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六岁的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彩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B. 两个多月过去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使我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C. 虽然现在还没有入冬,但杭州灵峰山上的梅花已经正在含苞吐蕊,值得市民一观。
D. 金乌炭雕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它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的艺术享受。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肠辘辘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截然不同
B.人声顶沸 煞有介事 顷盆大雨 若无其事
C.众目睽睽 悔恨莫及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致
D.废寝忘食 感概万分 全神惯注 疲倦不堪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姿招展 拈轻怕重 各得其所 截然不同
B.疲倦不堪 沉默寡言 波光鳞鳞 不毛之地
C.不求甚解 漠不关心 澄澈空灵 热烈粗犷
D.混为一谈 喜出忘外 咄咄逼人 恍然大悟
4、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城南旧事》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小英子印象最深的是宋妈——像保姆一样忠心照顾英子等人。为了挣钱,她抛下了自己的小栓子、小丫头子,一直在英子家照顾“我”和弟弟妹妹,帮爸爸妈妈的忙。从她让英子代写书信中,可以看出她对两个孩子的思念。
D.在小学生活中,兰姨娘——这个依附别人生存的人,作为别人家的姨太太被赶出去后,最终和德先叔这一进步青年走在一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读你一千遍也不厌倦……”的确,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曾无数次地阅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感受自然的 ,感受社会的 ,感受历史的 ,感受人物的 ……阅读,能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宁静,享受到永恒的乐趣。
A.纯洁明净 善恶美丑 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
B.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 沧海桑田 纯洁明净
C.纯洁明净 沧海桑田 多舛命运 善恶美丑
D.沧海桑田 善恶美丑 纯洁明净 多舛命运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 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著有白话小说集《聊斋志异》。
B.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C.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写的一篇记叙文。
D. 《猫》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其中重点写对第三只猫的内疚。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
(3)公欣然曰 (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
【2】用斜杠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各一处)。
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4】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9、默写。
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⑶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韩愈《晚春》中与“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表意相似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十大看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11日发布。10年来,我国人口有哪些变化?“全面两孩”政策给力吗?老龄化进程加快了吗?我们一起从数据中找答案。
(材料一)
14.1亿人:增速放缓,平稳增长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长10.26%。
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宁吉喆说,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材料二)
2020年总和生育率1.3:
“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宁吉喆说,生育政策调整成效积极。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从生育孩次看,2014至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宁吉喆说,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宁吉喆说,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宁吉喆认为,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材料三)
老年人超2.64亿:挑战也是机遇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和5.44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1】下列对材料中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专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一定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B.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
C.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是因为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
D.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
【2】仔细阅读材料二,仿照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标题将材料二的标题补充完整。(20字以内)
【3】“延迟退休的消息触发网友神经,中老年人的身体是否足以支撑到退休?”目前,老年人可能会延迟退休的消息传开,引来众多网友议论。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写出网友二的观点。
(网友一)我不支持延迟老年人退休。延迟退休了,老人的幸福感会明显减少。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了却还要继续工作,不合理。
(网友二)你这个说法我不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实施,不常看望老人将违法。“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种做法你是否支持?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11、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为什么说“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2】“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什么?“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什么?
【3】“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写出了什么?
【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12、写作。
请以“幸福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