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以其无礼于晋
D.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子亦有不利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弊在赂秦(luò)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n)
B.暴霜露(bào) 如弃草芥(jiè) 胜负之数(shù)
C.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倘与秦相较(tǎnɡ)
D.为国者(wèi) 革灭殆尽(dài) 日削月割(xuē)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打开旧卷,一片虞美人的轻瓣静睡在书页上。旧日的娇红已成了凝血的暗紫,边沿更镌(juàn)一圈恹恹(yān)的深黑。不想打开锈锢的记忆的键,掘出葬了的断梦,遂又悄然掩起。
B.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沿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qū)的污垢,精神却很矍(jué)铄。
C.初唐诗歌,因续魏晋六朝,未脱齐梁窠臼(jiù)。但新生力量总是绵绵瓜瓞(dié)。陈子昂开创了一代新风。尽管还是星星之火,眇乎小哉,却是充满希望的。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战鼓已经擂(léi)响,新兴产业富民的蓝图正在绘就。党中央、政府进一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持续苦干实干、不断追赶超越,用扎实的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愈发拼搏,擎如椽(chuán)巨笔描绘物富民丰的新图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航天事业从创建之始就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面对核心技术和设备引进不来,中国航天研究人员自力更生,不管经受怎样的挫折,都永不言弃。
B.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才能有所进取。
C. 好青年张广怀从贵州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补缴了一年前欠下的医疗费,被医院颁发了一张“诚信患者”的荣誉证书以示表彰。
D. 由于南京艺术学院采用了分流的方式,考生可以在网上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确认及预约面试时间等,报名确认现场并没有出现较长的排队情况。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本单元的诗歌中,昌耀的《河床》通过对_____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进入历史,进入生命;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有寻常的_____景象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将清明的思想、澄清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感、坚挺的意象,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李广田的《地之子》从_____的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牛汉用被斫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半棵树”的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正直的_____的人格形象;洛夫的《边界望乡》以个人的感受传达了既具古典意味,又与现代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相通的_____,体现了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情境。
A.黄河流域 生产劳动 人间与天堂 共产党员 历史
B.西部草原 东部平原 东西方文化 劳动群众 理想
C.农村生活 高原地域 空间与时间 工人阶级 思念
D.高原地域 农村生活 “大地”与“天国” 知识分子 乡愁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多是人间有情物
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大约四五岁。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小径上野花野草蓬勃生长。
外公俯身拾起一棵草,又接连拔起这同一种草。这种草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似的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茎,地上到处见。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此地称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派用场。
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啊,虽说长得赖贱,常常让走路人脚底踏来踏去,但它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啊。外公又说,这就跟人一样,看看周围那些平平常常的木匠、铁匠、鞋匠,还有箍桶的、修伞的、弹棉花的,他们都各有各的本事呢。
终于有一回,我见识到了一种药草的本事。我们村上有个童养媳出身的儿媳,有一天午后慢吞吞来到我家,向外公诉说,说她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了,脚背肿起一大块,上午公社田里收工到家,又去自家田里除草,除完草脚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看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出屋外,回转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颗蒲公英捣烂成一团菜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然后就把这团草泥敷在她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第二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这回眉眼舒展开来了,她是来向外公道谢的,我们看到了她脚背上的肿已消退了下去。
外公在我们村里很有点名望,因为他有文化,懂中医,会研制一些方药,无偿供乡人用。那时我们周围少医院,村上大多是农户,大家有了小毛病一般都不去医院,扛不住了就弄几副草药吃吃,因此常有村人来我们家讨药,也有外村陌生人上门来问医求药。
家里有许多瓶瓶罐罐和大大小小的甏,里面都盛放着外公收集的药材及研制好的一些成药。母亲告诉我,做药是非常辛苦的,每一味药材的收集清洗晾晒炮制,一道道工序非常麻烦,要花大功夫,有的几蒸几晒磨成粉后还要和上蜜封上蜡,所以这些药都是外公体力还吃得消时做成的,放在密封罐和石灰甏里是能保存好多年不坏的。
我懂事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了,自然是不再这么辛苦劳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这些药草都是乡间田野里常见的,外公常要收集一些,有些药草要等干透了以后用上疗效才大。
我认了一些字后,看到外公房里很多的医药书,有时候忍不住好奇心,也会翻开来左看看右看看。有一次我问外公,“贝母”是不是宝贝妈妈呀?外公笑了起来,告诉我这是一味中药,他说有些中药的名称是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的,比如说“牛膝”这味药,也并不是牛的膝盖。记得外公还跟我讲过“看麦娘”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窜高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下去,把阳光雨露尽可能留给了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还是有仁义的呢。
我识了几种药草后,有一次在外面玩,就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也懂得帮外公做事啦,接着他就说,这些草你以后不要去拔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外公还教诲我说: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啊。
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如果从我懂事有记忆算起,他老人家也只陪了我三四年光景,但童年时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我小时很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像外公一样有本事的人,最好是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然而命运之神往往会把愿意踏进这扇门的人抛向另一间屋,我年少时的志向终究是落空了。但是几十年来,我对中医的亲近感,却一直葆有。
前几日,我去探望老妈,老妈边看电视边与我聊天,突然想起了什么,她告诉我说,外公在时,有一年村里闹鸡瘟,一家一家传过来,很快传到隔壁了,外公知道了,赶紧弄了草药拌在鸡食里喂鸡,结果我们家的鸡一只都没死。我问老妈,那是啥药草呢?老妈说,也许是打官司草吧?还是其他什么草?她记不大清楚了……
(取材于徐慧芬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说长得赖贱 赖贱:不易引人重视
B.一道道工序非常麻烦 麻烦: 繁琐,费力
C.外公还教诲我说 教诲:教导批评
D.却一直葆有 葆有:保持着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公把药草和木匠、铁匠、鞋匠等人作类比说明平凡普通的药草也有自己的功效和作用。
B.外公因为有名望所以经常利用药草研制方药,提供给缺医少药的乡人,供他们无偿使用。
C.中药名称只从字面上理解有可能是错误的,但“看麦娘”草从字面理解却有一定的道理。
D.长大后我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但与外公一起的生活经历,使我对中医一直有亲切感。
【3】文章结尾再次提到“打官司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题目“多是人间有情物”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请你分析题目的内涵,并谈谈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以鹤表达山高。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体现音乐哀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杜牧在《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艰难的开凿过程,李白曾夸张地说:“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吾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离人处,禾黍萧风听马嘶。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②,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注:①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1】王安石,字介甫,号__________。
【2】有人说首句“闲”字用得极妙,那么词中哪些内容能够表现这个“闲”的意趣?
【3】“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1】【1】下列对文言文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 “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 “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 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2】【2】【2】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B.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C.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D.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3】【3】【3】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 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 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 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4】【4】【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5分)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扎根于大地,经风雨的洗礼,汲自然的养料,受阳光的照耀,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不论是蚂蚁还是大象,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有风雨也有彩虹,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挫折也有梦想……
成长,就是指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走向成熟的过程。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