照片无疑有着人道主义的立场,他总是选择那些英勇悲壮的瞬间。但摄影兵不同,他们只是在执行将军们要求记录这场战争的命令,他们不需要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解放战争之类的政治立场,他们的照片只是资料,不会出现在《时代》或《生活》杂志的封面。
⑩战争当然是悲壮的、惨烈的、苦难的,但是人们对待苦难的心态并不苦难。苦难是外部的,人们的压力来自战争,而不是内心,那是历史的苦难而不是心灵的苦难。这是一个时代的表情,在苦难中微笑。
⑪战争是被迫的,但人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反抗是自觉自愿的。心灵没有被限制,心灵的抵抗不是苦难而是喜悦,这种抵抗没有丝毫的压抑,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的,是心灵之自由所致。
⑫与奥斯威辛的苦难不同,那里的人们不仅行动上失去了自由,内心也失去了自由。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在那里,人们连强作欢颜也不能。可以下令让他们微笑,但无法命令那笑容不僵硬。只有当心灵是自由的、快乐的、喜悦的时候,人们才会在苦难中微笑。
⑬一张照片就是一处时间的遗址,历史照片固然反映人们在历史中曾经做过什么,也自然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境。其实心境是照片最难于掩饰的,因为它从不听命于表面。越是不刻意捕捉心境,心境越是袒露无遗。这就是《国家记忆》令我惊讶的原因,它远远超出了我对历史的想象和观念。
⑭还原历史记忆的过程也像历史的细节一样生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人。遗憾的是此书没有留下一张章东磐小组的集体合影,我相信那是一群微笑的人。
(有删改)
【注】①中印战场:二战期间,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在缅甸对日作战的战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介绍了《国家记忆》中照片的来历,从书中频频出现的笑容切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战争、生命的思考。
B.文章引用“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意在强调《国家记忆》体现了章东磐小组的立场,赞扬了其历史的超越性。
C.文章将摄影兵和摄影师卡帕所拍的照片进行对比,突出摄影兵的照片客观记录了事实,是不带特定立场的资料。
D.文章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例如文中既指出了战争的残酷悲壮,也阐述了战争对生命意识的激发,观点引人深思。
【2】历史照片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境”,在苦难中微笑的照片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第④~⑦段运用了点面结合和铺陈手法来表现《国家记忆》一书中人们的微笑。请对此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2)“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飞的壮阔之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3)我腾跃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周《逍遥游》)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过于清冷的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
(2)《观刈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景。
(3)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和李清照的词“九万里风鹏正举”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借用古代圣贤献身正道来表明自己心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通过“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被贬之地浔阳当地音乐不入耳,与琵琶曲高妙动人形成鲜明对比。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了作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上海道中
(清)袁通
算定归程,嫩约①分明。挂轻帆、江渡春申②。怪伊双桨,偏泥③人行。要等潮来,等潮去,等潮平。酒也庸斟,梦也懒寻。照相思、一点秋灯。拥衾深坐,谁伴深更?有雨潇潇,风瑟瑟,雁声声。
注:①嫩约:不坚牢的信约。②春申:黄浦江在上海市内部分的别称。③泥:阻滞。
【1】作品中的“上海道中”是__________。
【2】下列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定”句说因急于还家而计算归程。表达了急于归家的心情。
B.“挂轻帆”中的“轻”字,既写船的轻快也写作者的轻松心情。
C.“怪伊双桨,偏泥人行”用拟人手法,更表现急切归家的心理。
D.“要等潮来”等三个三字句的叠用,透露出了无可奈何的心绪。
【3】结合作品,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阕划线句进行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干。
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
所至以重庠序,先教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观。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后同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论经理,勤勉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赠朝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黄干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B.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C.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D.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衣”,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C. “观”,指道教的庙宇,也称“道观”。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 “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干在学术上师承朱说,致思刻苦。黄干禀告母亲后,当天就出发去找朱熹。等待朱熹归来的两个月期间,他没脱过衣服。见到朱熹后,晚上抓紧时间学习。
B. 黄干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政声极佳。黄干任新淦县知县时,官吏百姓都知道他在临川县的政绩,非常高兴。这一年天旱,黄干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
C. 黄干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之士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的祠庙。
D. 黄干一生讲经学义理,著书立说。黄干回乡里,巴蜀、江浙、荆湖之士都有来拜访求教于他的,他孜孜不倦,借邻寺为弟子住地,质疑请教之风像朱熹在世时一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
(2)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2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目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和亚太各成员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从习总书记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国担当与风范,在活在当下的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传承大国担当,增强历史使命感。
请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自身的启发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符合材料主题的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