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遂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gàn  别niu  却yù 悔qiàn 脱bō 啡mǎ 酸盐guī 仙露浆qióng

    B. 红yīn  走niǎn 伶tīng 猥suǒ  宁wù 告xīn  马坡wéi 警报起dié

    C. qì 负 头chán 雪qiào 念diào朵儿gǔ  颠流离fèi

    D. zhui 窗xián 逗tiǎo 持jīn  吞shì  铁niè  拾子jùn 付自如yìng

     

  •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科普小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办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笔名满天下而真名湮没无闻者并不少见。介绍周树人,不如介绍鲁迅来得响亮;介绍谢婉莹,就不如介绍冰心来得如雷贯耳

    C.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地把文章研究一遍又一遍。

    D.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高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强壮的父亲。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眉开眼笑地告诉妈妈说他考了班级第一。

    B.你别杞人忧天了,太阳还会从东边冉冉升起的。

    C.善用修辞手法能使我们的作文神采奕奕

    D.两位同学的做法是相同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 4、下列各句中病因辨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同学们积累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分残缺,把“通过”或“使”字去掉)

    B.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语序不当,应该把“降低成本”提到“保证质量”之前)

    C.绿色生态与发展致富,本质上不是不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彼此成就的。(否定不当,把第二个“不”字去掉)

    D.看到满山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无比轻松。(搭配不当,把“和”去掉,在“悦耳”之前加上“听到”)

  • 5、下列加下划线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n)古(gèn)  红(yīn)  污(huì)

    B. 育(bǔ) 然(hè)  悔(ào)  胡(jì )

    C. (tiě)可(hán) 头(gǎo)  嗽(ké)

    D. 步(duó)泛(làn) 郝(sǒu)  默(qiè)

     

  •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红(yīn) 弱(léi) 震(sǒng) 而不舍(qiè)

    B.修(qì) 无(yú) 吞(shì) 心有灵(xī)

    C.泥(yū) 竹(miè) 补(xiào) 忍俊不(jìn)

    D.痛(zhì) 愧(zhà) 琐(wěi) 怏不乐(yāng)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护(pì)        歌(kǎi)        澈(chéng)       机一动(líng)

    B.职(chèn)       (jī)        (xiáng)        怪诞不(jīng)

    C.戒(chéng)     (wù)       (bó)             轻怕重(niān)

    D.感(kǎi)        (xiāo)     (yù)            翻来去(f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②著(zhuó):穿戴。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④谲(jué):欺诈。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若柳絮因风起。

    【3】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4】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少年们用孔子的“学思习行”读书法研读了本学期的古诗,请你补充完整。

    品诗方法

    古诗文名句

    品意象

    秋风

    哪怕同是“秋风”,也有不同意味,曹操《观沧海》言(1)“_______,洪波涌起”,“秋风”无半点萧瑟凄凉之感;谭嗣同《潼关》言(2)“______________”,“秋风”带给他驰骋天地间的快意。

    析手法

    联想想象

    王湾借助鸿雁传书的想象,通过诗句(3)“________”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次北固山下》);李商隐借助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想象,通过诗句(4)“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传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夜雨寄北》)。

    悟情感

    坚守

    坚守是古代文人的重要品格。坚守是《论语·述而》中“富贵”与“义”冲突时,(5)“_____,于我如浮云”的选择;坚守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6)_____”的情怀。

    小结:我们读诗应该如孔子所说“(7)________”做到学思结合,也应该在对比阅读中提高思维的穿透力。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来,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发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问题的极大关注。一些新颖技术出现在食品生产、包装、保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保障。

    ②食品的新鲜和纯正,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保证。

    ③日本开发出多种保鲜材料,投入应用很有效果。其中,比较普遍使用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再用这种纸袋包装蔬菜和水果。在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可以从矿物浓缩液中得到营养补给。与此同时,日本科技人员还研制出一种高纯度磷酸钙与聚乙烯混合而成的薄膜。实践证明,磷酸钙能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起到保鲜的作用。

    ④现在,还有一种用于储藏水果蔬菜的气调保鲜技术。这种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亦可用于储藏中草药材、粮食及其他需要定期储藏的食品。气调保鲜与一般保鲜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调节果品蔬菜储藏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空气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四个参数,延长储藏期并保持果蔬的良好品质。例如,苹果在恒温保鲜库中可储藏10周,而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藏时间要高出近2倍。苹果在恒温库会丧失水分,果实发软,而在气调库储藏后,无论是鲜度还是硬度,仍然如同刚入库状态。

    ⑤国外气调保鲜技术,现已达到规模性发展。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们在产地建气调储藏库,运输用气调车,销售有气调周转库,从而保证了市场果蔬商品丰满新鲜。这一技术在我国尚待推广和普及。

    【1】文章介绍了哪三种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

    【2】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例如,苹果在恒温保鲜库中可储藏10周,而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藏时间要高出近2倍。

    ( )( )( )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气调保鲜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

    B.磷酸钙能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起到保鲜的作用。

    C.气调保鲜技术在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本文从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国家为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去掉后对文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他们采取在产地建气调储藏库,从而保证了市场果蔬商品丰满新鲜。

    B.其中,比较普遍使用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

    C.苹果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鲜时间比恒温保鲜高出2倍。

    D.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泉州的树

    陈志泽

    ①说到泉州,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泉州的树,那葱葱茏茏的绿意常常牵引着我的心。

