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抖擞(sǒu) 着落(zháo) 莅临(lì) 翻来覆去(fù)
B. 不愠(yùn) 倜傥(tǎng) 徘徊(huí) 咄咄逼人(duō)
C. 拆散 (chāi) 侍弄 ( sì ) 憔悴 (chuì) 混为一谈(hùn)
D. 分歧 ( qí) 搓捻(niǎn) 直窜(cuàn) 人迹罕至(hǎn)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它代表着文明,是文化人及其形象、事业的化身。尖、齐、圆、健为笔之四德,可以用来描述文士心怀;尖, ;齐, ;圆, ;健, 。
①平易的眼界 ②敏锐的文心 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兼收并融的气度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B.郭沫若,现、当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C.《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
D.令尊、令堂、令郎、令爱都属于敬辞,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都属于谦辞。
4、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恍惚(huǎng) 怅然(chàng) 咄咄逼人(duō) 刨根问底(páo)
B.蜷伏(juǎn) 霎时(shà) 漠不关心(mò) 大相径庭(jìng)
C.绽开(zhàn) 凌乱(líng) 花团锦簇(cù) 怪诞不经(dàn)
D.嗔怪(chēn) 狭隘(ài) 拈轻怕重(niān) 混为一谈(hùn)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hūn) 憔悴(cuì) 混(hùn)为一谈
B.静谧(mì) 匿(lì)笑 咄(duō)咄逼人
C.菡(hàn)萏 盔(kuī)甲 人迹罕(hǎn)至
D.蝉蜕(duì) 笃志(dǔ) 淅(xī)淅沥沥
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化妆 和蔼 感概 咄咄逼人 B.莅临 分歧 奥秘 小心冀冀
C.抖数 宽敞 菡萏 各得其所 D.潦亮 倜傥 静谧 人声顶沸
7、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A.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
B.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C.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
D.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8、阅读《狼》一文完成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暴起 暴风骤雨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平白无故
C.目似瞑 一瞑不视
D.屠乃奔倚其下 倚强凌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仍##dot##从 (从:跟随)
B.其一犬坐于前 (犬:狗)。
C.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D.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①___描写和②____描写,表现狼具有③____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水是万物之源,也是诗人笔下常见之物。
水之形 | 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江 |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 |
池 |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河 | 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 谭嗣同《潼关》 |
海 | _______,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山不老
梁衡
①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③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了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④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⑤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⑥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⑦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请谈谈你对文题“青山不老”的理解。
【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按照要求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2)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
【4】第⑥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请结合全文,说说“另一样东西”具体指什么。
【5】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植树的牧羊人》和《青山不老》说说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11、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将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我”带父亲回北京,与“我”生活在一起。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3】文章第⑬段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父亲”的特点。
12、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叙事要有条理,注意详略得当。(2)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使文章更加饱满感人。(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