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五指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大兄”“公”都是敬称。

    B.《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赞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最可爱的人”。

    C.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鼓励人们相信未来。

    D.唐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基调明快,描绘了色彩绚丽的田园风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部书研究视野宏大而详尽,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之作。

    B.为人处世,应做一位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C.每年五月,槐树上挂满了洁白的槐花,空气中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D.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 3、根据《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爱与憎”,选出下图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A.A

    B.B

    C.C

    D.D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俄乌战争已经打响!最无辜的还是受害群众,事实上,他们对战争是深恶痛绝的。

    B.他在应考前两天加班加点地复习,真是兀兀穷年

    C.那些“抗疫”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D.在年级辩论赛中,小王锋芒毕露,帮助自己的团队顺利晋级。

  • 5、下列字词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侍(shì)弄   憔(qiáo)悴 B. 粗犷(guǎng) 棱(lèng)镜

    C.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D. 应和()   酝酿(niàng

  • 6、表述有误的一项(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思乡”是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鸿雁、月等意象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红(yān)   (qì)   怏怏不乐(yàng)

    B. 古(gèng)   息(píng)   气冲牛(dòu)

    C. (dàng)   弱(léi)   兀兀(wù)穷年

    D. 午(shǎng)   (xī)   (qiè)而不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狼(节选)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乙】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是焚网,永不复猎。

    【1】【甲】文选自《_________》一书,作者是(人名)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骨已( )   (2)张逐一母鹿( )

    【3】下面对“具以所见告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张母)把见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给儿子。

    B.(张五)把见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给你。

    C.(他们)把见到的情况一起告诉给儿子。

    D.(张母)把见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给你。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5】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具体描绘了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

    B.【乙】文记叙了张五听取母亲劝告不再打猎的故事。

    C.【甲】【乙】两文都以生动的故事反映深刻的主题。

    D.【甲】【乙】两文都重在体现人与动物的聪明才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 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 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6 春冬之时,则     郦道元《三峡》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颗小桃树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①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②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新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客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侯,在窗下坐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竞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③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④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在之间,花竟全开了呢。⑤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足偏苦涩涩地笑着。⑥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⑧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件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课文分析。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2)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3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③“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④“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⑤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⑥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⑦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⑧“人都到那里去了?”

    ⑨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⑩“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请问以上片段中,记叙了我在三味书屋生活的哪几件事?

    【2】鲁迅先生一直高举“反封建”的大旗,有人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先生非常的痛恨,他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极大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对此你有何看法,并结合选文叙述依据。

    【3】文中师生读书一段写得对比鲜明,非常有趣。老师一个人在大声朗读,而同学们却在偷偷玩耍。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致的描写我画画的事情?这对表现先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起,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放弃,有时是无奈的舍去,有时却是明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时却必须做出选择,如学习与娱乐之间,情感与理智之间,梦想与现实之间。都需要我们学会取舍。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以“学会放弃”或“放弃,是一种 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