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达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huì)  愧怍  深痛绝(è)   锋芒必露

    B. 障(pínɡ)  字贴   悲天人(mǐnɡ)  千钧重负

    C. 溅(bènɡ)  缠饶   为人知(xiān)  颠沛流离

    D. (hàn)   凛冽 而不舍(qiè) 心有灵犀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________向四周的墙壁。

    (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________着我的动静。

    (3)母亲________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4)母亲进来了,________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A. 摔 听 跑 站   B. 扔 看 扑 挡

    C. 摔 听 扑 挡   D. 丢 看 走 站

  • 3、【明其志】品读下面两首古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观沧海》中开篇直陈其事,以“观”字统领全篇,具体写登临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以“不自哀”说明自己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仍然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

    C.两首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有着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都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无限感怀与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重阳节期间,我市开展并进行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

    B.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我市语文考试中的一项考查内容。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空气净化器的月销售量达到近2000多台,销量增长很快。

  • 5、下列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的“他们”是代词,指代牛郎织女。

    B.“见义勇为”“大公无私”“麻木不仁”都是褒义词。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中的“三两天”是数量词。

    D.“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肥胖”是形容词,“伏”是动词。

  •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 

    A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B能否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关键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C为了避免不再遭受沙尘暴的侵害,控制环境恶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 7、对下列各项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加点词是形容词。)

    B.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我盛情挽留,但他执意要走,声称是其家慈所令,不敢不从。(加点词是对自己母亲的谦称。)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加点词是褒义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

    (2)无案牍之

    (3)不产业

    (4)卿不闻朱买臣妻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名句默写。

    (1)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2)强欲登高去,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_______

    (2)联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要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

    (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品味第⑨段画线句子,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眼睛”?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 11、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

    【3】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4】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一次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50字;③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