    ②夏季的泉州城里,谢了花的刺桐树,全力地生长着枝叶。每年春末夏初,直到盛夏,刺桐树在烈日下长得格外翠绿、茂盛。而寒冬来临之后,也许是为了让古城沐浴更多的阳光,刺桐树又毅然将它蔽空的阔叶落下。

    ③民间有传说,刺桐树“如叶先萌芽而花后发,则五谷丰登”,故刺桐有“瑞桐”“奇树”之称。史载,北宋有一位叫丁谓的廉访使来到泉州,他本想观赏刺桐开花的美景,没想到只有满树的绿叶迎接他。然而,当他听说刺桐树如果先长叶后开花,这一年就会五谷丰登时,便转忧为喜写下诗作,表达出他希望刺桐树可以“叶先萌芽”从而兆示丰收的心情。而另一位泉州知府王十朋,对这种传说却不在意。他一到泉州就察看全城地形,带领百姓修建池塘战胜旱涝等灾害,也写下了咏刺桐的诗句。

    ④刺桐有诗,刺桐有品格,泉州的刺桐关乎百姓的日子。每次有朋友来到泉州,我都不忘带他们走近刺桐树,给远方的来客讲述泉州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⑤泉州的榕树,一棵就是一处风景。古城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古老的榕树,所以,在泉州城里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会遇上一棵老榕树。它们威武、苍劲、高大,阳光将丝丝缕缕的气根染成金色,鸟雀飞来,啄理起老榕树独特的“美髯”。好一派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⑥而那些遍布于乡村的榕树,则成为每一个村落的组成部分。乡亲们常常在榕树下开会,孩子们喜欢绕着榕树嬉戏,“南音迷”随时在榕树下摆开“南馆”唱南音……过去乡村里有人出洋,往往就在榕树下依依惜别。远行者的蓝印花布包袱在乡间小路上渐行渐远,榕树下,送别的亲人含泪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那身影。

    ⑦对于鸟雀们来说,榕树成了它们的村庄。它们在榕树宽广的树冠里安家。早晨与黄昏时分,喧闹的鸟鸣声仿佛要将榕树的层层翠绿洞穿,而榕树却像收获珍宝一般将声声鸟鸣收藏心间。

    ⑧我见过这样的奇观:小溪时常涨水,人们过溪艰难,溪旁的榕树努力地把自己的根向对岸生长。于是不经意间,人们发现,一座有生命的“桥”横跨在溪水之上。走在这样的“桥”上,让人怎能不油然而生感动?

    ⑨榕树的生命力顽强。高大的榕树被台风击倒在地,但它并不会枯死,那残存在地里的根竟扩展开来,扎进更深的地层并向四处延伸,而裸露在地面上的根就像是竖立的一团钢筋铁骨。多少次了,我走过“倒榕”旁时,都禁不住驻足抚摸它那栉风沐雨的根,感受着榕树生命的沧桑和给予我的人生启示……

    ⑩在泉州,相思树之多、之美,让人惊异。相思树是泉州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树。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许多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也是著名的侨乡。也许是为了站得更高,好眺望亲人、骨肉同胞,相思树都长在山岭上。而阔别家乡的游子回到家乡后,也常常要登临家乡的山头去看望他们思念的相思树。我就见过一位游子肃立在相思树面前,长久注视着树,直至热泪盈眶,然后一个转身再度离别……

    相思树长得柔韧、秀美。它的树叶细密,随风扭动的腰身像是在舞蹈。风让相思树飞扬出星星点点的黄花,淡淡的幽香飘满山野,飘向天空和远方。如果风大些,相思树会抖落相思豆荚,仿佛在弹奏一支动听的琵琶曲……

    泉州不能不提的这些名树、奇树。开元寺里那一棵至今仍在寒冬里枝叶茂盛、初春又早早萌发芽眼的千年桑树;安溪那一棵传说为悼念英雄岳飞而“枝枝朝北”的古樟;清源山弥陀岩那一棵榕树和重阳木融为一体的“天侣树”;德化美湖那一棵传为神木的千年樟树王……

    泉州的树就不一一细数了,但我想人杰地灵的泉州,拼搏进取的泉州,什么奇迹不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呢?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开门见山写泉州的树,并用“那葱葱茏茏的绿意常常牵引着我的心”来引出下文。

    B.第③段史载两位官员都写过咏“刺桐”的诗,但两人在对待传说和百姓的态度上是不同的。

    C.第⑧段中“一座有生命的‘桥’”指的是溪旁一棵榕树自然生长出来并伸过对岸的树根。

    D.段概述泉州其他诸多名树、奇树,使全文内容更加充实,结构完整,丰富了文章内涵。

    2赏析。

    (1)早晨与黄昏时分,喧闹的鸟鸣声仿佛要将榕树的层层翠绿洞穿,而榕树却像收获珍宝一般将声声鸟鸣收藏心间。(赏析加点词)

    (2)如果风大些,相思树会抖落相思豆荚,仿佛在弹奏一支动听的琵琶曲……(赏析修辞手法)

    3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分别概括泉州的刺桐、榕树、相思树的特点,并说说它们各自的寓意。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们曾收到过许多奖品,是妈妈多给的零花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份微笑,还是失落时的一句安慰,还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米阳光。

    请以“奖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说明:(1)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50字;(4)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